(二)面部表情语言沟通
在身体语言沟通中,最具表现力和感染力、能以最快的速度灵敏反映出人的各种情感的就是表情语言。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面部表情是多少世纪培养成功的,是比嘴讲的要复杂千百倍的语言。”面部表情语言不仅丰富,而且具有一致性,可以说是一种世界语言。面部表情语言是通过面部器官的动作形态传递信息,我们可以通过关注、分析别人的面部表情及其变化,揣摩、把握其内心世界和真实观点。
1。目光语
在面部器官中,眼睛最富于表现力。通过眼睛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喜怒哀乐和内心细微的变化,在沟通中应注意观察体会对方的眼神,并善于运用自己的眼神传情达意,影响对方心理。
(1)瞳孔
暴露人们心灵秘密的首先是瞳孔的变化。瞳孔的变化是无法用意志来控制的。在高兴、肯定和喜欢时,瞳孔会扩张,眼睛会很有神;而当痛苦、厌恶和否定时,瞳孔会收缩,眼睛会无光。
(2)注视
行为科学家断言,只有在相互注视到对方的眼睛时,彼此的沟通才能建立。如果遇到陌生人,你不知道如何开口,只要用目光注视对方一会儿,对方便会先开口向你打招呼了;如果对方是个硬汉子,你可以用深邃的目光回敬,那么原本可能有的猜疑和轻蔑便会瞬间消失得干干净净,换之以佩服和热情;如果对方羞怯、腼腆,总是不敢直视你的眼睛,你可用温柔的目光来邀请他,充分鼓励并博得他的信任。在人际交往中,如果善用目光,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看板
丘吉尔的眼神
英国首相丘吉尔有一张怒容满面、目光炯炯的照片,据说这是加拿大摄影家卡希的杰作。当时丘吉尔刚步入镜头之内,卡希猛然向前,一把夺下了他的烟斗,首相毫无思想准备,一时勃然大怒,双目圆睁,一手叉腰,气势咄咄逼人。后来,这张照片就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英伦三岛“永不投降”的精神象征,不能不说这是人的面部语言成功运用的一个有力证明。
(3)眨眼
在正常状态下,人们每分钟会眨眼6~8次,每次眨眼、闭眼时间只有110秒。眨眼的频率以及闭眼持续时间,都能暴露人们的心理。如说谎时,眨眼的频率可能显著提升;感觉厌倦、无趣,体现傲慢时,会延长闭眼时间。
2。眉语
眉毛总是和眼睛连在一起来传递信息的,此所谓“眉目传情”。如果眯起双眼,眉毛稍稍向下,表示沉思;如果扬起眉毛,可能表示怀疑,也可能表示兴奋或情绪好;如果紧锁眉头,则表示焦虑、苦恼。
小贴士
在英语国家,用手遮住嘴,有说谎之嫌。而在中国,在与人说话时,为了防止唾沫外溅或口气袭人,爱用手捂住嘴,很容易使英语国家的人认为他们在说谎话。
3。嘴语
嘴巴的表情是通过口型变化来体现的。人们在生气、不屑或鄙视时,嘴角会向下撇;惊讶时,张大嘴巴;忍耐时,紧咬下唇;开心微笑时,嘴角上翘;极度气愤时,嘴唇发抖。
4。微笑语
微笑被认为是所有肢体语言中最重要的一种。微笑是人们相互理解、增进感情的重要手段,是人际沟通的“通行证”。
善于交际的人,在人际交往中的第一个行动就是面带微笑。一个真诚、友好的微笑会传递许多信息。微笑能够使沟通在一个轻松的氛围中展开,可以消除由于陌生、紧张带来的障碍;微笑也能显示自信心,表示希望能够通过良好的沟通达到预定的目标。微笑的魅力是多方面的,微笑能使强硬变得温柔,困难变得容易,刁难变得通融,对立变得和解,疏远变得亲近。微笑能弥补嫌隙,化解嗔怒,微笑是建立沟通双方情感的桥梁,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要吝啬微笑。
小贴士
英国诗人雪莱说过:“微笑是仁爱的象征、快乐的源泉、亲近别人的媒介。有了微笑,人类的感情就沟通了。”
(三)形象语言沟通
一个人的形象对其信息的传递起着非常大的作用。通常对一个人的第一印象在7秒钟之内就已形成,第一印象无论好坏都很难让人从印象中抹去,对后续交往会产生不可小视的影响。卡耐基说过,“良好的第一印象是登堂入室的门票”。
第一印象除了言行举止,外表形象也很重要。呈现良好的仪表、选择得体的服饰更容易获得他人的好感,增强自己的说服力,也能传递出尊重对方、尊重自己的信息。
服饰的选择和容貌的修饰反映了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及审美水平,直接影响别人的看法与接受程度。化妆与服饰的选择都要符合自己的年龄、职业和身份;要符合个性特点和环境要求,做到和谐自然、大方得体、整洁雅致。
小故事
发型催生德国首位女总理
德国总理默克尔总给人干练的印象。但她原本是个不修边幅的“男人婆”,发型更是饱受媒体嘲弄。2000年,德国《星期日画报》曾这样嘲讽默克尔:“她的蘑菇头真可怕,脖子周围居然没有头发,刘海简直就像被剃光了!”她的政敌指责她“发型古板,举止不够优雅,像足不出户的农妇,跟不上时代”。不过,原本是物理学家的默克尔并不在意自己的外形。她说:“政治归政治,我不会为了政治而改变容貌。”结果,她为自己的“固执”付出了惨痛代价:2002年她在总理候选人争夺战中输给了对手。默克尔的发型师说,她在那次选举中惨遭失败,与她的发型过于古板不无关系。到了2005年,默克尔被正式提名为总理候选人后,她所在的基督教民主联盟明确要求她改变形象,尤其是要改变发型。为了政治前途,默克尔接受了建议。随着总理竞选日期的临近,德国人在竞选海报、电视上发现,默克尔“变漂亮了”,以往那个标志性的“童花头”被自然弯曲的新发型取代,给人以果敢又不乏女性温柔与亲和力的女强人印象。在媒体一片称奇声中,默克尔的支持率不断升高,最终于2005年11月22日成为德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理。
点评:
也许正是这一极富女人味的新形象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让这位“铁娘子”最终战胜了强劲的对手。
二、副语言沟通
副语言是有声音但没有具体意义的辅助语言,包括语速、音调、音量、音质、停顿、沉默等,以及语言行为中咳嗽、呻吟、叹息、嬉笑、语气词等功能性发声。在人际沟通中,副语言沟通能传递出非常丰富的信息,在某些场合会胜似语言。
(一)语速
人的说话速度既反映了一个人的情绪和态度,又影响着人们对信息的接收和理解。语速较快给人的感觉会比较兴奋,很有表现力和说服力,但如果说得太快,人们跟不上,则会产生紧张和不自在,也是缺乏安全感的一种表现;语速比较慢、讲话不慌不忙也许会给人一种懒惰和冷漠的感觉,但有人会觉得讲话慢的人更真诚、有想法,也更有趣一些。语速的快慢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信息传递,只有不急不慢的语速才能使双方放松情绪,顺利交谈。
(二)音调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决定了声音的悦耳与否。一般的,强烈的愉悦、恐惧和愤怒感都会使音调升高。往往使用较高且有变化音调的人,被视为更有能力;而使用低音说话的人似乎底气不足,会被认为对所说的话没有把握或者害羞。此外,同一句话由于音调不同,其语义可能迥然不同,不同的重音也表达出不同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