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侨胞们赤手空拳远离祖国,寄人篱下,吃尽了没有文化知识的苦头,只好寄希望于自己的后代。当地的侨领张荣轩先生独资创办了一所“敦本小学”,亦表示海外孤儿不忘祖国之意,这确是一件好事。但华侨中工人居多,收入有限,儿女小学毕业之后能回国升学的仅居少数,绝大多数的学生只有两条道路可走:幸运的当店员,运气差的则当苦力或摊贩。许多人仍感遗憾,而更主要的是侨胞们的爱国热情,不愿子孙后代忘了祖国,忘了祖国的语言文字。为了满足侨生升学的要求,20世纪20年代初期,由一些原敦本小学的董事倡议设立中学。经过一定时期的筹划,筹措资金,另组董事会。起初,在敦本小学的基础上建筑新校舍,开办中学,取名“苏东中学”,这是因为棉兰埠是在苏门答腊的东部的缘故。当时我家在棉兰,我父亲又是苏东中学的校董之一,所以我也进校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