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什么是传媒社会学 > 第一节 社会主导价值观与传媒内容(第2页)

第一节 社会主导价值观与传媒内容(第2页)

持续不断地及时报道灾情,是汶川地震报道的首要特点。每天的灾情统计、救援进展、遇到的问题等在动态报道中得到了全面的展现。以下是5月25日的灾情和救灾进展情况报告: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5日下午根据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授权发布,截至25日12时,汶川地震已造成62664人遇难,358816人受伤,失踪23775人。紧急转移安置与累计受灾人数与24日相同。共接受国内外捐赠款物总计290。55亿元,其中实际到账捐赠款物合计237。2亿元,已向灾区拨付75。19亿元。向灾区调运的救灾帐篷共计46。314万顶、被子241。9347万床、衣物344。4526万件、燃油39万吨、煤炭80万吨。

截至24日24时,抢险救灾人员已总计解救、转移638305人,从废墟中挖掘出来的生还者6537人。截至25日12时,因地震受伤住院治疗合计82907人,已出院51826人,院内死亡3515人,仍有18027人住院,从四川转外省市治疗5149人。

截至25日14时,各级政府共投入抗震救灾资金151。4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110。95亿元,地方财政投入40。45亿元。

截至25日12时,只有北川县尚未恢复供电,理县等12个县部分恢复供电。

截至25日,在前一阶段通过各种手段实现通信抢通的109个乡镇中,目前有62个乡镇已恢复移动电话、固定电话等公众通信,实现地面、空中多途径通信。

(二)地震灾害中灾区人民的感人事迹

在汶川地震中,涌现了很多救助他人的感人事迹。有亲人去世多人、却顾不上自己的悲痛,坚守救灾第一线的人武部长、民政局局长、村干部、女民警,也有为了帮学生脱离险境而献身的老师的壮举。关于老师救学生的报道很多。谭千秋老师双臂张开趴在讲台上死死护着桌下的4个学生,学生获救了,谭老师却不幸遇难,张米亚老师双手死死护住两名学生,自己却不幸遇难,救援人员不得不锯掉他僵硬的手臂以救出孩子。这些可歌可泣的事迹,深深地震撼、感动着国人的心灵,使他们对这些老师肃然起敬。以下的网评表达了人们的心声:

一场灾难,见证师魂之伟大。也许,用这样的方式去见证,确实显得十分残酷。可是,当一切都要来的时候,人民教师,唯有用肩膀,将生还的希望留给学生,无怨无悔……浩劫式的“5·12”大地震让人们知道,在中国,教师的肩膀还是挑起学生困难的地方,教师的怀抱还是最温暖、最安全的地方,教师的爱,还是满满地贯注在学生的身上……

我已经不忍再回顾他们的壮举,因为回顾意味着重温伤痛。可是,我们又必须回顾,在这场生与死的浩劫中,我们有着不能忘却的记忆,伤痛让我们记住这些教师的名字,记下在2008年5月12日这一天,他们为了学生的生,自己选择了死!

是他们,用生命诠释大爱是什么!

是他们,用生命诠释师魂是什么!

是他们,用生命诠释教育是什么?

共和国,请为在“5·12”大地震中那些逝去的教师立碑吧![15]

(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灾区的关心

汶川地震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始终关心着灾区群众的安危。温家宝总理在地震发生后很快赶赴灾区,亲自指挥救灾工作,给了灾区人民和全国人民以极大的克服困难的信心。其后,胡锦涛、席近平、李克强等中央领导同志也赶赴灾区看望群众,就救灾工作作指示。传媒及时地报道了这些消息。

以下是温总理震后在灾区看望、安慰、鼓励受灾群众的报道。

5月14日上午,温总理沿着路面上仍然不时可见滚石的公路,驱车来到四川绵阳境内的北川羌族自治县察看地震灾情。温家宝来到设置在学校操场上的群众安置点。他对围拢来的群众连声说道:“别难过,别难过”。他说:“乡亲们,这场地震波及范围广,受灾人数多,北川的灾情也最严重。你们在地震中失去了亲人,我和你们一样心情沉重,你们的痛苦就是我们的痛苦,我向死者表示哀悼。”

“谢谢总理。”几位受灾群众说。

温家宝说:“我们失去了亲人,但活着的人得生活下去,还要活得更好。灾害面前,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战胜灾害的决心,我们每个人都有双手,要共同努力,把房子盖好,把孩子培养好,我们的幸福生活就是对死者最大的安慰。我相信这一代人,乃至子孙后代都会生活得越来越好。”

温家宝接着说:“灾害无情人有情,通过这场灾害,人民更加团结,军民更加团结,干部和群众更加团结。我们的救援人员要到每个县、乡、村实施救援,党和政府还有全社会都会尽最大努力把被困在废墟中的群众救出来,把受灾群众安置好。”[16]

(四)解放军救援灾区的情况报道

解放军作为人民子弟兵,在救灾过程中功不可没,受到灾区人民一致的赞扬。传媒对此也不吝啬笔墨进行详细报道。

《解放军拼命疾行救受灾藏民,急行军33小时120公里》[17]介绍了2008年5月17日到5月18日,济南军区某摩步旅80名官兵,靠拼命精神和对藏族同胞的深厚感情,肩背装有药品、食品的40公斤的背囊,不顾山体滑坡、泥石流等险情,克服高山深谷等一个个天险,强行穿越无人区,徒步向藏族乡奔袭,连续急行军33小时120公里,为抢救藏民生命[18]争取了宝贵时间的感人事迹。《李振波:4999米,首跳勇士出燕赵》[19]介绍了在我国伞降救灾史上创造了奇迹的空降兵指挥官李振波的先进事迹:“5月14日11时47分,从我省邯郸入伍的李振波为首的15名空降兵以足以载入历史的惊人一跳,突入‘震后孤岛’茂县县城,为后续救援打开了一条‘生命通道’”。[20]《恩人啊:你们的帽徽我守护着》[21]通过15日晚被官兵们从映秀救出的羌族姑娘吴雪莉用手紧紧守护着两枚军徽的故事,折射出了解放军全心全意救助灾民的感人事迹。这类的报道还有很多。

(五)其他救援主体的情况介绍

非政府组织介入救援在过去很少在传媒中出现。汶川地震报道在这方面有了一个崭新的突破:志愿者、NGO、国际救援队等其他救援主体的救灾活动出现在各类媒体报道中。

《中学倒塌千余学生被埋唐山农民自费赴川救援》介绍了曾经感动过亿万中国人的唐山农民救援小分队队长宋志勇在北川中学开展救援的情况和他的救灾感受、遇到的问题。

现场的情景使他惊呆了,他没有想到整个村庄就像一个废铁收购站,80%的房屋倒塌,村里除了救援的人再也看不到其他人。

宋志勇一个伤员一个伤员地往外运送着,他的心里想的只有抢救伤员。中午饭一口都没有吃的他就这样一干就干到了夜里12点。他不知道该去哪里休息,没有帐篷,没有完整的房子。他找了一块空地,躺在空地的石板上,就这样睡着了。夜里四点他被冻醒,夜风吹在身上凉飕飕的,宋志勇身上单薄的衣服根本无法替他挡住寒冷。[22]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