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 > 第一节 常用教学方法(第1页)

第一节 常用教学方法(第1页)

第一节常用教学方法

一、世界主流幼儿教学法

(一)蒙台梭利教学法(蒙氏教学法)

蒙氏教学法由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Montessori)创设,是一种建立在科学观察的基础上的幼儿教育方法。这种方法以科学的角度观察儿童的需要与学习能力,以感官训练为主,让儿童用自己的感觉器官来感受身边的世界从而产生兴趣,并通过感觉、行走、触摸来使儿童获得各种能力和技巧。

(二)多元智能教学法

多元智能教育理论由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Gardner)提出。这一理论将人的智能分为8个方面,即语言智能、音乐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肢体运动智能、内省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其理论注重儿童智能的全面开发。该理论指出,0~7岁是儿童各个智能发育的关键期,这一阶段儿童的智能是否全面平衡地发展直接关系到其一生。每个人的智能组合是不同的,通过教育可以发现儿童的优势智能,从而把每个儿童培养成富有个性的、适合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人。

(三)瑞吉欧教学法

瑞吉欧是意大利东北部的一座城市,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洛利斯·马拉古齐(Luzzi)和当地的幼教工作者一起兴办并发展了该地的学前教育。数十年的艰苦创业,使意大利在举世闻名的蒙台梭利之后,又形成了一套“独特与革新的哲学和课程假设,学校组织方法以及环境设计的原则”。人们称这个综合体为“瑞吉欧·艾米里亚教育体系”。

(四)华德福教学法

20世纪初,奥地利科学家、哲学家和教育家鲁道夫·史代纳(RudolfSteiner)认为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人类的精神领域,并创立了一门特别的精神科学,称为“人智学”。1919年,他受邀根据人智学的理念为德国斯图加特一家名为华德福(Waldorf)的香烟厂的工人子弟办了一所学校,并命名为“自由华德福学校”。学校共有12名教师和256名学生。

后来,凡是实践这一教育理念的学校都被称为华德福学校或鲁道夫·史代纳学校。根据2000年德国华德福教育友好协会统计,当时全球有876所华德福学校、2000多所华德福幼儿园以及300多所华德福矫正教育和社会治疗机构。

华德福教育努力把学生的体验由单一的智力发展转化为“全人”的教育,其教学大纲建立在对人生早期的三个重要发展阶段的理解和认识上。

(五)卡尔·威特教学法

卡尔·威特(KarlWitte)强调父母是孩子最早的教师,而不应该是孩子的保护神。孩子从小就应学会学习独立,知道自己不可以永远依靠父母,需要自己寻找知识。他认为:五官训练有助于刺激大脑发育,启发智力;大自然是幼儿最好的课堂,实际体验远胜于抽象的学习;与其填鸭式地灌输知识,不如开阔孩子的眼界,唤起孩子的兴趣,让孩子轻松地学习;父母需要爱护和培养孩子的想象力;教育孩子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不是造就神童或未来的大学问家。

(六)目前英国早期教育的主要学习方式——游戏

其理念是:交流的价值远远比传授“什么是真实的和正确的活动”更有意义,对于儿童来说更是如此。教育者和儿童之间不应该是不成熟的、需要保护的个体和看护者的关系,而应该形成一种基于真正友谊的人际关系,这种人际关系的特点就是自发自然、冒险和愉悦。

英国早期教育体系(theEarlyYearsFoundationStage,EYFS)是英格兰政府以“给父母最好的选择、给幼儿最好的开始”为宗旨提出的一个教育方案,此方案在2008年9月被正式纳入英格兰的法制体系中。EYFS的目标是:给所有0~5岁的儿童提供一个连续的发展与学习体系,使他们在生活中获得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让每个儿童都能在将来成为身心健康、拥有安全感、成功和快乐的人。此方案包括了六个幼儿学习领域:①个性、社会性与情感。②交流、语言与书写。③解决问题、推理与数理能力。④对周围世界的认识。⑤身体的发展。⑥创造力的发展。

二、幼儿园常用的教学法

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育手段和方法是教师主持教育活动必不可少的工具。教学手段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恰当地运用教学手段和方法,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幼儿的“学”,是幼儿能积极主动且快乐地接受知识、形成经验并运用知识的有效途径。

在幼儿园常用的教学法主要有活动法、直观法和口授法。

(一)活动法

这是一种以幼儿的实践活动为主的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通过创设情境或提供材料,引导幼儿自己实践、探索和发现。幼儿园常用的活动法主要有游戏法、实验法和操作练习法。

1。游戏法

本章第三节将专门论述,此处不再赘述。

2。实验法

实验法就是教师提供一定的仪器设备,鼓励幼儿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来观察和寻找变化及产生变化的原因,验证自己的设想。这种方法比较多地运用在科学活动中。

【案例】

皮球探究活动

一个幼儿抱着大皮球神秘地告诉老师:“老师,皮球还能拍呢。”“你知道皮球为什么能拍吗?”教师反问她,她一本正经地说:“因为它里面有弹簧。”她边说边用两手按了按球。教师问:“你怎么知道有弹簧呀?”她认真地说:“我们家气筒上面有一个小弹簧,妈妈把小弹簧一打,就打进去了。皮球就能弹起来了。”原来,在气筒上有一小节弹簧,在打气的过程中,弹簧被压下去又弹上来,她便认为弹簧被打到球里去了。与小女孩交谈后,教师找来一个打气筒,鼓励她自己给一个瘪瘪的皮球打气。操作开始,教师引导她将气筒口对着自己的手心打气,看看到底有没有弹簧出来;打好气之后,又让她将皮球中的气挤到手心,看看打进皮球里去的到底是什么……最后,小女孩终于确认皮球里装的不是弹簧,而是空气。由此可见,实验法可以使幼儿通过动手获得直接经验,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动手能力,同时,也能萌发幼儿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意识。

运用实验法要注意以下三点:

(1)实验的安全性:实验所用的材料和器具必须符合安全、卫生的原则,实验程序应当是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独立操作的。

(2)教师预先操作实验:教师预先实验可以形成完美的实验指导计划,对幼儿的操作实验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促使幼儿在实验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3)实验法强调的是幼儿的亲自动手: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让每个幼儿都有操作的机会;实验结束后,注意引导幼儿自己寻找和归纳实验结果。

3。操作练习法

操作练习法是指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一定的要求和程序通过多次实践练习而进行学习的方法。儿童的发展是通过自身的活动进行的。操作法符合儿童好动好玩的天性,动手操作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重要实践活动,也是儿童巩固新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要充分体现活动性原则,给幼儿动手动脑的机会,就应该多运用操作练习法,如科学领域的分类活动、排列活动等,艺术领域的形体训练、手工、泥工等。

运用操作练习法应注意以下五点:

(1)要根据活动目标和幼儿年龄特点,提供适合每个幼儿认知水平和技能的操作材料。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