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文学欣赏第三版 > 二修辞手法(第2页)

二修辞手法(第2页)

(5)形象代本体。例如:

上面坐着两个老爷,东边的一个是马褂,西边的一个是西装。

2。借代与借喻的区别

(1)借代是代而不喻,借喻是喻中有代。

(2)借代侧重“相关性”,即要求借体和本体之间有某种关系;借喻侧重“相似性”,即要求喻体和本体之间有某些方面的相似。

(3)借喻可以改为明喻,借代则不能。

(三)比拟

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写,或把人当作物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这种修辞格叫比拟。比拟的作用是使感情强烈,形象生动,表意丰富。

1。比拟的种类

(1)拟人

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例如:

矮小而年高的垂柳,用苍绿的叶子抚摸着快熟的庄稼;密集的芦苇,细心地护卫着脚下偷偷开放的野花。(郭小川《团泊洼的秋天》)

(2)拟物

把“人”当作“物”来写,也就是使人具有物的情态或动作,或把甲物当乙物写。例如:

指导员讲得真来劲儿,嘎子竖起耳朵听。

“竖起耳朵听”是动物警觉时的神态,用在嘎子身上,形象地描画出嘎子在听故事时专注、投入的神态。这是把人当物来写,是人的物化。

老支书直截了当地下达了任务:“让你带一队人马把黑龙潭的水牵到山下的坝子里来”。

把“黑龙潭的水”当牲畜来“牵”,是把甲物比拟作乙物来写。使“引水”这个动作生动起来。

2。比拟和比喻的区别

(1)相同点是比拟、比喻都是两事物相比。

(2)不同点在于比拟的重点在“拟”,即将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写;比喻的重点在“喻”,即以乙事物“喻”甲事物。另外,比拟的甲乙两事物彼此交融,浑然一体。比喻的甲乙两事物一主一从,不能混淆。

(四)夸张

为了表达的需要,故意言过其实,对客观的人、事物尽力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这种修辞格叫夸张。夸张的作用包括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

夸张的种类包括:

1。扩大夸张

故意把客观事物往大(多、快、高、强、长、深……)处说。例如: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2。缩小夸张

故意把一般事物往小(少、慢、矮、弱、短、浅……)处说。例如: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毛泽东《七律·长征》)

把“五岭”山脉看作“细浪”,把“乌蒙”山脉视为“泥丸”,极言其小以显红军形象的高大。

3。超前夸张

在两件事中,故意把后出现的事说成是先出现的,或是同时出现的。例如: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