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文学欣赏第三版 > 二修辞手法(第1页)

二修辞手法(第1页)

二、修辞手法

修辞就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对语言进行选择加工来增强表达效果的一种手段。修辞包括的范围很广,包括语言的锤炼、句式的选择和各种修辞方法的运用等。同艺术技巧一样,对修辞手法的理解也是我们更好地欣赏文学作品的钥匙。

主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反语、双关、通感和顶真。

(一)比喻

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这种修辞格叫比喻。比喻的作用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洁。

比喻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喻体、喻词。本体指比喻里被比方的事物,喻体是用来打比方的事物,喻词指连接本体和喻体的词语。

1。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1)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性质不同的事物,否则就不能构成比喻。

(2)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2。比喻的种类包括明喻、暗喻、借喻和博喻。

(1)明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像、如、似、仿佛、犹如、有如”一类的喻词来连接,有时后面还有“似的”“一样”等词语配合。明喻的典型形式是:甲像乙。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朱自清《荷塘月色》)

(2)暗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是、变成、成为、等于”等喻词连接,有时不用喻词。

比起明喻来,暗喻的本体和喻体之间关系更为紧密,相似点也得到了更多的强调。暗喻的典型形式是:甲是乙。例如: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朱自清《荷塘月色》)

(3)借喻

不说出本体,或不在本句说出来,而把喻体直接用在本体应该出现的地方。借喻的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例如: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4)博喻

连用几个比喻共同说明一个本体。例如: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二)借代

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借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这种修辞格叫借代,也叫“换名”。它由本体和借体两部分组成。借代的作用是使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

1。借代的种类

(1)用事物的特征代替本体事物。例如:

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鲁迅《药》)

(2)具体代抽象。例如: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枪杆子”代替武装斗争,抽象概念具体化了,形象化了。

(3)专名代泛称。例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诸葛亮”是三国时代历史人物的名字,在中国人民心目中已成了智慧的代称,例句中来代替“有智慧的人”。

(4)部分代整体。例如: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一针一线”代一切东西,具体形象地说明了人民军队严明的纪律。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