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蒙台梭利育儿知识 > 项目十二 蒙台梭利主题教育活动(第2页)

项目十二 蒙台梭利主题教育活动(第2页)

二、蒙台梭利主题教育活动的目的

(一)改善蒙氏教学重形式而忽略其思想精髓的现状

蒙台梭利教育法引入我国以后,在教育领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尤其在学前教育领域,很快便引起了幼儿园教育的一场革命,这对丰富和改进幼儿教育模式、提高幼儿教育质量有很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我国学前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但蒙氏教育在本土化的过程中出现了形式主义的倾向,很多实践者忽略了其思想精髓。比如,蒙氏教具是蒙台梭利教育法中很有特色的一部分,然而在一些幼儿园里,却将蒙台梭利教育简单化,认为只要教室里摆放着蒙台梭利教具就是在实施蒙台梭利教育。这是一个误区,是没有把孩子的发展与有准备的环境有效地结合起来。课程组织的中心环节是儿童,而不是对教具的简单机械的操作。在实践中,要把握好蒙氏课程的实质,即回应学习者,支持他们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不要过分拘泥于形式。

蒙台梭利教育法从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幼儿教育界开始流行至今,全国已有300多个蒙台梭利教室,且仍有增加的趋势[2]。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大规模的建园,急需大量高素质的幼儿教师,一些幼儿园招聘了很多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人来当幼儿教师,导致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也耽误了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这样的教师即使受过专门的培训,也很难将蒙氏教育思想真正贯彻和落实,因为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不求甚解”“囫囵吞枣”的现象。更有甚者则只是盲目、机械地套用蒙台梭利教育法的模式,却没有真正去研究其教育思想的精髓。这就导致了蒙氏教室的开设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

(二)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蒙台梭利教育组织形式

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导我国幼儿园深入开展素质教育,2012年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推动了新一轮的幼教改革,更加强调科学保教。蒙台梭利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一种教学模式,作为“舶来品”,怎样调整才能使其在中国新时期的幼儿教育土壤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需要形式的灵活转变,需要内容的融合、整合;既要保持蒙台梭利教育模式的原有精华,又要结合中国当前幼儿教育的需求和改革方向。可以说,蒙台梭利主题教育活动就是弥补蒙氏预成性教学较多、生成性较少,或现成性较多、创造性较少问题的一种活动模式。蒙氏主题教育活动的积极开展会成为幼儿园蒙氏教育科学发展的必要条件和有效途径。

任务二蒙台梭利主题教育活动的设计、组织与实施

一、蒙台梭利主题教育活动的设计

(一)利用蒙台梭利教育中有准备的环境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蒙台梭利非常强调环境在儿童心理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幼儿的发展就是与有准备的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环境是蒙台梭利教育的核心。在蒙台梭利教育中,教师的任务就是为幼儿创设有准备的、适宜的、良好的环境,支持幼儿的探索和学习。这些环境是综合性的,有室内和室外的,有幼儿和成人的,有精神和物质的,蒙台梭利教育可操作性的环境为主题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氛围,能为主题活动提供自主发展的空间。

主题教育活动的来源一般有两个途径:教师根据幼儿现阶段的发展情况来确定主题,然后引导幼儿进入主题活动,这属于计划性主题;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点生成的主题,是非计划性主题。幼儿的兴趣点更容易通过操作蒙台梭利学具而激发出来,即使是计划性主题,只要有可操作性的学具,也能够增强幼儿对活动的兴趣。例如:感官领域的建构三角形盒,通过展示工作,幼儿对图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天都抢着操作,有时还相互比赛拼各种造型。于是,教师抓住幼儿对图形感兴趣的教育契机,开展了以蒙台梭利教具操作为基础的认识图形的主题教育活动“图形变变变”。通过教师的探索和尝试,我们发现,蒙特梭利工作中生成的主题活动比其他主题活动更容易吸引幼儿。

(二)在各个区域中渗透主题教育活动的内容

蒙台梭利教育包括多个区域的工作:日常生活练习区、感官区、数学区、科学文化区、语言区,其中,也包括丰富的可操作的学具。我们可以根据主题的内容,充分利用学具的功能和教育价值,将主题教育活动的内容有机地渗透其中。特别是主题内容的预习、巩固和迁移,促使蒙台梭利区域活动和集体活动有机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了蒙台梭利区域活动和集体教育活动各自不同的教育功能。

(三)在各个区域中,根据幼儿的兴趣随机生成主题教育活动

幼儿在自发、自主操作学具的过程中,更容易显露出其兴趣点,教师可根据幼儿的兴趣确定主题的内容。对幼儿不感兴趣的内容,教师不应强迫幼儿接受,而应灵活取消原定计划,寻找与蒙台梭利教育的结合点。

(四)利用蒙台梭利多样的教具来丰富主题

蒙台梭利教具非常丰富,教师只要善于利用,主题活动的素材有很大选择的空间。如“图形变变变”主题,感官区的构成三角形、几何立体组、几何图形橱都是非常好的教具和材料。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蒙台梭利教具的创设规律,自制更多的学具和材料。

(五)将蒙台梭利工作渗透到主题教育活动中

教师可在经典阅读、主题课、线上游戏、走线、工作展示等活动中,渗透主题内容。某些主题教育活动内容可以随机融入到蒙台梭利教育活动中。如主题活动“植物大观园”,教师要进行闻花香的安全教育,就可以利用蒙台梭利活动中的嗅觉瓶进行“如何闻花香”的教学铺垫。

二、蒙台梭利主题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案例

案例一:我上幼儿园了

案例二:月亮的变化

续表

案例三:中秋节

围绕中秋节的主题开展相关语言活动、音乐活动、美术活动与科学文化活动。

语言活动:

熟读儿歌《中秋夜》,诵读古诗《月下独酌》,分享阅读《中秋夜》,进行中秋节语言游戏活动。利用砂纸字母板进行拼写活动,如拼出“中秋节”三个字的拼音。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提高幼儿阅读能力与初步的书写能力。

中秋夜

天上月亮圆又圆,

盘中月饼甜又甜,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