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评估病人
1。了解患者的患病及治疗经过,评估与哮喘有关的病因和诱因。
2。评估患者的心理社会状况。
3。评估患者的身体状态如生命体征、精神状态、皮肤、黏膜、胸部听诊、实验室及相关检查。
二、对症护理
1。病情观察
严密观察心律、心率、呼吸频率及形态、血氧饱和度以及血压的变化,观察患者的痰液量、颜色、性状、记录24小时出入量。加强巡视,注意观察患者是有无急性发作的前兆症状出现,如咳嗽频繁、打喷嚏、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加重等,及时发现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如患者出现三凹征加重、呼吸困难时,提示有呼吸衰竭,应立即通知医生给予处理。
2。一般护理
保持病房温湿度适宜,室内不可摆放花草,定期空气通风,保持病室清洁,避免刺激性气体。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减少探视,避免不必要的打扰,保证充足睡眠。加强基础护理,保持皮肤清洁,注意保暖,避免感冒。应遵医嘱给予低流量吸氧,吸氧浓度不超过40%,吸入的氧气应尽量有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可以避免气道干燥和寒冷气流的刺激而加重哮喘发作。老年人输液速度不宜过快,一般30~40滴min,注意配伍禁忌。
3。饮食护理
饮食以清淡、易消化、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均衡丰富的食物为主,应多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每日应多饮水,避免辛辣、腥膻、生冷、油腻的食物,如辣椒、韭菜、虾蟹、鱼、蛋、酒等。保持大便通畅,适当服用蜂蜜及香蕉、茄子、芹菜等含有粗纤维的食物。
4。哮喘发作期护理
哮喘持续发作并伴有呼吸衰竭时需立即建立人工气道,必要时给予机械通气,改善通气。保持呼吸道通畅,气管插管固定完好,及时清除口鼻腔及气道内的分泌物。进行肺部听诊,评估呼吸状态有无改善。专人看护,做好病情记录。应用呼吸机治疗者,定期检查管道连接情况,根据患者的病情及血气分析调节呼吸机参数。
三、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1)紧张和恐惧:患者在哮喘初次发作时,由于起病突然,症状明显,由于极度呼吸困难而不能平卧,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如睡眠、饮食及正常的沟通交流;而且,患者自身对本疾病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往往产生紧张和恐惧。由于夜间迷走神经兴奋,哮喘常在夜间发作或加重,患者在夜间精神紧张,心理负担过重,入睡困难。部分患者当看到引起过敏哮喘的某些物质时,由于条件反射、心理作用,常表现为过度紧张、恐惧,反而容易诱发哮喘发作。哮喘持续发作时,症状不能及时缓解,呼吸困难明显,患者有濒死感,患者表现出烦躁和恐惧。
(2)担忧和焦虑:多见于哮喘缓解期的患者,由于对疾病知识的缺乏,不能正确认识疾病,过分担心疾病的发展及预后。而在出院后,又非常担心发病时不能得到及时救治。患者常表现为整日愁眉不展、顾虑重重、抑郁寡欢,对治疗缺乏信心,延误治疗,影响疾病的康复。
(3)依赖:由于平喘药是患者哮喘发作时的必备药品,许多患者对它有很强的依赖性,如果发现药物未带在身上,就会感到很惊慌,反而会诱发哮喘发作。同时,患者由于对疾病的恐慌,表现出对亲人及医护人员过分地依赖,在需求的不到满足时,便会转换为哮喘发作。
2。心理护理措施
(1)做好宣教:由于老年患者生理、心理的特殊性,应加强宣教,护士要主动热情,耐心细致地为患者及家属讲解老年支气管哮喘的发生、发展、现状及治疗护理知识,取得患者的信任,消除顾虑,增强其治疗信心。为患者提供舒适环境,避免接触过敏源,确保足够的营养和休息,保持乐观心情。
(2)心理康复:给予心理、精神治疗,采用暗示性语言和放松疗法,使患者感到舒缓、松弛、安适,减轻患者的紧张、恐惧和焦虑情绪对疾病的刺激,减少哮喘发作。也可以应用药物、针灸、演示等方式增强治疗效果。使用激励、支持的语言给予关怀、抚慰、安抚,改善其负性情绪。指导患者进行自我心理疏导,建议患者记录每次哮喘发作的时间、程度、地点、当时的心理状态、有无其他不良事件发生等,以找出诱发哮喘发作的原因,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预防,减少复发。
小故事
靠自己
小蜗牛问妈妈:为什么我们从生下来,就要背负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我们的身体没有骨骼的支撑,只能爬,又爬不快。所以需要这个壳的保护!
小蜗牛:毛虫妹妹没有骨头,也爬不快,为什么她却不用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毛虫妹妹能变成蝴蝶,天空会保护她啊。
小蜗牛:可是蚯蚓弟弟也没骨头爬不快,也不会变成蝴蝶,他什么不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蚯蚓弟弟会钻土,大地会保护他啊。
小蜗牛哭了起来:我们好可怜,天空不保护,大地也不保护。
蜗牛妈妈安慰他:所以我们有壳啊!我们不靠天,也不靠地,我们靠自己。
温馨提示:有多少残酷,你就该有多少坚强,有多少努力,你就会有多少光芒。哮喘病人只有靠自己的信念、意志力,调整情绪,避免不良因素刺激,保持心情愉快,才能减少哮喘发作的概率。
四、健康指导
根据医嘱正确用药,提高用药依从性,定期复诊。积极预防哮喘发作,避免接触过敏源及非特异性刺激物。指导老年哮喘患者做好自救,随身携带止喘气雾剂,一旦有哮喘发作先兆时,应立即吸入。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生活规律,营养饮食,适当锻炼,禁烟酒。避免冷空气刺激,注意保暖,防止发生呼吸道感染。
拓展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