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老年人心理护理措施有哪些 > 任务四 老年糖尿病与心理护理(第3页)

任务四 老年糖尿病与心理护理(第3页)

(1)焦虑和担忧:焦虑是老年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心理变化。由于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病程迁延时间长,需严格地控制饮食,同时可引发多脏器的并发症,易使患者产生焦虑抑郁心理反应,对治疗缺乏信心,治疗的依从性差,甚至抗拒治疗,这种不良心理状态不但影响患者治疗及日常生活,还会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2)恐惧和悲观:目前糖尿病还没有找到根治的方法,只能长期依赖食物和药物控制,而且治疗过程复杂,如定期血糖监测、注射胰岛素或口服药物等,同时食物的种类及量需严格控制,生活方式的改变及漫长的治疗过程,增加了患者的心理负担。随着病程的发展,久病不愈导致患者出现恐惧悲观心理,精神紧张、多疑善感、烦躁易怒、失眠等。这种负性情绪会使血糖升高,形成恶性循环。

(3)否认和依赖:有的老年人在不经意间发现有血糖、尿糖增高被诊断为糖尿病,因早期症状较轻或无症状,常表现出对诊断的怀疑,以为只是血糖升高对身体没有影响,而延误治疗。老年人患病后由于长期受疾病的折磨,感情脆弱,同时需要定期进行血糖监测及胰岛素注射等治疗,自觉能力有限、信心不足,一味的依赖家属及医务人员。尤其是经历一段时间治疗后,对医护人员熟悉和信任使他们产生一种依赖心理。

(4)无价值感和孤独感:合并有多种并发症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病情较重,给亲属、家庭增加负担,常易出现内疚,自责心理。特别是经济条件差的家庭,医疗保障不称心,家人不重视,关心、照顾不满意,容易对未来丧失信心,对治疗感到失望,往往会产生孤独、寂寞、无价值感,导致情绪低落、自暴自弃甚至自杀。

2。心理护理措施

负性情绪可使血糖升高,加重糖尿病,而糖尿病又可以引起不同程度的焦虑,忧郁,紧张等心理障碍,故两者之间相互影响,恶性循环。因此,心理护理愈来愈受到广泛重视,同饮食、运动疗法称为糖尿病的三大基础治疗。

(1)心理疏导:分析患者目前的心理状态,针对具体情况和原因给予干预,同时通过观看有关糖尿病宣教资料,参加糖尿病知识讲座,并与其他患者沟通交流,让患者和家属了解糖尿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方法,正确对待疾病,克服精神紧张对血糖的不良影响,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从而使病情得到显著改善。

(2)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经常进行沟通,取得患者的信任,随时发现患者细微的心理和行为异常,给予老年患者更多的尊重,多听取采纳患者的意见及建议,尽量满足患者的需求。根据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心理护理,稳定患者的情绪,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保持身心健康。

(3)家庭社会支持:协调患者和亲属之间的关系,取得亲属的理解和支持。亲属要督促和协助患者进行饮食及运动治疗,建立保健计划,要多关心患者的病情发展和心理变化,让患者感受到家庭温暖。通过让患者参加社区活动,建立正常的人际交往,培养兴趣爱好,激发患者对生活的热情,分散对疾病的注意力,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乐观情绪,避免自卑倾向,形成有规律的良好生活习惯。同时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以避免因经济负担过重而促使患者产生不良情绪,影响患者的康复及生活质量。

四、健康指导

1。树立正确的观念

随着人们对糖尿病认识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并不是单纯靠药物治疗就可以实现的,而是需要通过对不同层次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将饮食治疗、药物治疗、运动治疗、心理治疗相互结合,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定期举办糖尿病知识专题讲座、播放糖尿病知识专题片等措施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增强患者和家属对疾病的认识,使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配合治疗,坚持正确的治疗方法。鼓励病友及亲属之间互相沟通,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个性化健康方案,降低危险因素刺激,生活规律,戒烟戒酒,提高自我预防糖尿病发展的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糖尿病饮食宜忌

(1)食用含胆固醇低的优质蛋白质食物,如奶类、蛋类、豆制品、鱼、瘦肉类等食品。

(2)米、面、薯类、粉条等含淀粉高的食物在总热能比不提高的情况下可任意选食。

(3)保证新鲜蔬菜、水果的供应,但对含糖量较高的蔬菜及水果应加以限制,如甘蔗、鲜枣、山楂等。

(4)含碳水化合物过高的甜食,如葡萄糖、蔗糖、麦芽糖、蜂蜜、甜点心、红糖、冰糖、冰淇淋、糖果、甜饼干、糕点、蜜饯、杏仁茶等含纯糖的食品。

(5)禁用饮食烹调应不加糖、不用糖醋,姜等调料不加以限制。如患者想吃甜食,可用木糖醇、糖精调味。

(6)糖尿病患者应少吃动物内脏、肥肉、猪油、牛油等。少吃油炸食物,因高温可破坏不饱和脂肪酸。

(7)糖尿病患者不宜饮酒。酒精代谢并不需要胰岛素,因此少量饮酒是允许的。但是一般认为糖尿病患者还是不饮酒为好,因为酒精除供给热能外,不含其他营养素,长期饮用对肝脏不利,易引起高脂血症和脂肪肝。

(8)糖尿病患者不宜多吃水果。水果中含有较多的果糖和葡萄糖,而且能被机体迅速吸收,引起血糖增高。如果病情比较稳定时,可吃少量水果,但要减少主食的量。

小知识

糖尿病患者怎样吃水果

水果可以吃,但不宜多吃,并且要计算好热量。每天可以吃两次水果,时间最好在上午10点左右和下午3点左右的两餐之间。水果的量要控制苹果、梨、桃每次吃18,橘子每次吃3~5瓣,香蕉每次吃半个,西瓜每次吃半叶。每次只能吃一种水果。

拓展训练

朱女士,女,60岁,身高1。62,体重48kg。一年前因与领导不和,精神抑郁而渐感口渴、多饮、乏力,未引起重视就诊。患者从半年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泌尿系感染症状,每次口服药物后可治愈。2周前患者再次出现自口渴、多饮、乏力症状,病逐渐加重,并出现看东西“双影”,偶有脚跟麻木感,到当地医院就诊,空腹血糖:8。6mmoll,餐后1小时15。8mmoll,尿糖(+),尿蛋白(—)酮体(—),血尿酸450μmoll。

思考:

1。朱女士患了何种疾病?

2。如何对朱女士进行治疗、护理及健康指导?

推荐阅读

1。高云鹏。老年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2。陈露晓。老年人心理问题诊断。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

3。中国老年心理健康网,http:hyzqalfxxielaobanlv

4。39老人健康,http:oldma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