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老年人康复护理实用技能 > 第十三节 老年性脑卒中(第2页)

第十三节 老年性脑卒中(第2页)

①意识障碍是对外界环境刺激缺乏反应的一种精神状态。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嗜睡、昏睡、浅昏迷、深昏迷四个程度。临**通过老人的语音反应,对针刺的痛觉反射、瞳孔对光反射、吞咽反射、角膜反射等来判断意识障碍的程度。

②智力障碍主要表现为定向力、计算力、观察力等思维能力的减退。

③记忆障碍可表现为短期记忆障碍和长期记忆障碍。

④失用症常见的有结构性失用、意念运动性失用、运动性失用和步行失用。

⑤失认症可表现为视觉失认、听觉失认、触觉失认、躯体忽略和体像障碍,

(6)言语功能评估

评估老人的发音情况及各种语言形式的表达能力,包括说、听、读、写和手势表达。脑卒中老人常有以下言语障碍表现:

①构音障碍: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引起言语运动控制障碍(无力、缓慢或不协调),主要表现为发音含混不清,语调及语速、节奏异常,鼻音过重等言语听觉特性的改变。

②失语症:是由于大脑皮质与语言功能有关的区域受损害所致,是优势大脑半球损害的主要症状之一。常见的失语类型有运动性失语、感觉性失语、传导性失语、命名性失语、完全性失语等。

(7)摄食和吞咽功能评估

①临床评估:对老人吞咽困难的描述:吞咽困难发生的时间、频率;在吞咽过程发生的阶段;临床加重的因素(食物的性状,一口量等);吞咽时的,伴随症状(梗阻感、咽喉痛、鼻腔、反流、误吸等而不同)。

②实验室评定:吞咽试验,它可以精确地显示吞咽速度和误吸的存在,以了解吞咽过程中是否存在食物残留或误吸,并找出与误吸有关的潜在危险因素,帮助设计治疗饮食,确定安全进食体位。

③咽部敏感试验:用柔软纤维导管中的空气流刺激喉上神经支配区的黏膜,根据感受到的气流压力来确定感觉障碍的阈值和程度。脑卒中老人咽部感觉障碍程度与误吸有关。

(8)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估

脑卒中老人由于运动功能、认知功能、感觉功能、言语功能等多种障碍并存,常导致衣、食、住、行、个人卫生等基本动作和技巧能力的下降或丧失。

(9)心理评估

评估老人的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和环境适应能力,了解有无抑郁、焦虑、恐惧等心理障碍,评估老人的社会支持系统是否健全有效。

(10)社会活动参与能力评估

采用社会活动与参与量表评定。该量表分为理解与交流、身体移动、生活自理、与人相处、生活活动、社会参与六个方面,共30个问题,每个问题的功能障碍程度分为“无、轻、中、重、极重度”,相应分值为1、2、3、4、5分。

二、常见康复护理诊断

由于病变性质、部位、病变严重程度等的不同,老人可能单独发生某一种障碍或同时发生几种障碍。其中以运动功能和感觉功能障碍最为常见。

1。运动功能障碍

是脑卒中中最常见功能障碍之一,多表现为一侧肢体瘫痪,即偏瘫。脑卒中老人运动功能的恢复,一般经过迟缓期、**期和恢复期三个阶段。

2。感觉功能障碍

偏瘫侧感觉受损但很少缺失。据报道,65%的脑卒中老人有不同程度和不同类型的感觉障碍。主要表现为痛觉、温度觉、触觉、本体觉和视觉的减退或丧失。44%的脑卒中老人有明显的本体感觉障碍,并可影响整体残疾水平。

3。共济障碍

是指四肢协调动作和行走时的身体平衡发生障碍,又称共济失调。脑卒中老人常见的共济失调障碍有大脑性共济障碍、小脑性共济障碍。肢体或躯干的共济失调在小脑损害的老人较常见。常因小脑、基底核、反射异常、本体感觉丧失或运动无力、反射异常、肌张力过高、视野缺损等所致。

4。言语障碍

脑卒中老人常发生言语障碍,发生率高达40%~50%。包括失语症和构音障碍。失语症是由于大脑半球优势侧(通常为左半球)语言区损伤所致,表现为听、说、读、写的能力障碍。构音障碍是由于脑损害引起发音器官的肌力减退、协调性不良或肌张力改变而导致语音形成的障碍。

5。认知障碍

主要包括意识障碍、智力障碍、失认症和失用症等高级神经功能障碍。

(1)意识障碍:是指大脑皮质的意识功能处于抑制状态,认识活动的完整性降低。脑卒中老人的意识障碍的发生率约40%。

(2)智力障碍:智力是个人行动有目的、思维合理、应付环境有效聚集的较全面的才能。思维能力(包括推理、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特别是创造性思维是智力的核心。脑卒中可引起记忆力、计算力、定向力、注意力、思维能力等障碍。

(3)失认症:常因非优势侧半球(通常为右半球)损害,尤其是顶叶损害而导致的认知障碍。其病变部位多位于顶叶、枕叶、颞叶交界区。如视觉失认、听觉失认、触觉失认、躯体忽略、体像障碍等。

(4)失用症:是指在没有感觉和运动损害的情况下不能进行以前所学过的、有目的的运动。脑卒中常见的失用症有:意念性失用、结构性失用、意念运动性失用、步行失用等。

6。ADL能力障碍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