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的地位与重大的影响。对于“建安风骨”的形成的原因,我们从下列两个方面予以分析。 (一)先在的文学资料 是“三曹”与“建安七子”为主体的一批士人造就了那彪炳千古的“建安风骨”。那么他们是在怎样的文学传统中进行自己的文学活动呢? 《诗经》和《楚辞》作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两大源头对于建安士人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诗经》的自然古朴、直抒胸臆,《楚辞》的辞藻华美、哀婉委曲均可在建安诗人那里找到印迹。陆时雍云:“子桓、王粲,时激《风》《雅》余波,子桓逸而近《风》,王粲庄而近《雅》。”(《诗镜总论》)。陈祚明云:“王仲宣诗跌宕不足而真挚有余,伤乱之情,《小雅》变风之余也。”(《采菽堂古诗选》卷七)范温则云:“建安诗辩而不华,质而不俚,风调高雅,格力遒壮。其言直致而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