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老年人康复护理实用技能 > 第二节 老年期常见的精神障碍(第2页)

第二节 老年期常见的精神障碍(第2页)

(3)安全护理

严格执行护理查房制度,尤其是对于有自杀倾向者,评估自杀原因和可能的方式,提供安全的环境。

(4)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使用抗抑郁药物,密切观察药效和不良反应。抗胆碱能副作用是最常见的副作用,主要表现口干、便秘、视物模糊等,服药期间避免驾驶和从事危险性运动,忌饮酒等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

(5)健康指导

介绍有关抑郁症的知识;指导家庭应对技巧;进行日常生活指导。

(二)老年性焦虑症

焦虑症原称焦虑性神经症,以广泛和持久性的焦虑或以反复发作的惊恐不安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症障碍,往往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出汗等自主神经系统症状和运动性不安等症状。老年焦虑症的识别率较低,是导致老年人精神障碍、自杀等威胁老人健康的一大杀手。

1。康复护理评估

(1)健康史

遗传因素在家族中在焦虑症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其血缘亲属中同病率为15%,远高于正常居民;双卵双生子的同病率为25%,而单卵双生子为50%。有人认为焦虑症是环境因素通过易感素质共同作用的结果,易感素质是由遗传决定的。焦虑反应的生理学基础是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活动的普遍亢进,常有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过度释放。躯体变化的表现形式决定于患者的交感、副交感神经功能平衡的特征。

(2)临床表现

老年焦虑症往往表现为心烦意乱、注意力不集中、焦虑紧张、脾气暴躁等。因其症状特点与其他精神类疾病有类似之处,所以极易混淆。

一般而言,焦虑可分为三大类:

①客观性焦虑。如爷爷奶奶渴望孙子考上好大学,在考试前爷爷奶奶显得非常焦急和烦躁。

②神经过敏性焦虑。即不仅对特殊的事物或情境发生焦虑性反应,而且对任何情况都可能发生焦虑反应。它是由心理——社会因素诱发的忧心忡忡、挫折感、失败感和自尊心的严重损伤而引起的。

③道德性焦虑。即由于违背社会道德标准,在社会要求和自我表现发生冲突时,引起的内疚感所产生的情绪反应。有的老年人怕自己的行为不符合自我理想的标准而受到良心的谴责。

(3)辅助检查

采用标准化评定量表对焦虑的严重程度来评估。

(4)心理—社会状况

老年人遇到的生活事件如退休、丧偶、家庭纠纷、经济窘迫、躯体疾病等对老年人的构成心理刺激,影响其情绪,当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引起老年人焦虑症。

2。康复护理诊断

(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摄入营养物质不足、不能满足身体需要有关。

(2)个人应对无效:与记忆力下降有关。

(3)生活自理缺陷:与记忆力下降有关。

(4)潜在并发症:自杀

3。康复护理措施

(1)预防措施

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首先要乐天知命,知足常乐。古人云:“事能知足心常惬。”老年对自己的一生所走过的道路要有满足感,对退休后的生活要有适应感。不要老是追悔过去,其次是要保持心里稳定,不可大喜大悲。要心宽,凡事想得开,要使自己的主观思想不断适应客观发展的现实。最后是要注意“制怒”,不要轻易发脾气,要学会自我疏导、自我放松。

(2)药物治疗

一种是苯二氮类药物,这是目前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类药物,品种很多。还有一种非苯二氮类药物,属于新一代抗焦虑药,根据症状还可以用一些抗抑郁药,但这些药物使用都有严格要求,必须由专科医师进行。

(3)心理治疗

常用的有认知疗法、放松疗法、行为疗法和支持疗法等。值得注意的是,在很多老年人身上也存在着焦虑过多的现象,这常称为老年焦虑症,但人们往往忽略这种心理疾病,而把原因归结到一些器质性疾病,比如心脏病、糖尿病中去,认为是这些疾病的症状。

(4)认知疗法

是目前心理治疗中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因为患者对焦虑症不了解或有不正确的认识,对患者的情感体验和躯体感受应给予合理的解释,消除或减少其对疾病的过度担心和紧张,从而调动患者的能动作用。若同时联合药物治疗,更会提高疗效。

(5)放松疗法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