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于运动。步入老年,由于新陈代谢明显降低,各器官的功能随之发生一系列退行性改变。科学研究已证明,老年人机体的结构和功能仍然存在着提高和改善的可能性,合理的运动,可改善组织细胞的代谢,增进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延缓机体的退变和衰老过程。
1。改善肺功能
经常运动可增加呼吸肌的力量,增加肺通气量,提高肺泡张开率,保持肺组织的弹性及胸廓的活动度,改善肺功能,延缓因肺泡活动不足而加厚的老化进程。
2。提高心脏功能,降血压
经常参加运动可推迟心血管系统的老化过程,运动可加强心脏收缩,还锻炼了血管的收缩和舒张功能,改善心肌和血管的氧供应,促进代谢酶活力,改善脂质代谢,降低血脂,延缓血管硬化,因此运动可预防和减少老年人患心血管疾病发生和发展。
3。防治骨质疏松,改善骨骼血液循环
运动可以改善肌肉和骨骼的血液循环,使骨的弹性、韧性增加,增强关节的坚韧性,提高关节的弹性、灵活性和协调性,从而能预防老年性骨质疏松、老年性骨折,延缓骨骼的衰老过程。
4。预防大脑衰老,延缓脑萎缩
运动能维持大脑良好的血液供应,使大脑皮层神经过程的兴奋性、均衡性和灵活性提高,反应的潜伏期缩短,改善脑功能,减缓延缓脑动脉硬化和脑萎缩,并有助于老年人延缓记忆力的减退。
5。运动能增强机体的新陈代谢
运动能加强消化系统的功能,使胃肠道蠕动加强,改善血液循环,增加消化液的分泌,提高消化酶活性,加速营养物质的吸收,同时还能改善和提高肝脏的功能。
6。提高免疫力,减少疾病
运动能提高老年人的免疫力,减少感冒和因感冒继发的扁桃体炎、咽炎、气管炎、肺炎等疾病,以及因气管炎引起的肺气肿、肺心病等。
7。改善心理状态
运动可引起大脑运动中枢兴奋,有利于消除烦恼、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运动可不断增强体质、祛病延年,帮助老年人变得豁达乐观、知天乐命;还可消除孤独、寂寞、悲观等不良情绪,增加生活情趣。
二、老人活动的影响因素
1。大脑及神经系统功能的减退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可出现脑组织血流减少、大脑萎缩、运动纤维减少甚至丧失等神经系统方面的改变,这些改变将影响老年人的平衡状态、运动协调及步态。
2。心脏及血管功能的下降
(1)心输出量减少:老年人的血管弹性减退,当老年人活动量增加时,血管舒张能力下降,回心血量减少,造成心输出量减少。
(2)最快心率下降:老年人的心室壁弹性随着年龄增长有所下降,引起心室的再充盈所需时间延长。因此老年人的最快心率也低于一般成年人,约为170次分钟。
3。骨骼及肌肉功能衰退
老年人肌细胞减少,肌张力下降,导致骨骼支撑能力下降,老化降低了老年人骨骼系统的张力、弹性、反应时间及执行能力,活动时容易发生跌倒。
4。其他因素
老年人多有机体的退行性改变及患有慢性病,导致其活动耐受力下降。此外,药物的作用或副作用、疼痛、抑郁及孤独等心理因素也会导致老人活动减少或不愿意参加活动。同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改善,现代人的活动机会减少,如:外出时坐车的机会增多,步行减少。
三、老人活动的指导
1。老人活动种类
老人的活动种类大致包括日常生活活动、家务活动、职业活动、娱乐活动。对老年人来说,日常生活活动和家务活动是生活的基本;职业活动属于发展自己潜能的有益活动;娱乐活动则可以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老年人要选择合适的体育锻炼,掌握运动的强度和时间,只有科学锻炼,才能增进健康。
2。老人的活动强度
老年人的活动强度应根据个人的能力及身体状态来选择。心率是监测老年人体育锻炼的理想指标,可通过心率情况来控制活动量。
(1)运动后最宜心率:运动后最宜心率为评价运动量最为简便的方法及标准。一般老年人运动后最宜的心率,即:运动后最宜心率(次分)=170-年龄,身体强壮的老年人则可用另一计算方法:运动后最宜心率(次分)=180-年龄。
小贴士:最高运动心率
最高心率的计算公式:男子最高心率=205-年龄2。女子最高心率=220-年龄。有特殊疾病的老年人应控制其最高心率,如高血压、冠心病老年人运动时最高心率不超过120次,心绞痛者不超过110次。
(2)运动后心率恢复时间:运动后心率恢复时间也是衡量老年人运动量的简便标准。运动结束后在3分钟内心率恢复到运动前水平,表明运动量较小,应加大运动量;在3分钟~5分钟之内恢复到运动前水平表明运动适宜;而在10分钟以上才能恢复者表明运动量太大,应减少运动量。
3。老人适宜的活动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