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动画视听语言学什么 > 3 3 实际写作训练(第4页)

3 3 实际写作训练(第4页)

所以,我们需要再次调整情节点,让故事看上去更有节奏和条理。最终,我们得到了如下的一个情节点排列(见图3-5至图3-14):

图3-5《比萨外卖》(1)

(1)已经下班了,蟹老板还是让章鱼哥和海绵宝宝去送外卖。章鱼哥很不情愿。

(交代了下班情境,铺垫了章鱼哥的情绪不满,同时强化了蟹老板的配角作用)

图3-6《比萨外卖》(2)

(2)海绵宝宝原来不会开车,一下开到了荒无人烟的地方,而且耗光了汽油。

(海绵宝宝的行为符合人物设定,同时这一情节改变故事走向,制造了困难)

图3-7《比萨外卖》(3)

(3)海绵宝宝使出了浑身解数,搭不到过路车,只好步行。

(用搭车的小困境让人物选择了步行,引出后面迷路、找车的戏)

图3-8《比萨外卖》(4)

(4)半途中遇到了龙卷风,举着比萨被刮走。

(再次改变人物状态,同时也把动画的夸张、超现实感觉表现得淋漓尽致)

图3-9《比萨外卖》(5)

(5)在平静的地方降落,海绵宝宝指路被忽略,章鱼哥选择了错误的方向。

(承接前面剧情,同时强化了人物的性格特点)

图3-10《比萨外卖》(6)

(6)章鱼哥非常饿,想吃掉比萨,但海绵宝宝不同意。

(想吃掉比萨是因为迷路,属于承前,而不同意引发争执,才能启后)

图3-11《比萨外卖》(7)

(7)争执中,海绵宝宝突然发现了传说中能开动的大石头。

(重要的情节点,改变了故事的新走向)

图3-12《比萨外卖》(8)

(8)章鱼哥不相信这一点,但海绵宝宝真的做到了。两人开着石头车离开。

(强化人物性格,同时解决了车坏了的主要困境,把故事推向尾声)

图3-13《比萨外卖》(9)

(9)顾客拒绝接收比萨,章鱼哥把比萨拍在顾客脸上,欺骗海绵宝宝,顾客已经接收了。

(章鱼哥的情绪是前文铺垫了的,属于照应,同时也宣告了主体事件送比萨的完成)

图3-14《比萨外卖》(10)

(10)海绵宝宝开动石头车回家,原来蟹堡王就在旁边。

(简洁地让故事结束,把整个故事推向了事件发生前的状态,宣告一集结束)

需要说明的是,情节点的排列和写作是一个非常讲究功力和技巧的项目,在本章中的这些内容,仅仅是作为格式的示范作用,进行最为浅显的论述,很多细致的知识是没有篇幅展开的,希望有兴趣或者有需求的读者去认真学习《剧作法》,相信会对大家有着更大的帮助。

3。3。4场景写作

1。情节点转换为场景

完成了情节点的写作,下面就该进入到具体的场景写作。场景写作并不等于情节点描述。大家应该牢记这一点。情节点是一情节的重点进行区分,而场景是时空的顺序进行的区分,二者有着本质性的差别。但是很多时候,尤其是动画片,情节点和场景会具有重合性,一个情节点通常发生在一个独立的时空环境之中,因此动画剧本写作中,情节点和场景之间的转换并不需要太过烦琐。例如,情节点1在剧本写作上就对应了场景1蟹堡王餐厅。

当然也有特殊的情况,例如情节点4,章鱼哥和海绵宝宝被风刮走,在写作场景时,这一句话的内容,是无法在单一场景完成的,被刮走的过程实际上是承接了前后场景的持续性动作,所以我们在写作时要注意场景间的承接关系。

2。场景的描述与写作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