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写作
4那么,场景应该怎么写呢?
首先,要标出场景号和场景的相关信息。这在剧本要素的章节汇总已经介绍过。
场景1蟹堡王人物:海绵宝宝蟹老板章鱼哥
下面,就要进行场景的描述。描述场景时,大家应该牢记前面说过的剧本写作要求,做到清晰、简要、准确、画面感。
●环境描述
蟹堡王外,太阳已经下山了,到了下班的时间。
上面这句话中,蟹堡王外表示了画面视角,提示美术人员注意全景镜头。太阳已经下山了,是提示时空特征,表明了故事发生的特定前提。到了下班的时间并不在创作中用画面表现,而是给剧本阅读人员的说明性文字。
交代好环境后,还需要进行人物的描述。人物的描述要有带入感,同时注意人物的动作。
3。人物描述
蟹堡王内,海绵宝宝正在一丝不苟地清洁餐厅的桌椅。慢吞吞地用抹布擦着细小的污迹。
章鱼哥站在柜台内,很不耐烦地朝他呼喊。
海绵宝宝的一丝不苟,表现了人物工作认真的性格,与下班时间显得格格不入,体现了人物的特点。而章鱼哥的不耐烦则与之对应,形成对比及情绪上的冲突。
●台词写作
动画片角色的台词写作,要求有自身的特性。
角色语言应该简洁。角色语言的简洁是指,人物不要说出太长的台词,一方面,站在视听语言的角度,一个角色的台词过长,势必影响了视听效果,造成镜头单调的后果,而且动画片的主体观众,都是未成年人,简洁的语言也更易于理解。当然,类似于《银魂》等日式“吐槽”动画则不受这一规则的制约。
角色的语言应该与其个人形象和性格结合。用最为浅显易懂的语言描述这一个要求,那就是,什么人说什么话。海绵宝宝中派大星的形象憨态可掬,性格傻里傻气,所以才会说出来“我有点饿,我想把我自己吃了”这样的台词,而蟹老板精明贪财,则只会说出“这个东西值多少钱”这样的台词,如果二者产生了错乱,则是不可以的。
这一要求看起来容易,但是实际写作中,存在一定难度。首要的难点是,如何进行角色性格的区分,这就需要编剧牢牢记住角色之间的区分,考虑到在同一事物前不同角色应有的语言习惯。此外,还需要编剧清楚在不同事件中同一个角色会有哪些不同反应。若能做到这两点,那么,一个活灵活现的动画形象的语言就基本完成了。
●特效、表情和细节动作
在动画中,编剧也应该让自己的剧本更加生动,从而将特效或者人物和表演做出一些补充。角色的语言要注意和角色的动作外形等挂钩。角色的语言写作,还应该考虑的角色的视觉形象,做到台词和动作的挂钩。因为台词是一部动画声音的重要来源,直接决定了视听语言的呈现面貌,而视听的结合,才是视听语言共同发挥效果的关键。
例如,在台词写作中,语言的节奏空隙,一个角色说话后另一个角色的反应,这些都是有动画表演的空间,因此写作语言时,也要考虑到这一点。比如,一个性格急躁的小孩,当老师问一个问题时,他就会不经思考地站起来举手,回答一句“我知道”,接着却接上一个不好意思的红脸反应,补充一个“我没想好”,而不能是啰唆地用一大堆台词来表现。
4。场景内如何推进叙事
【剧本场景例析】
标题:
《海绵宝宝》——比萨外卖
本集内容:
本集讲述了海绵宝宝和章鱼哥为顾客外送比萨时遇到的一系列困难和有趣经历。
主要人物:
蟹老板、章鱼哥、海绵宝宝、卡车司机、顾客。
主要场景:
蟹堡王、野外沙漠、比基尼海滩。
主要情节:
已经下班了,蟹老板让章鱼哥和海绵宝宝去送外卖比萨,章鱼哥很不情愿。
剧本正文:
第一场蟹堡王人物:海绵宝宝、章鱼哥、蟹老板
蟹堡王外,太阳已经下山了,到了下班的时间。(交代时空环境,强调下班的时间段,引出章鱼哥的不情愿)
蟹堡王内,海绵宝宝正在一丝不苟地清洁餐厅的桌椅。慢吞吞地用抹布擦着细小的污迹。(认真符合了人物的一贯设定,同时也和章鱼哥的性格作出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