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大致包含感物、感兴、伫兴、意兴、神思、定兴等几个基本环节。以下不妨从中国艺术创作的“感兴”传统出发,去适当汇通中西方艺术创作观念及创作经验。 1.感物 这里所说的“感物”或“物感”,与西方那种作为神灵附体的带有神秘意味的灵感不同,不过是一种来自日常生活过程本身的人生意义直觉,代表个体对事物的认知和体验。英国诗人雪莱在《伊斯兰的起义·序》中这样自述:“我从童年就熟悉山岭、湖泊、海洋和寂静的森林。我与‘危险’结成了游伴,看它在悬崖峭壁的边沿上嬉戏。我曾踏过冰封的阿尔卑斯山,曾在白朗峰之麓居住。我曾在遥远的原野上漂泊。我曾泛舟于波澜壮阔的江上,夜以继日地驶过山间的急湍,看日出、日落,看满天繁星闪现。我见过不少人烟稠密的城市,处处看到群众的情操如何昂扬、磅礴、低沉、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