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艺术学原理732 > 深度阅读书目(第1页)

深度阅读书目(第1页)

[深度阅读书目]

1。[德]黑格尔:《美学》,第2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英]亚历山大:《艺术社会学》,章浩、沈杨译,3页,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9。

3。[美]卡罗尔:《今日艺术理论》,殷曼楟、郑从容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

4。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32~3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美]阿帕杜莱:《全球文化经济中的断裂与差异》,陈燕谷译,见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1]参见[古希腊]赫拉克利特:《著作残篇》,见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古希腊罗马哲学》,19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2][古希腊]德谟克里特:《著作残篇》,见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古希腊罗马哲学》,112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3]参见[古希腊]亚理斯多德:《诗学》,罗念生译,见《诗学诗艺》,11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4]参见[古希腊]亚理斯多德:《诗学》,罗念生译,见《诗学诗艺》,3、4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5]参见[古希腊]亚理斯多德:《诗学》,罗念生译,见《诗学诗艺》,8、9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6]参见[古希腊]亚理斯多德:《诗学》,罗念生译,见《诗学诗艺》,19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7][德]黑格尔:《美学》,第2卷,朱光潜译,3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8]参见[德]黑格尔:《美学》,第2卷,朱光潜译,4~5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9]参见[德]黑格尔:《美学》,第2卷,朱光潜译,6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10][德]黑格尔:《美学》,第2卷,朱光潜译,275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11][德]黑格尔:《美学》,第2卷,朱光潜译,287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12][英]华兹华斯:《〈抒情歌谣集〉序言》,曹葆华译,见刘若端编:《十九世纪英国诗人论诗》,22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13][英]柯尔立治:《诗的本质》,刘若端译,见刘若端编:《十九世纪英国诗人论诗》,111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14][奥]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杨业治译,49页,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2。

[15][奥]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杨业治译,50页,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2。

[16][英]王尔德:《谎言的衰朽(对话录)》,杨恒达译,见赵澧、徐京安主编:《唯美主义》,127、132、135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17][英]王尔德:《作为艺术家的批评家》,杨慧林译,见赵澧、徐京安主编:《唯美主义》,174、175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18](北宋)黄庭坚:《与洪甥驹父》,见蒋述卓等:《宋代文艺理论集成》,347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9](清)方薰:《山静居画论》,见俞剑华编著:《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上卷,237页,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

[20](清)叶燮:《原诗》,见王夫之等撰:《清诗话》,下卷,567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21]参见胡经之主编:《中国古典美学丛编》中卷,319~340页,北京,中华书局,1988。

[22][日]遍照金刚:《文镜秘府论·地卷·十七势》,见遍照金刚撰、卢盛江校考:《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一),393页,北京,中华书局,2006。

[23][日]遍照金刚:《文镜秘府论·地卷·十七势》,见遍照金刚撰、卢盛江校考:《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一),1329页,北京,中华书局,2006。

[24](清)郑燮:《题画》,见《郑板桥文集》,吴可校点,146页,成都,巴蜀书社,1997。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