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等非是责怪殿下,实是为殿下担忧,为大唐江山担忧。”
他话语沉稳,目光睿智。
岑文本和高士廉虽未直接发言,但他们的眼神和微微颔首的姿态,表明了他们认同长孙和房玄龄的看法。
李承乾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任何被冒犯或不耐烦的神色。
他目光低垂,看着面前光洁的地板,仿佛在认真反思。
直到两人说完,室内再次陷入寂静,他才缓缓抬起头。
他的脸上没有方才在朝堂上的那种倔强与冷硬。
反而浮现出一丝恰到好处的疲惫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懊悔。
“舅父,房相,诸位的好意,孤明白。”
李承乾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语气也变得缓和了许多。
甚至带上了一点晚辈在长辈面前的坦诚。
“方才在殿上,孤……确实是救五弟心切。”
“眼见他行差踏错,即将万劫不复,孤身为长兄,心中实在……实在不忍。”
他微微停顿,似乎在组织语言,也似乎在平复情绪。
“或许……或许是孤太过心急,言辞之上,未能仔细斟酌,有些……失了分寸。”
“冲撞了父皇圣颜,确非孤之本意。”
他这番表态,与之前在太极殿上那寸步不让、甚至步步紧逼的姿态判若两人。
长孙无忌等人闻言,眼神微微一动,相互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目光。
太子如此“好说话”,倒是有些出乎他们的意料。
他们原本以为,经历了方才那般激烈的对抗,太子此刻必然心气正高,难以劝解。
却没想到,他竟能如此迅速地收敛锋芒,甚至主动承认“失了分寸”。
这让他们心中稍稍松了一口气。
只要太子不是铁了心要跟陛下硬碰硬,那事情就还有转圜的余地。
房玄龄捋了捋胡须,语气更加和缓。
“殿下能体谅臣等苦心,臣等感佩。”
“殿下仁孝友悌,顾念兄弟,此乃美德,陛下……陛下终会体谅的。”
他这话说得很有技巧,既肯定了太子的动机是好的,又暗示陛下那边需要时间和台阶。
高士廉此刻也开口道。
“是啊殿下,陛下乃明君,更是慈父。一时之气难免,但殿下的一片赤诚之心,陛下定然是看在眼里的。”
他年纪最长,资历最老,说出这番带着安抚意味的话,分量又不相同。
长孙无忌见气氛缓和,顺势道:“殿下放心,齐王之事,臣等必当竭尽全力,在陛下面前周旋。”
“总要寻一个……既能维护国法纲纪,又不失天家亲情的稳妥之法。”
李承乾看着眼前这四位位极人臣的长者,他们的话语看似关切,实则每一句都包含着试探与权衡。
他面上却依旧是那副带着些许疲惫和感激的神情。
“有劳舅父和诸位费心了。”
李承乾微微欠身。
“此事……确实还需诸位在父皇面前多多美言,陈明利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