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走出太极殿不远,身后便传来几声略显急促却依旧保持着沉稳的脚步声。
“太子殿下留步。”
一个温和而不失威严的声音响起,是长孙无忌。
李承乾停下脚步,缓缓转身。
只见长孙无忌、房玄龄、岑文本、高士廉四位当朝重臣已来到近前。
“舅父,房相,岑师,高公。”
李承乾微微颔首,算是见礼,语气平淡,听不出太多情绪。
他知道,方才殿上那一幕,这几位不可能无动于衷。
他们拦下自己,并不意外。
长孙无忌上前一步,目光扫过周围渐渐散去的官员。
“殿下,臣等有几句话,想与殿下禀奏。”
他的语气很客气,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恭敬。
这与以往他面对李承乾时那种带着长辈审视和无奈的态度,已然不同。
李承乾目光掠过四人,见房玄龄微微点头,岑文本眼神凝重,高士廉则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他心知肚明,这四位代表着朝堂最核心的力量。
“既如此,便有劳诸位了。”
李承乾没有拒绝,语气依旧听不出波澜。
一行人沉默地穿过宫苑,来到了尚书省的班房。
此处是处理帝国日常政务的核心之地,此刻却显得格外安静。
显然官员们大多还在回味方才朝会的惊心动魄。
都刻意避开了这几位大佬。
进入内室,屏退了左右。
房门关上,隔绝了外界的一切。
室内陈设简朴,唯有书案、坐榻以及堆积如山的文书卷宗。
阳光透过窗棂,投射下斑驳的光影,映照着五人神色各异的脸庞。
短暂的沉默后,还是长孙无忌率先开口。
他身为国舅,又是司徒,地位最高,此刻由他发声最为合适。
“殿下,”长孙无忌斟酌着词句,语气显得十分恳切。
“今日朝堂之上,殿下为齐王之事慷慨陈词,顾念兄弟之情,此心……天地可鉴。只是……”他话锋微微一转,带着谨慎的提醒。
“只是言辞之间,或许……或许稍显激切了些。”
“陛下毕竟是君父。殿下如此……只怕会引得陛下圣心不悦,于殿下,于朝局,都非善策啊。”
他没有直接指责李承乾“顶撞”或“诛心”。
而是用了“激切”这个相对温和的词。
既点出了问题,又给双方都留了余地。
房玄龄在一旁接口,他的语气更偏向于分析利害。
“殿下,储君之责,在于稳固国本。今日之事,虽则殿下占住了‘仁孝’、‘兄弟之情’的大义名分。”
“然则直面君父,终究是险招。一旦陛下雷霆之怒不可遏制,后果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