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废了他?
“谨慎?还如何谨慎?”李泰兴奋地踱步。
“刺杀亲王!刺杀大臣!这是何等大罪?父皇绝不会饶过他!这太子之位,该是我的!”
杜楚客摇了摇头。
“殿下,纥干承基虽招供,但口供尚需核实。”
“长孙司徒、房相皆是老谋深算之辈,他们必会严格审查,不会轻易采信。”
“况且,陛下虽怒,但废立太子乃国之根本,非到万不得已,绝不会轻易决定。”
李泰闻言,稍微冷静了一些,急切地问道。
“那依先生之见,我们该如何做,才能让此事的效果达到最好?如何才能确保……将他彻底扳倒?”
杜楚客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冷芒。
“殿下,此时我们不宜直接出面攻击太子,以免引来陛下猜忌,认为我们落井下石,兄弟阋墙。但是,我们可以借力打力。”
“如何借力?”
“世家。”杜楚客吐出两个字。
“关陇、山东各大世家,对太子近来行为早已心存不满。”
“只是此前太子势大,他们的攻讦几乎都以失败告终。如今,太子涉嫌如此骇人听闻之罪,正是他们发难的绝佳时机。”
他凑近李泰,低声道:“殿下可暗中使人,将消息透露给与我们交好的御史,尤其是那些出身世家、以清流自居、敢于直谏者。”
“让他们上奏,要求陛下严查太子刺杀之事,以正朝纲,以肃法纪!声势越大越好!要让陛下感受到朝野舆论的压力!”
李泰眼睛一亮。
“妙啊!让那些御史去打头阵!我们只需静观其变,必要时再……推波助澜!”
“正是。”杜楚客点头。
“只要证据逐渐对太子不利,舆论持续发酵,陛下即便顾念父子之情,在国法朝纲面前,在天下人的注视下,也未必能保得住他。”
“届时,殿下您,身为嫡次子,德才兼备,又无此等恶行,这储君之位,舍您其谁?”
李泰脸上露出了志在必得的笑容,用力拍了拍杜楚客的肩膀。
“就依先生之计!立刻去办!要快!”
正如杜楚客所预料的那样,纥干承基供词的风声,如同投入静湖的巨石,迅速在长安官场中激起了滔天巨浪。
虽然案件细节被严格保密,但“太子涉嫌派遣刺客”这样的核心信息,还是通过隐秘的渠道流传开来。
接下来的几日,仿佛约定好了一般,御史台的奏疏如同雪片般飞向两仪殿。
这些奏疏大多出自出身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赵郡李氏等山东世家,或者与关陇集团关系密切的御史之手。
他们的措辞或许各有不同,有的引经据典,强调“储君之德,关乎国运”。
有的直言“刺杀兄弟大臣,人伦尽丧,国法难容”。
有的则较为委婉,称“此事骇人听闻,若属实则动摇国本,若属虚乌有则玷污储君清名,伏请陛下彻查,以安天下臣民之心”。
但核心意思高度一致——要求皇帝严肃处理此事,彻底查清太子李承乾是否与刺杀案有关。
这些奏疏,如同一把把软刀子,不断切割着李世民本就愤怒和痛苦的心。
他看着案头堆积如山的弹劾奏章,脸色一天比一天阴沉。
他如何不知道这些御史背后站着的是哪些势力?
他们是在借机发泄对太子的不满,是在逼迫他做出决断。
“他们……就这么迫不及待吗?”
李世民将一份言辞激烈的奏折狠狠摔在桌上。
声音中充满了压抑的怒火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