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你眼中的杜甫 > 第三十七章02(第1页)

第三十七章02(第1页)

第三十七章02

曹植在赋中所想无非是:

「黄初三年,我去京师朝拜天子,回来时渡过洛水。传说洛水神灵的名字叫做宓妃(伏羲的小女儿,玩耍时淹死在洛水,死后被封为洛水之神)。宋玉将楚王遇见神女的故事写成《神女赋》,我就模仿他将这段经历写了下来,是这样的:

我从京城返回东方的封邑。翻过伊厥山,越过轘辕山,经过通谷,登上了景山。这时已经是夕阳西下,车马都很疲乏了。于是在铺满香草的河岸上停下车,让马儿自由自在地在芝草田里吃草歇息。我在树林中安然悠闲地走着,放眼欣赏洛水美丽的景色。忽然,感到心神受到震撼,思绪飘到了远方。猛一抬头,看到一幅奇异景象:一个美如天仙的女子正在山崖之旁。于是忙拉住随从问道:『你看到那个女子了吗?她是谁啊?真是太美了!』随从回答:『臣听说洛水的神灵叫做宓妃,那么,君王见到的莫非是她么?她相貌如何?臣很想听听。』

我说:『她长得体态轻盈柔美象受惊后翩翩飞起的鸿雁,身体健美柔曲象腾空嬉戏的游龙;容颜鲜明光彩象秋天盛开的**,青春华美繁盛如春天茂密的青松;行止若有若无象薄云轻轻掩住了明月,形象飘**不定如流风吹起了回旋的雪花;远远望去,明亮洁白象是朝霞中冉冉升起的太阳,靠近观看,明丽耀眼如清澈池水中婷婷玉立的荷花;丰满苗条恰到好处,高矮胖瘦符合美感;肩部美丽像是削成一样,腰部苗条如一束纤细的白绢;脖颈细长,下颚美丽,白嫩的肌肤微微显露;不施香水,不敷脂粉;浓密如云的发髻高高耸立,修长的细眉微微弯曲;在明亮的丹唇里洁白的牙齿鲜明呈现;晶亮动人的眼眸顾盼多姿,两只美丽的酒窝儿隐现在脸颊;她姿态奇美,明艳高雅,仪容安静,体态娴淑;情态柔顺宽和妩媚,用语言难以形容;穿着奇特人间罕见,骨骼相貌象画中的仙女;她披着鲜丽明净的绫罗做的衣服,戴着雕刻华美的美玉做的耳环;黄金和翠玉做为配挂的首饰,点缀的稀世明珠照亮了美丽的容颜;她踏着绣着精美花纹的鞋子,拖着雾一样轻薄的纱裙,隐隐散发出幽幽兰香,在山边缓步徘徊;偶尔纵身跳跃,一边散步一边嬉戏;左面有彩旗靠在身边,右面有桂枝遮蔽阴凉;她正卷起衣袖将洁白细腻的臂腕探到洛水之中,采摘湍急河水中的黑色灵芝。』

我深深地爱慕上了她的贤淑和美丽,心情振**,闷闷不乐。苦于没有好的媒人去传达爱慕之情,就用脉脉含情的眼光表达我的爱意,希望真挚的情感能先于别人向她表达,于是解下腰间的玉佩赠与她,表示要与她相约。她真是太完美了,不仅懂得礼仪而且通晓诗歌,她举起美玉与我应答,指着深深的潭水约定会面的日期。我心里充满真诚的依恋,惟恐美丽的神灵在欺骗;传说曾经有两位神女在汉水边赠白玉给郑交甫以定终身,却背弃信言顷刻不见了,于是我惆怅犹豫将信将疑,收敛了满心欢喜,镇定情绪,告诫自己要严守男女之间的礼仪来约束控制自己。

于是洛神受到了感动,低回徘徊,五彩神光忽隐忽现忽明忽暗,耸起轻灵的身躯象仙鹤一样欲飞还留。她徘徊于香气浓郁的生满椒兰的小路上,流连在散发着幽幽花香的杜衡丛中,怅然长吟抒发长久的思慕,声音悲哀凄厉持久不息。不久众多的神灵呼朋唤友会聚过来,有的在清澈的河水中嬉戏,有的在洛神常游的沙洲上翱翔,有的在河底采摘明珠,有的在岸边拾取美丽的羽毛。洛神由湘水的娥皇、女英跟随着,由水边漫游的汉水女神陪伴着,哀叹匏瓜星的孤零无匹,同情牵牛星的寂寞独居。她举起手臂用修长的衣袖遮蔽阳光扬首眺望,轻薄的上衣在阵阵清风中随风飘动。她行动轻盈象飞鸟一样,飘逸若神深不可测;在水波上细步行走,脚下生起蒙蒙水雾;行踪不定,喜忧不明;进退难料,欲去还留,眼波柔情流动,目光神采飞扬,爱情的喜悦润泽着美丽的面容;好像有许多话含在口中,气息中散发着幽幽兰香;她花容月貌羞涩柔美,深深地吸引着我而不知身在何处。

这时风神将风停下,水神让江波不再起伏,司阴阳神敲响了天鼓,女娲唱起了清亮的歌声;文鱼腾跃簇拥车乘,玉制鸾铃叮咚作响;六条龙齐头并进,载着云车缓缓而行;鲸鲵争相跳跃夹护车驾,水鸟穿梭飞翔殷勤护卫;于是洛神越过水中的岛屿,翻过南面的山岗,回转白皙的颈项,用清秀美丽的眉目看着我,启动朱唇,缓缓陈述无奈分离的大节纲常,痛恨人与神的境遇难同,苦怨青春爱情不遂人意,举起罗袖擦拭眼泪,而泪水不禁滚滚而下沾湿了衣裳;伤心美好的聚会将永远断绝,哀怨从此别离会天各一方。没有表示爱情的信物可以相赠,就将江南的名贵玉环送给我,『虽然隐居在天界,我会时常思念君王……』还没说完,忽然行迹隐去,神光消遁,我怅然若失。

于是我翻山越岭,上下追踪,寻找洛神遗留的足迹。洛神已去,情景犹在,四下寻找,平添惆怅。我盼望洛神的影踪重新出现,于是驾起小船逆水而上,在长江之上任意漂泊不知回返,思念绵绵不绝,更增加思慕之情。夜晚,心神不安难以入睡,厚厚的晶霜沾满衣裳,直到天光大亮。无奈,命令仆夫起驾,继续我的归程。我揽住缰绳举起马鞭,在原地盘桓,久久不能离去。」

八月,先前劝谏汉帝的黄权,眼见返蜀道路被吴军完全阻断,军队无法顺利返回,由于不愿投靠吴国,只好率领部下往北投降魏国。消息传到白帝城,有关部门依照法规,上报抓捕他的家人,刘备摇了摇头说:「是我对不起黄权,黄权没有对不起我。」下令像以前那样对待他的家人。

先前让少数民族领袖沙摩柯来降的侍中马良,从南方往西北撤退回蜀时被遭到步骘截击而死。

马良生前曾奉命出使江东,对诸葛亮说:「今天接受朝廷命令,协和两国友好关系,希望您能向孙权将军介绍我的情况。」诸葛亮让他自己起草这份文件。当即起草:「本国君主特派属官马良前往访问续好,以发扬光大昆吾、豕韦的结盟功业。来人是吉士,曾为官荆楚,很少有轻率鲁莽之处,有周全的美德,希望能屈驾接纳,以利他完成使命。」孙权看完后非常恭敬地接待他。

昆吾、豕韦的结盟功业指的是:《诗经》讲述汤与桀的战争时说,「韦、顾既伐,昆吾、夏桀」,说夏后的封国豕韦氏和顾氏协同昆吾氏、夏后氏参与战争的事情。

刘备逃到白帝城后,吴将徐盛、潘璋、宋谦等人都争相上表请求声言『继续进攻,一定能够生擒刘备。』此时蜀汉收拢散兵以及留守江州的赵云军队前来救援,永安驻军又接近两万之数,吴国已经失去攻克永安的最佳机会。收到诸将要求的吴王写信问陆逊该怎么办。他与朱然、骆统联名上书:「曹丕正在调集军队,表面上宣称将与我们一同讨伐刘备,实际上却是包藏祸心,请您下令全军退回。」顾忌曹魏方面会趁此时浑水摸鱼、袭击吴国后方,孙权果断下令停止追击,主动撤兵。

随着刘备逃往白帝,这场大战落幕之后,世人对吴国统帅陆逊善于正确分析军情,大胆后退诱敌,集中兵力后发制人,击败远来疲惫的蜀汉军,又在赤壁战后,同样用一把火以五万吴军一举击败气势汹汹的蜀军,创造由防御转入反攻的成功战果,对于展现高超指挥艺术和军事才能感到佩服,不愧是杰出的军事统帅。

反观汉帝的失败,也非偶然。『以怒兴师』,恃强冒进,已经犯了兵家大忌。具体作战指导上既不察地利,把军队带入难以展开的崎岖山道之中;在吴军的顽强抵御面前,没有及时改变作战部署,采取处处结营的作法,让军队陷入被动不利情况中,终于导致悲惨的失败,自食『覆军杀将』的恶果,虽然不胜感慨,也可说是咎由自取。

刘备兵败夷陵的消息很快就传到成都,诸葛亮想起过去与法正的爱好、崇尚不尽相同,二人都以公事为重,各取所长,很是赞赏法正的智谋。想到这边感叹:「如果法正仍然在世,一定能够阻止主公进攻吴国的行动;即使东下也绝不会失败。」

当初陆逊被任命为大都督,部下将领中,有些是孙策的老部下,有些是孙家的同族或亲戚,无不骄傲自大,不肯服从指挥调度。面对此种情况他手按宝剑:「刘备是天下闻名的强人,曹操都忌惮他,如今已率大军进入我国境内,是我们的强劲对手。诸位都受过国家大恩,应该和睦相处,齐心合力消灭强敌以报国家才对;如今你们不服从我的指挥,究竟为了什么?我陆逊虽为一介书生,也是受了主公的委任。主公之所以委屈各位作我的部下,是想说我还有能忍辱负重这点可以称道之处。大家各有职责岂能推辞!军有常法不可违犯!」

大败蜀汉的计谋多出自陆逊的谋画,这些将领才心服口服。吴王知道这些事情以后,对他说:「你当初为什么不向我举报那些不听指挥的人?」他回答:「我受主公恩德深重,这些将领不管是陛下的心腹爱将、或者得力助手、抑或者国家功臣,无不是陛下应当依赖、共同成就大业的人。我仰慕蔺相如、寇恂以国事为重,委屈求全的作法,为的是有利于国家大事。」吴王大笑,倍加赞赏,加给辅国将军称号,兼任荆州牧,改封为江陵侯。陆逊口中这两人是谁?为了何事委屈求全?

蔺相如,战国时赵国上卿。

渑池会结束以后,由于蔺相如功劳大,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

廉颇表示:「我是赵国将军,有攻城野战的大功,蔺相如只不过靠能说会道立了点功,地位竟在我之上,再说他本来是卑贱之人,位居他之下我难以忍受、感到羞耻啊。」扬言说:「我遇见相如,一定要羞辱他。」

得知此事的蔺相如不肯和他相遇,每到上朝时经常推说有病,不愿去争位次的先后。过没多久有事外出时远远就看到廉颇,马上掉转车子回避。知道情形的门客一起直言进谏:「我们所以离开亲人来侍奉,就是仰慕您高尚的节义。如今您与廉颇官位相同,他口出恶言,您却害怕躲避他,这怕得也太过分了,平庸的人尚且感到羞耻,何况是身为将相的人呢!我们这些人没出息,请让我们告辞吧!」

蔺相如坚决地挽留他们:「诸位认为廉将军和秦王相比谁厉害?」门客回答:「廉将军哪里比得秦王。」又说:「以秦王的威势,我敢在朝廷上呵斥他,羞辱他的朝臣,我虽然无能,难道会怕廉将军吗?但是强秦所以不敢对我国用兵,就是因为有我们两人在,如果两虎相斗势必不能共存。之所以这样忍让,就是为了要把国家的急难摆在前面,把个人的私怨放在后面。」

知道蔺相如想法的廉颇,于是脱去上衣,露出上身,背着荆条,由宾客带引来到他的门前请罪。说:「我是个粗野卑贱的人,想不到您是如此的宽厚啊!」二人终于相互**和好,成为生死与共的好友。

寇恂,字子翼,上谷昌平人,光武帝云台二十八将排名第五位。

在光武帝时代,担任相当于萧何担任过的『相国』地位,是颇有领导才能的名吏,善于治理政务,很受刘秀的器重。任颖川太守时,为了严明军纪,将一名部将处死。那名部将是大将贾复的手下,知道此事后极为震怒,认为是故意与他为难,愤怒的表示:「要与寇恂势不两立。」

为了避免冲突,寇恂决定不与他见面。对他的部下格外优待。处处忍让降低身段,不使两人之间矛盾激化。为了求得和解处处煞费苦心,就是不使矛盾浮出水面。忙于重建汉室、统一天下,需要这两位将相共同协力,以成就帝业的刘秀,亲自出面设宴为两人调解。对贾复晓以大义,要他以大局为重:「天下未定,两虎安得私斗?」经过刘秀劝说终于回心转意的贾复,不再耿耿于怀。最终两人握手言和、同心同德,共扶汉室。

陆逊的意思是虽然我比不上蔺相如、寇恂两人,我愿意效法他们的精神,求取吴国内部的和谐,这样才有壮大发展的可能。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