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狼皮卷书内容 > 九 授狼以渔(第4页)

九 授狼以渔(第4页)

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心中有他人的教育,需要家长、老师常抓不懈。对孩子不能宠着护着,要把大人的境况向孩子讲清楚,让孩子知道体谅大人是一种美德,对别人进行关心和帮助,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对父母的关心做起,让孩子学会体贴别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善善相报的观念理应融入孩子的心灵。

古人有诗云:“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假如孩子连自己最为亲近的父母都不知道体贴、心疼的话,又怎么能学会为他人着想呢?

家长要教育孩子心疼父母,老师要教育孩子为别人着想,要让每一个孩子都克服只顾自己的恶习,在与他人相处的每一件小事上、每一个微不足道的言行中,都把别人的难处、别人的感受、别人的利益考虑在前,做出让别人能够接受、能够宽慰、能够开心的事情来。

具有了为他人着想的良好品格,孩子在走上社会之后就能非常顺利地营造出和谐的人际环境,让自己在人生舞台上大显身手。

学会与别人合作,已成为摆在现代人面前的一个紧迫课题。凡是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的人,无不在社会生活中左右逢源,游刃有余。我们的孩子要想在未来的生活中取得成功,就必须从小养成良好的合作习惯。

可惜的是,现在的孩子在这方面做得实在不能令人满意。娇惯成性的孩子自以为是,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目空一切,说一不二,只强求别人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办,却从来不会以平等的姿态,心平气和地和别人交谈、协商,共同把一件事情完成好。

形成这种恶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家长的溺爱和娇惯,又有家长、身边生活的大人“窝里斗”式的言传身教,还有学校教育对这方面的严重忽视。著名相声演员马季等人曾合说过一个群口相声,叫作《五官争功》,说的是眼、鼻、口、耳这些器官各自认为自己异常重要,理应摆在脸上的最显要的部位,结果脸就不成其为脸了,人也无法生存了。这个相声向我们揭示出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孩子来自于各个不同的家庭,猛然集中到一个集体中,是免不了磕磕绊绊,发生一些不愉快的。在各自不同的环境中滋养出的一些毛病就使孩子如同一只只刺猬,肯定会互相刺得尖叫几声。家长、老师在这时必须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磨掉孩子身上那些不应有的尖刺,让孩子学会与别人友好地相处,在共同的生活、学习中团结合作,播种自己美好的希望。

要告诉孩子,在合作的过程中要有宽容的精神。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对待别人对自己不经意间的冒犯,要给予宽容地一笑,而自己则时时处处严格要求,不可因为自己的言行不当而造成合作中的不愉快。

不过,必须要让孩子知道的是,对人宽容并不意味着无原则地忍让,低三下四,俯首贴耳。在合作的过程中,孩子必须积极主动,以自己的智慧与心血,使合作更有成效。

既坚持原则又宽容待人,在愉快的合作中孩子的心理才会变得成熟,人格才会变得完善。克服了利己观念,抛弃了自私自利的庸俗思想,孩子学会了如何做人,学会了如何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共同完成卓有成效的工作。这是孩子成为社会人的关键所在。

当然这个过程是漫长的,也不可能一帆风顺。发生一些纠纷、产生一些烦恼,肯定是免不了的,孩子只有在这些挑战面前,善于应对,才能掌握为人处事的基本方法。这有赖于家长、老师的指导,也有赖于孩子的进一步摸索。

狼言狼语

帮助别人就等于帮助自己。从小培养孩子的团队意识,在别人有困难时主动伸出援助之手,拓宽自己的人生之路。

6。培养积极乐观的个性

狼也会失败,甚至经常失败,但所有的狼都是铁婆硬汉,他们决不会有软弱退缩的时候,它们始终双目炯炯,精神抖擞,展现出它们积极乐观的个性。

狼的这种个性是从小培养出来的。我们人类教育子女也应该这样,要从小开始培养,从细枝末节做起,一点一滴渗透。

父母的期望和教育的目标都在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具备较高的素质,而衡量孩子的身心健康和素质如何的一个主要标志就是个性。个性是指一个人在态度和行为方面比较稳定的、经常起主导作用的心理特征,它贯穿于人的全部生活,尤其影响着人的精神生活和行为特征。因而,培养孩子具有积极的自我意识和心理态度的核心问题,就是要重视和培养孩子的个性。

无数成功人士的先例说明,正面的个性在一个人的生涯中极具重要意义。凭着高贵的个性,优秀的品格,可以使人获得成就,赢得名誉。

贝多芬拉小提琴的时候,技术并不高明。他宁可拉他自己作的曲子,也不肯做技巧上的改善。他的老师说他绝不是个当作曲家的料。可是,正是这个贝多芬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乐圣”。

发表《进化论》的达尔文当年决定放弃医学时,遭到父亲的斥责:“你放着正经事不干,整天只管打猎,捉狗捉耗子的。”另外,达尔文在启传上透露:“小时候,所有的老师和长辈都认为我资质平庸,缺乏理解力和想象力,我与聪明是沾不上边的。”

富兰克林出身寒微。因为家境贫穷,他只读了两年书便在家帮父亲干活,12岁到印刷厂当学徒,长年一边做工、一边自学。后来他成为文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外交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参与起草了举世闻名的《独立宣言》,美国宪法就是他领导50多位专家制定的。

爱迪生只念了3个月的小学,每次考试都是全班倒数第一,而且总爱给老师提些怪问题。老师认为他生性愚钝,又调皮捣蛋,是个骚扰型的坏孩子,便把他开除。12岁时,他一边卖报纸卖糖果,一边搞他的科学试验,以后又当过报务员。他曾多次被供职的公司辞退,因为人家认为他“异想天开”、“存心捣乱”。

他完全靠着自学和不断研究试验,走向科学的殿堂,其发明创造高达1100多项。

爱因斯坦4岁才会说话,7岁才会认字。老师给他的评语是:“反应迟钝,不合群,满脑袋不切实际的幻想。”他曾遭到退学的命运,在申请瑞士联邦技术学院时也被拒绝。

爱因斯坦说:“我没有特别的天赋,我只有强烈的好奇心。”“思维世界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对惊奇的不断摆脱。”并且,他曾针对人的教育与发展问题,尖锐地指出:“只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很不够的。通过专业知识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人生价值有所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善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只能像一条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这位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见解真是卓越不凡,至今仍有振聋发聩、指点迷津的作用。

20世纪80年代,美国和日本的有关专家对成千上万成就卓著的人调查研究,也发现了与爱因斯坦成功的奥秘相同的基本因素:自信,主动,喜欢不受束缚的独立思考,具有寻根究底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乐于求实创新,敢于竞争和冒险。情绪稳定,能控制自己,工作起来专注而快速,能仔细地观察事物、查询问题,能坦率地说出自己的看法,喜欢和别人交流等等。

显然,这些特点都属于心理态度积极而开放,而不是智力超常、分数拔尖。而且,心态的决定作用还包括了积极心态对智能开发、事业成功有五大促进作用:动力作用、选择作用、交流作用、定型作用和补偿作用。所以,一个人智力上的成就往往依赖于心态的积极和性格的伟大。在教育中,培养心态、塑造性格比灌输满脑子知识、考试能考高分有用得多,也高明得多!

如果家长嫌孩子做事慢,或做不好,嫌他“帮倒忙”,因而给予过多的限制,或过多地包办代替,百般照顾,就会使孩子开始出现的勤快变成懒惰的开端。

如果小孩子走路蹒跚笨拙,可是见缝就钻,见高就登,凡是能接触到的物体,他都要用手摸摸,动动,玩玩,甚至用鼻子闻闻,拿到嘴上啃啃,尝尝。这本是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索精神的原始表现,但许多家长却一味地要求孩子“老实巴交”、“规规矩矩”,似乎只有“老实听话”,才是稳重、懂事而又保险的。

凡此种种,习以为常,但孩子的个性品质就是在这些细枝末节的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的。

个性如何,主要是由于所受的教育和所处的环境不同而形成的。当然,在孩子的个性形成的过程中,其初步的自我意识也会起作用,但其初步的自我意识归根结底仍然是由于所受的教育和所处的环境造成的。所以,人的个性绝非天生,而只能是后天形成的。即使是先天遗传因素完全相同的双胞胎兄弟或姐妹,长大后也会有性格的不同,甚至是很大的区别。

人的性格千差万别,比如内向型的性格表现为好静,善于思考,情绪较稳定;而外向型性格则活泼开朗,能言善辩,容易激动……但这只是粗略的比较,实际上是同中有异,各有长短,是很难划分为几种类型的,而且也不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一成不变的。对于成年人来说,主要在于自我塑造;而对孩子来说,主要在于教育和环境的影响。然而,话又说回来,“本性难移”这句话自有它的道理,因为性格是一个人对客观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与之相应的自我表现与行为的方式,这种特征已经成为习惯成自然的潜意识,所以改变起来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这就意味着家庭教育对于一个人的性格的形成具有打基础的重要作用。

狼言狼语

培养孩子具有积极的自我意识和心理态度的核心问题,就是要重视和培养孩子的个性。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