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自由可贵
狼不会像狗一样为了获取“嗟来之食”而不顾尊严地向主人摇头摆尾。因为狼知道,决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所以狼有时也会独自哼哼自由歌。
1。桀骜不驯的狼性
到现在为止,人类驯服了所有的动物,但只有狼是不可被驯服的。想想看,我们在马戏团看到了老虎、狮子、猎豹等等在驯兽员的指挥下做着各种动作,它们在人的眼里都算得上兽中之王。但没有任何一个人在马戏团中看见过狼的身影。不要以为是因为狼与这些动物相比显得弱小、没有吸引力。其实很多驯兽员都做过努力,希望狼能登台表演,但都没能成功。即使是从狼出生的那一刻起,就用饲养家畜的方式去喂养,也同样不能使狼的野性消失。相反,这种野性会因为失去自由而变得更加强烈。虽然在南美草原上流传着许多人与狼和平共处的传说,但狼决不会屈服于人,决不会时时刻刻听人的指挥。
在所有关于狼的描述中,顽强不屈的性格、不可侵犯的自由、独立是最不容置疑的,也是狼身上最显著的特点。
奥里森·马登说,铲除一切足以阻碍、束缚我们的东西,走进一个自由和谐的环境中,这是为人处世必不可少的基础。很多人由于天性受了束缚,又不能摆脱,本来能做大事的,反倒去做着低微卑陋的工作。而对事业成功最大的阻碍,一则是由于没有做好成功的准备,二来是由于太屈从于命运。人要能够抵制**,不可因为巨额的薪金、丰厚的酬报、有利的地位,或其他一切有利的条件,而使自己陷于一种不得自由的环境之中,陷于一种有损自己的人格、不能堂堂正正做人的环境之中。一个有作为的人,如果丧失了行为、思想的自由,处处受到限制,失去自信,还有什么东西可以补偿呢?任何人都应该不惜以任何代价来争得生命中的自由。
(1)自由是个性
一个人无论套着多重的枷锁,只要他的思想意志是自由的,他就是一个自由人。一个人有了自由,他就会有独特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有个性的人汇集起来成为集体,国家和民族肯定是欣欣向荣、蓬勃生机、繁荣昌盛的面貌。
(2)自编由是顺心尽兴
怎样才能顺心尽兴?不是“不学无术”,而是有所追求,不贪心,不怒发冲冠;要顺心,但是不违心,不同流合污。人生无论是大的还是小的,总要求衷心地追求什么,完全浑浑然无所求的人几乎没有,人要生存,要生活,就离不开物质条件,适当的物质追求也是无可厚非、天经地义的。即使功名利禄,只要是凭力而得,也是受之无愧的。但是对物质追求,必然因贪心不足而变成永不止境地追求,并以此来作为人格追求、价值追求,必然贪心不足蛇吞象。要真正做到“顺心尽兴”,《吕叔简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说是养心第一法,即:置富贵、贫贱、死生、常变于度外事,此乃洒脱人生。养心就是修心,修心才能顺心。
不“顺心”就是压抑自己,克制自我。中国古人的德性,一贯视“克己复礼”为维护统治者至高无上的权利,为自我德性的完善可以从肉体到精神来伤害自己和别人,例如女人的“三寸金莲”,这种古老的封建文化习俗,使女人们忍受着千般痛苦,真正是泪洒衣襟、血裹脚布。女人们为了封建礼教、男人的虚荣、家族的光彩,摧残着自己的身心健康,也扭曲了自己美好的心灵。因此,孔圣人的“克己复礼”是不宜提倡的。这种“奉献”是封建王朝产物,当今也要奉献,但不能亏心。奉献作为一种社会道德、伦理道德精神,它本身是高尚的、纯洁的,也是每个凡人或多或少要做的。所以不仅社会要提倡这种精神,作为个人修养,修身养性,都可努力去做。《十五的月亮》歌词中“军功章有你的一半”,是赞扬边防战士之妻为祖国做出了奉献,公平地衡量了“一半”加“一半”的分量,妻子的心理自然有一份骄傲和满足。
人在内心的满足是健康的极其重要的保证。因此,人生不可因压抑人性、克服自由而违背了自然,辜负了自己,甚而摧残了人生。
(3)自由是创造
自由是意志上的自由,一个人思想意志获得了自由,他就能够焕发出极大的创造力。释放出思想的火花,就会得到许多收获。萨特说:“一旦自由在一个人的脑子里爆炸开,上帝对这个人也就无能为力了。”
(4)自由是和谐
既然知道自由的可贵和重要,人们就会珍视它,并自觉地维护自由,以创造更加和谐的局面。充分给自己广阔的空间,不要让别人左右自己。
其实,工作忙与不忙和心理紧张与不紧张,两者之间是有关系的,但并非一回事。有人工作很忙,其心理却不一定十分紧张;有人工作不太忙,其心理却可能很紧张。这是因为人的特点有所不同。人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赛马型”,整天承受压力,只有过着紧张、忙碌的生活才感到舒心;另一种是“乌龟型”,要求在和平、安逸、轻松的环境中生活。如果你属于赛马型,那么就能承受工作的忙碌而不必放慢生活节奏。减少工作量,紧张与不紧张,就像鞋子的大小一样,只有穿在自己的脚上才知道。所以,我们不必按照别人的方式生活,只要自己过得舒服即可。
(5)自由是财富
自由是宝贵的财富。“清闲人”不是游手好闲,而是精神自由的人。放弃自己的自由的人,就是放弃自己做人的资格,放弃做人的权利,甚至放弃自己的尊严。自由不是随心所欲,任何自由都是有限度、有规则的,在“自由世界”中所谓地球人是不存在的。
卢梭说过,在所有一切的财富中最可贵的不是权威而是自由。真正自由的人,只想他能够得到的,只做他喜欢做的事情。“没事汉,清闲人”,自觉追求淡然恬然,荣辱不惊,毁誉不上心,按自己的原则做人,的确优哉游哉。人生一世,主观上不同的追求,决定人们不同的命运。有的人顺应己心,淡然恬然。也有的人,追求功名利禄,整天考虑别人如何评价自己,活得辛苦、一生疲惫。何必不做一个自由自在的人呢?
狼言狼语
做自己想做的人,做自己想做的事,让自己自由自在的生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是一个人的做人方式和生存之道。
2。狼为自由而活着
有一只母狼被牧民抓到了,它没有被打死,而是被套上了铁锁链。狼失去了最为宝贵的自由。一般来说,在被人抓到以后,狼都会为了生存,为了有机会逃跑而接受人们给它的食物。它们在接受这些食物时,没有任何感恩的表示,相反,它们在吃食物时,谁都不能靠近,否则狼会近乎疯狂地冲上来撕咬。
这条狼向人们展示了狼群的另一方面的特性,为了自由它们可以抛弃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这条母狼拒绝人们抛给它的任何食物。每到晚上,它就会对着天空嚎叫,声音是那么凄凉、悲壮,周围的老牧民们听到这样的狼嚎,都忍不住流下了热泪。这条狼连续几天拒绝进食,连续几天在夜里长嚎。每当有人走近它的时候,它的眼里就冒出仇恨的火光。即使再可怜,牧民们也不会放了它,终于牧民们杀掉了这只七天没有吃食物的狼。在即将死亡的那一刻,牧民们惊奇地发现,狼眼里那仇恨的目光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善良,是感谢,也许是在感谢牧民们让它的灵魂重获自由吧。
即使是人类的自由之歌,也没有狼嚎的那种悲壮、激昂。
自由是一种心态,自由是一种境界。
每个人对自由都有不同的看法,自由在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不同的位置。许多爱好自由的人,不能忍受任何的约束,他们就像那条绝食的狼一样,为了自由可以放弃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也许,这些人在我们普通人眼里,会显得另类,让人难以理解。可是,我们普通人心中都在渴望自由,但普通人不会为了自由而放弃某些东西。还有一些人,他们害怕自由,一旦有了自由,他们反而手足无措。他们希望有严格的纪律、规范来要求他们,他们希望自己的言语和行动,都符合这些纪律、规范。
即使自由可贵,我们绝大多数人都不应该走向这两个极端,尤其是第二种。作为现代社会的人,我们应该有自己的自由,但我们同样要遵守这个社会的规范、法律。只有遵守这些规范和法律,社会才能在和平的环境中发展。
具体到某一个企业、某一个公司、某一个团队,为了更好的发展,为了大家共同的利益不受侵犯,都会制定一些条例、规章,以要求员工的行为。不要以为这是对员工自由的限制和剥夺,只有在这样的秩序之下,每一位员工才能获得自己的自由,才不会受到别人的侵犯。这种成熟的秩序是文明的表现,是对个人自由的保护。
一个优秀的团队,一定是一个把纪律秩序与个人自由结合得最好的团队。
一个团队的整体能力并不是所属成员能力的简单相加之和。它是一种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超出原有成员能力的新的力量。作为团队灵魂的领导者应该将成员聚合起来,否则就是散兵游勇,毫无战斗力可言。
为此目的,管理需要具体的、可见的、明确的行为规范。为了发挥各级管理组织的作用,为了使管理组织的宗旨贯穿于管理工作的始终,必须严格地实行奖惩制度。奖惩制度的立足点是要发挥和激发团队成员的积极性。
作为一个团队的领导者或者管理者,不仅要制定严格的纪律和奖惩制度来约束团队成员的行为,还要给予团队成员充分的信任,给予他们最大程度上的自由。当然,这种自由是要以不破坏团队纪律和秩序为前提的。
一个团队里有不同性格的成员,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工作方式,尤其是在智力密集型的团队中,更是这样。为了更好地发挥团队的战斗力,为了让每一个成员都按照自己最擅长的方式工作,团队领导者应该在不破坏纪律和秩序的前提下,为团队成员创造最宽松的工作氛围。
狼言狼语
纪律和秩序是一个团队生存和作战的保障,没有了纪律,这个团队就会向一盘散沙,各自为战。没有了秩序,这个团队就会乱成一团,没有前进的方向。
3。尊重个性自由,树立自我品牌
彼得·杜拉克曾经说过:“狼非常有个性。几乎像对人类所进行的研究一样,有的狼一直在帮助其他的狼,有的则懒散,有的则喜欢到处游**,有些则不与其他狼来往。即使在同一狼群中,你也会看到各种不同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