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舌头代替拳头
征服一个人,以至于征服一群人,用的往往不是刀剑而是舌头。
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一个人有没有水平,主要表现在说话上。说话水平高是一个人获得社会认同、上司赏识、下属拥戴和朋友喜欢的最便捷最有效的手段。在人的各种能力当中,说话能力是最能表现一个人的才干、见识、智慧和水平的标志。如果一个人说话水平不高,那他就不能很好地驾驭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当然也不能很好地驾驭各种事情和各种情况下的人际关系。
舌头是圆的,舌头也是软的,又软又圆的舌头能把丑话说成好话,也能把好话说成丑话。征服一个人,以至于征服一群人,用的往往不是刀剑而是舌头。一个真正懂得说话艺术的人,不见得字字珠玑,但是,他总能说出对方想听到的话。
人之所以要学习“说话”的方法,原因就在于人必须在不同的论点中寻求和谐,不能因各自不同的理念而损及人际关系。因此,与人沟通时,就必须注意分寸的拿捏。如果论辩中既不想太强硬,又不想违背自己的原则主张,你可用“绵里藏针”法,这或许是一个不错的方法。“绵里藏针”意味着软中有硬,“硬”是通过“软”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婉言中预示警戒,柔弱中显示刚强。
春秋时期的晋国,自晋文公即位后,发愤图强,使得国家迅速兴盛起来,成为春秋时期的一大强国,晋文公也成了一代霸主。可接下来,晋襄公、晋灵公却不思进取,只图享乐,结果,晋国的霸主地位不知不觉地就被楚庄王代替了。
晋灵公即位不久,便大兴土木,修筑宫室楼台,以供自己和嫔妃们享乐游玩。那一年,他竟挖空心思,想要建造一个九层的楼台。可以想见,如此庞大复杂的工程,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可灵公不顾一切,征用了无数的民夫,花费了巨额的公款,修建了几年,也没能完工。全国上上下下,无不怨声载道,但都敢怒不敢言,因为这位晋灵公明令宣布:“有哪个敢提批评意见,劝阻修造九层之台的,处死不赦!”
但是,有一天,谁也没想到大胆的大夫孙息竟敢来求见,灵公料他是来劝谏的,便拉开弓,搭上箭,只要孙息开口劝说,他就要射死孙息。谁知孙息进来后,像是没看见他这架势一样,非常轻松自然,笑嘻嘻地对灵公说:“我今天特地来表演一套绝技给你看,让你开开眼界,散散心。大王您感兴趣吗?”
灵公一看有玩的就来神了,问:“什么绝技?别卖关子了,快表演给我看看。”
孙息见灵公上钩了,便说:“我可以把12个棋子一个个叠起来后,再在上面加放9个鸡蛋。不信,请看。”说着,便真的玩起来。他一个一个地把12个棋子叠好后,再往上加鸡蛋时,旁边的人都非常紧张地看着他,灵公禁不住大声说:“这太危险了!这太危险了!
”
孙息一听灵公这样说,便趁机进言,说:“大王,别少见多怪了,还有比这更险的呢!”
灵公觉得奇怪,因为对他来说,这样子已经是够刺激、够危险的了,还会有什么更惊险的绝招吗?便迫不及待地说:“是吗?快让我看看!”
这时,只听见孙息一字一句、非常沉痛地说:“九层之台,造了三年,还没有完工。
三年来,男人不能在田里耕种,女人不能在家里纺织,都在这里搬木头、运石块。国库的金子也快花完了。兵士得不到给养,武器没有钱铸造。邻国正在计划乘机侵略我们。这样下去,国家很快就会灭亡。到那时,大王您将怎么办呢?这难道不比垒鸡蛋更危险吗?”
灵公一听,猛然醒悟,意识到了自己干了多么荒唐的事,犯了多么严重的错误,便立即下令,停止筑台。
人生活在社会上,天天都要说话,把话说好是办好事情的前提,话说不好,不仅办不成事,而且一句不经意的冷言恶语也许会让人寒彻心肺、怀恨终生。常言道:“谋事在脑,成事在言。”可见语言是成事必不可少,也是至关重要的能力。
赚钱就凭一张嘴
生意不完全是做出来的,很大一部分是说出来的。沟通从“嘴”开始,你若不会说,不会表达,纵然有好的机会,也会从身边溜走。
俗话说,一句话可以把人说跳,一句话也可以把人说笑。语言的力量就是这样神奇。
当今社会,说一口漂亮话,是做人的一项真本领。
商场如战场,语言就显得更为重要了。有人说“好胳膊好腿,不如长个好嘴”。也就是说,在某种情况下,“好嘴”能比“好胳膊好腿”创造更大的价值。
商场上的语言不仅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如果掌握了这门艺术,这张“好嘴”就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一位女孩儿到一家鞋店买鞋。鞋店的一位售货员态度极好,不厌其烦地替她找合适的尺码,但都没找到。最后她耸了耸肩说:“看来没有合适你的鞋子,因为你的一只脚比另一只大。”
那位女孩儿非常生气,站起来要走。经理听到了赶紧走过来,让她等一下,自己亲自为她挑选一双鞋子。果然,那位女孩儿满意地买好鞋子离开了。
售货员问经理:“你是怎么将鞋子卖出的?她的两只脚真的是一大一小。”
经理说:“我说她一只脚比另一只脚小,她就没有生气,反而很高兴!”
由此看来,同样一件事,两种不同的说法,可以造成两个截然不同的结果。可见,赚钱就凭一张嘴,换个说法就能赢!
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拥有好的口才往往事半功倍,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没有口才的人,如同发不出声音的留声机,虽然一直在不停地辛苦地转动,却难以引起人们的注意。
每逢周末,有许多青年男女伫立街头,其中有不少人是等待与情侣相会的。有两个擦鞋童,正高声叫喊着以招徕顾客。
其中一个擦鞋童高声喊道:“先生请坐,我为您擦擦皮鞋吧,保证又光又亮。”
另一个擦鞋童却喊道:“先生,约会前,请先擦一下皮鞋吧?”
结果,前一个擦鞋童摊前的顾客寥寥无几,而后一个擦鞋童的喊声却引来了一个个青年男女让他擦鞋。
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当我们听到第一个擦鞋童的话,尽管他很有礼貌而且热情,并且附带着质量上的保证,但这与此刻青年男女们的心理差距甚远。因为,在黄昏时刻破费钱财去“买”个“又光又亮”,显然没有必要。人们从这儿听出是“为擦鞋而擦鞋”的意思。
而第二个擦鞋童的话就与此刻男女青年们的心理非常吻合。“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在这充满温情的时刻,谁不愿意以干干净净、大大方方的形象出现在自己心爱的人面前?一句“约会前,请先擦一下皮鞋”,说到了青年男女的心坎上。这位聪明的擦鞋童,传送着的是“为约会而擦鞋”的温情爱意。
“约会前,请先擦一下皮鞋吧”这句话一下子抓住了顾客的心,因而大获成功。
一个人如果具备良好的口才,无论是立身处世,还是交友待人,都一定会挥洒自如的。一个人的说话能力,可以显示出他的力量。口才好的人,说出话来准确得体,巧妙恰当,让人听后如沐春风,而他们往往可以很顺利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有两个卖豆腐的,一个是吴老头,另一个是李老头,两个人年龄差不多,吆喝的腔调也一样,都带着悠长的余韵,但两人的生意却不一样,吴老头的生意比李老头的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