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老庄人生格言 > 002(第10页)

002(第10页)

什么是梦三觉五?

“梦三觉五”就是做梦做三回,觉醒要五次。

人生的梦会做三次。

第一次梦见自己飞上天,去海边。这是儿童时期天真的梦。

第二次梦见自己中状元,当大官,天下美女来相伴。这是青年时期名利的梦。

第三次梦见阎王来接,你在梦中挣扎,大汗淋漓醒来。这是老年时期死亡的梦。

第一次觉醒,是在还没做过梦之前。婴儿无梦,一切完美。没有知觉,就会啼哭。婴儿的觉醒很新奇,也很累,不久就进入梦乡。这次觉醒开始为人,并为以后所有的梦打好铺垫。人的第一个梦是回忆,最后一个梦还是回忆。因此人的第一次觉醒很重要,决定一生。人在婴儿时期形成的感觉将指导终生。

第二次觉醒、第三次觉醒、第四次觉醒,分别是在做三次梦后发生,起总结作用,就像年终报告,自我分析一生各阶级成败。

第五次觉醒即“临终觉醒”,这是最彻底的一次觉醒。通过这次终极觉悟人会明白:“人生如梦”的“如”是如果的“如”,意思是人生如果是梦,就不会是像现在一样?会怎样?不知道,反正不是这样。反推人生不是梦,那么是什么?人生是吃饭。人的功能就是吃饭。天大的真理莫过于此,有此一悟,人就含笑而死。

不如原谅这个世界

即使所有的人都对不起你,还有一个人对你好,那就是你自己。

老子说:“报怨以德。”

老子这句话是对“报怨以怨”的否定,指出人不能用魔鬼的手段对付魔鬼,而要用天使的心灵成就世人。

“德”是“道”的必然表现,道生一切,一切又生道,这被生发出来的第二次道就是“德”。“德”的特点是可以从一切的德与非德之中获取,尤其从非德中获取最大。

以德报怨,怨消。以德报怨,德更大。因此人应无条件施德于人,自然会为大。

《圣经》上耶稣说:“要爱你的仇敌。”耶稣在临刑时说:“父啊,赦免他们(刽子手)因为他们所做的,他们不晓得。”

如果报怨以怨,将失德,将前功尽弃,因此人在被杀之际,应祝福刽子手,为他祈祷。并深知自己已经获救。

你要原谅这个世界,原谅世人。

一切的仇恨无用,与其恨恨而死,不如原谅这个世界。

你能原谅曾经伤害过你的世界吗?你会的,因为你原本爱着这个世界。

你不是你自己,你是被造之物。你是自然之子,你属于整个天地。

近代著名诗僧曼殊大师身世很苦,从小饱受坎坷。有一天他又被人欺负了,一路大哭跑进了深山。

曼殊摸黑穿过一片树林,来到一处高高的石岩上。身下就是万丈深渊,夜风习习,他真想跳下去,了却此生,忽又见天边明月清朗可爱,不由心情渐渐平静,慢慢坐下来欣赏。

他看见月光之下,山河朗朗,了无纤尘。这个世界毕竟可爱。

曼殊本有慧根,当下心中豁然开朗,长吟曰:“易水潇潇人去矣,一天明月白如霜。”

曼殊原谅了这个世界,他重新爱上了这个世界。

鲁迅从日本归来,听说了曼殊的事情,专程前去拜访。斯人不在,庭中梅花正发,鲁迅慨然长叹:

信心使人神奇

你相信自己行你就行,并且不能不行。

晋国公子范子华名气很大,举国上下都知道他。晋国国君很宠爱子华,让他常在左右。子华看上的人,晋国国君就封爵为官,子华不喜欢的人,晋国国君就一概罢免。在子华手下做门客的人比在朝中做官的人还多。子华让他手下的侠客比武,虽然常有人受伤也毫不在意。子华每天以此为戏,都成为晋国的一大风俗了。

禾生、子伯二人是子华手下的上等侠客,二人有一天到野外行走,借宿在田野上商丘开的家中。晚上,二人大声笑谈,说范子华的声名威势真是显赫极了,“能使活人死,又能使死人活。能使富人穷,又能使穷人富”。

商丘开是贫寒之人,躲在窗户底下听到了这些话,顿时心动。于是他背着粮食扛上簸箕,一副庄稼人打扮就去了子华家。

子华家的门客都是世家大族,穿着雪白的华丽衣服,往来乘坐高车大马,走起路来慢吞吞的,只抬头看天,从不看人。这些人见商丘开又老又弱,长得漆黑,衣服也不收拾,没人看得起他。渐渐的大家都欺负商丘开,商丘开也不生气。侠客们都武艺高强,但来来去去都差不多,大家都不觉得什么新鲜了,连开起玩笑来都无精打采的。

于是侠客们与商丘开登上一座高台。子华这天也在,就随便说了一句:“有人敢从高台上跳下去的赏赐百金。”侠客们争着要跳。

商丘开相信子华不会说假话,就抢先跳下去了。只见他动作优美得像一只飞鸟,轻轻着地,全身无伤。

侠客们以为他偶然如此,都不觉得有什么奇怪。

子华来了兴趣,又随便指着河湾里的水骗大家说:“那底下有宝珠,游下去就可以拿到。”

商丘开又下河去,毫不畏惧水深水急,一会儿就出来了,果然拿到一颗宝珠。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