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比尔盖茨的财富故事 > 第六条 与时间赛跑巨人也不能打盹(第2页)

第六条 与时间赛跑巨人也不能打盹(第2页)

为了加快速度,领先一步,在“视窗”3.O正式推出之后,微软并未放弃对MS—DOS的持续升级换代开发,随着MS—DOS3.3被全世界个人电脑用户接受,在1991年微软又相继推出了:MS—DOS5.0版。

比尔·盖茨的只争第一的性格决定了他的管理风格。事实上,微软公司除了在网络方面确已落后外,在其他方面形势一片大好。尤其是IBM的OS/2操作系统早已奄奄一息,东山再起只是想想而已,就连“蓝色巨人”IBM公司的整个经营情况也不容乐观。

而微软公司的利润较上年惊人地增加了55.6%,收入增加了49.5%。而且,在其他所有软件公司因不景气而竞相裁员之时,微软却因人手不够,每周增加约80名员工。

微软公司的市场价值已高达219亿美元,已把久负盛名的通用汽车公司远远甩在身后。自1986年开始上市以来,微软的股票已涨了12倍。微软的大款们也水涨船高,因史无前例地造就了三个10亿美元级富翁而被外界津津乐道。

这三个10亿富豪是:比尔·盖茨、保罗·艾伦和史蒂文·鲍尔默。相信随着微软的发展,还会有不少人跨入这个行列。

到1999年4月,盖茨的股票价值已达千亿美元,简直富可敌国,让人叹为观止、望尘莫及。不过这已是后话了。

盖茨的隐秘聚财之道也正是人们所熟知的兵贵神速的道理。在强手林立、人才云集的商战中,机会一旦来临,许多人可能同时发现机会,几个竞争对手共同指向一个目标。这是力量的角逐、智慧的竞争,速度的较量更为重要。盖茨所持观念是:经商时,究竟鹿死谁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速度。因此,在方向、条件不变的前提下,速度与力量成正比。流水之所以能漂石,在速度;飞鸟之所以能捕杀鼠兔,在速度,有速度才有优势。搞不衙这一点,聚财就比较困难。

4.捷足先登才能掌握重要信息

比尔·盖茨认为,将你的公司和你的竞争对手区别开来的最有意义的方法、使你的公司领先于众多公司的最好方法,就是利用信息来干出色的工作,谁先利用好了信息谁就是赢家。

信息决定输赢,这一点是没错的,但关键问题是你怎样搜集、管理和使用信息。竞争者多了,关于他们和市场的信息也就多了,而市场是全球性的。比尔·盖茨认为,胜者将会是这样的人,他们开发了世界一流的数字神经系统,因此信息会通畅地在他们的公司里流通,让员工最大限度地、持续地获取信息,这就是所谓信息流的作用,比尔·盖茨特别看重信息流,他认为信息流是一个公司的生命线,因为它能使你从你的雇员那里得到最多的回报,从你的客户那里获取更多的信息。

为完成信息工作,微软公司职员需要随时存取信息。然而,大多数人却惯于相信“数据”应当是保留给最资深的管理人员的。一些管理人员为了保密,也许还想紧抱信息不放,而大多数情况下,信息的存取受到限制的原因很简单,不过是因为信息过去很难得到。需要时间、努力和金钱才能使信息流通。即使是现在,微软的思维也回归过去的日子:那时每次有人想以新方式观看数字,就需要编写一个新程序,以至于积压了大量未完成的工作。那时从大型主机中提取数据是如此的昂贵,需要如此多的劳力用于试图分析数据的相互关系,以至于你必须至少是副总裁才能下令运作此类工作。

比尔·盖茨说:即使这样,信息有时也是充满矛盾或是过期的,以至于在高层会议上,来自不同部门的副总裁们带来不同的数据!

比尔·盖茨提醒人们说:今天在计算机网络上,你可以轻而易举和廉价地检索和显示数据。你可以深入到数据的最底层细节,在不同的维数使用数据透视图去观察数据。你可以与他人交换信息和想法,你还能将多人或多个团队的想法和工作集中,产生一个深思熟虑的协调的结果。我们需要打破那种认为得到信息和传送信息是又困难又昂贵的旧观念。这是基本常识:获得你公司的数据——从最新的销售数字到计划的细节的所有数据——对能使用计算机的人来说仅需点击几下就可得到。

比尔·盖茨说:如果信息管理和有组织的反应能力在1970年前传统的烟囱工业时代,已能产生那样根本的差别,那么今天有技术推动,它们会把这一差别扩大多少?今天一个现代化的汽车制造商也许有一个响亮的品牌并以质量闻名,但是它却面对着世界范围的更激烈的竞争。所有的轿车制造商使用相同的钢材、拥有相同的钻床、类似的生产过程,同时他们的运输费用也大致相同。制造商之间的差别在于他们的产品设计的好坏,是否聪明地利用客户的反馈改进其产品和服务,是否快速地改进其生产过程,是否巧妙地营销新产品,是否有效地管理分销和库存,所有处理这些丰富信息的过程都能从数字化程序中受益。

比尔·盖茨认为经理信息系统(EIS)是非常重要的,他说:“随着EIS系统的销售商转移到以一个标准平台做工具,其作用也有了发展。它们提供的真正价值不是在于建立应用程序,而是帮助企业发现用它可以干什么。”

在一家公司里,不仅高级经理们需要,而且中层管理人员和部门雇员也需要看到商务数据。比尔·盖茨说:“了解我的公司在各区、各产品门类和各客户群体中的经营情况,对于我这个首席执行官来说是很重要的。当然,我为自己能清楚地了解这些情况而自豪。”然而在每一家公司里,正是中层管理人员们需要了解他们在哪里赢利,在哪里亏损;哪些营销计划生效,哪些无效,哪些费用支出符合预算,以及哪些超支等。他们是最需要精确的有用的数据的人,因为他们正是需要行动的人。他们需要及时和持续的正确信息流以及丰富的图表。这些雇员不应当只能等到上层管理人员将信息提供给他们时才能接触信息。企业应当花费更少时间将财务数据对雇员保密,而应当用较多时间教会他们分析和根据数据来采取行动。

当然,每家公司都将会有信息存取的界限范围。每家公司都把每人的薪金信息当做机密。然而,一般来说,在公开信息上,比尔·盖茨信奉一个相当开放的信息政策。让参加一项产品的每一个人,即使是最低级的人,了解产品历史、定价、全球性的销售是怎样划分的,或是怎样按客户群体划分的,这样做具有令人难以置信的价值。让每一个人得到完整的信息,而且相信他会保密,这样做的价值远远超过其中的任何风险。

在很多公司里,中层经理可能会对大量日常问题不知所措,而又没有他们需要的信息来解决问题。他们也许会有大量的数据放在面前——实际上是大量的书面报告——这些数据很难分析,也很难与其他报告中的数据关联。一个优良的数字神经系统的标志,是你能用确定的可操作的信息流增强中层经理的能力。他们应当能够以在线方式,以一种便于分析、便于与他人协调的形式,观看他们的销售数字、费用分类、卖主和承包商的成本和主要项目的状况。系统应当根据他们预设的标准,把异常情况通报给他们,例如某一项费用开销超过预算了,这样一来他们就不必监测正常的费用开销了。这样的系统功能在一些公司已经有效地使用了,但是比尔’盖茨还是不断地为没有使用信息技术得不到良好的信息和避免烦琐的日常监测的公司而惊讶。

就如我们将会看到的微软对因特网的反应过程,优良数字神经系统的另一标志,就是能够大量的从你的部门经理和知识型工人中不断涌现出来好主意。当人们能够分析具体的数据时,他们就会确切知道该怎么把事情办得更好,而且他们也为此而兴奋不已。

5.先下手为强,抢占市场

比尔·盖茨选对了时间,也站对了地方。事实上,微软能在短时间内成长壮大起来委实离不开盖茨对市场敏锐的判断力,他总是在别人尚未觉察到有什么动静时就已经清醒地看清了市场发展的走向,并果断地采取了措施。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正是先下手为强,比尔·盖茨才能创造辉煌,使财富越积越多。

《孙子兵法》讲究出奇制胜,抢占商机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出奇制胜,做别人没有做过的生意,先人一步就能在商战中占据优势。

从这个意义上讲,商业、企业竞争与战争有着许多共同特点,比如,都需要占领制高点。任何企业竞争,最终表现为产品和市场的竞争。选准最新产品或冷门产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转,抢先营销,独占鳌头。这种经营使自己处于无对手之绝对优势地位,是商业、企业竞争中的进攻型谋略。其实质是以攻取胜,出奇制胜,抢先取胜,独家生意。运用这一谋略,需要具有较强的新产品开发能力,能承担一定的风险,并承受万一失败可能带来的损失,这需要有敏锐的目光和开拓的胆识、选准科技发展的“制高点”,看准市场需求的新动向,果断决策,一举成功。

比尔·盖茨从创立微软的第一天起就立志于“率领时代新潮流”。他凭借着渊博的知识和智慧的头脑,对信息产业的未来做出准确无误的判断。他当然明白,信息高速公路的开通,意味着整个社会结构、经济行为、生活方式以至于文化观念等各方面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所谓“信息高速公路”,是指贯通美国各大学、研究机构、企业以及个人家庭的全国性信息网络,它是以信息交流为目的的基础设施,是信息流通的要渠、主干线。美国人希望他们的信息网也能像陆地高速公路那样四通八达,直通全美的任何一个工厂、学校、医院、娱乐设施和几乎所有家庭。因此贴切地把它称为“信息高速公路”。

未来的“信息高速公路”一旦实现,将融合现有计算机联网服务、电话和有线电视等功能,成为卫生、教育、商业、娱乐、金融等内容极其广泛的服务项目的载体,对社会将带来无可估量的影响。比如:无论你走到哪里,无论什么时候,你都可以通过“信息高速公路”面对面地与你的亲朋好友交谈,你可以浏览图书馆中的最新书刊,你还可以查到全美商场里同等货物的最低价格。所有的学生都可以享受到最好的学校、教师和课程,而无须考虑地理位置、距离、财力或残疾等条件限制。你也可以非常方便地加强家长与学校的联系,共同教育好下一代。

盖茨认为,应该使即将来临的“信息高速公路”成为一个巨大的数字购物中心——布满新潮的时装商店、旅行社、百货店、售票处、图书馆、报摊、经纪人商店、银行、电影院、邮局,又成为进行商业交易的更大场地。

于是,早在1999年,盖茨就开始行动了,没法保证微软公司的程序能达到在这个网络中进行商业交往的要求,从通常的消费者服务到管理工厂、库存和公司数据库,再到股票交易和核查信用卡。

盖茨对他的计划或公司的王牌产品“视窗”软件的作用并不遮遮掩掩,他说:“这个‘信息高速公路’在电子世界产生的交易量将超过迄今为止的任何时期。我们正提出让‘视窗’软件处于中心地位,为所有这些交易服务。”

盖茨接着说:“可以说,我们对今后10年的主要见解是这样的:如果数字通信是免费的,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回答是,我们学习、采购、社交、做生意和娱乐的方式截然不同。我们希望软件和软件标准在其中起重大作用。”

微软公司主管先进技术的资深副总裁内森-米尔沃尔德说:“我们认为这是一个不可错过的机会。”

实际上,比尔·盖茨凭借软件的绝对优势,早就将手伸向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比尔·盖茨将进入教育、卫生、出版、娱乐以及艺术等领域,从而不仅是高科技巨头,也将成为人文领域的领军人。他不仅想通过软件和电脑进入我们的生活,还想通过软件的垄断进入我们的头脑。

6.紧跟时代步伐,适应多变社会

对比尔·盖茨来说,拒绝在荣誉的桂冠上休息。在他的内心似乎没有终点,自我超越没有期限。从系统软件到应用软件,从多媒体技术到“信息高速公路”,比尔·盖茨总是将自己与更高的东西联系在一起,永远先人一步,永远走在时间的前面。

为了牢牢占领市场的霸主地位,微软一直紧跟时代步伐,适应多变的社会。从微软的主打产品Windows系列的发展历程来分析,我们更能把握这种创富的脉络。

微软最开始决定研究图形用户界面,还要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虽然当时微软的MS—DOS电脑操作系统已经成为信息行业既定的标准,但是由于其界面过于单调,功能相对简单,所以当个人电脑行业巨头苹果公司同时也推出图形用户界面时,引起了电脑界的“地震”。

盖茨看到苹果公司演示的图形用户界面后,大为欣赏,于是利片]苹果公司委托微软开发应用软件的机会,对苹果公司三台安了图形用户界面的样机研究了个底朝天。在掌握了相关技术后,微软推出了模仿苹果操作系统的indows2.0产品。但是由于技术上的不成熟,微软的Windows1.0并没有得到业界的普遍关注。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