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句回答第二天登上热搜。
网友评论:“医生也卷。”
有人说他“冷漠”。
他没回应。只是转发那篇报道,配了一句:“医生也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睡眠舱计划”
2023年末,沈玉平提出“睡眠舱计划”:在医院顶层建立24小时监测舱,帮助重度失眠者进入模拟睡眠状态。
舱体外观像太空舱,舱内布满微弱蓝光与香薰气味。
他向团队解释:“人类的自然睡眠已经被资本破坏,我们得创造人工睡眠。”
一个年轻医生问:“主任,这不就是催眠吗?”
他微笑:“催眠至少还让人做梦。”
计划初期很成功,患者满意度高达90%。
直到一个案例出现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梦中的坠落
那是一位二十九岁的女性博主,患“情绪依赖性失眠”。
她躺进睡眠舱后,数据正常。
第二天早晨,却被发现心跳停止。
法医鉴定:生理功能平稳,无药物反应。死因——脑功能突然关闭。
沈玉平盯着报告,心里发冷。
他想起她第一次就诊时说过:“医生,我只在直播里睡得着。”
他开始怀疑:
是不是她的“梦”,被机器偷走了?
医院内部调查,认定为“意外个案”。
院长拍他肩:“别太自责,科技难免代价。”
他只是摇头:“这代价是命。”
那晚,他一个人躺进空舱,试图感受她的最后一夜。
蓝光闪烁,他闭上眼,忽然听见有人在耳边轻声说:“我睡着了,你呢?”
他猛地坐起,汗湿衣背。
第二天他拆掉了实验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城市的夜
兰河的夜越来越亮。
每栋大楼都挂着“24小时营业”“永不停机”的标语。
地铁延时、外卖不打烊、快递凌晨达。
人们在光的洪流里漂浮,像被迫睁眼的鱼。
他曾在一场论坛上说:“这城市的灯太多,不是为了照亮,而是为了让人无处躲藏。”
台下的年轻记者问:“那医生该怎么办?”
“医生?医生也要学会闭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