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中外选读课本 > 选文 天部(第1页)

选文 天部(第1页)

【选文】天部

李昉

元气

《三五历记》曰:未有天地之时,混沌状如鸡子,溟涬始牙,濛鸿滋萌,岁在摄提,元气肇始。

又,清轻者上为天,浊重者下为地,冲和气者为人。故天地含精,万物化生。

《河图》曰:元气闿阳为天。

又,元气无形,汹汹蒙蒙,偃者为地,伏者为天。

《礼统》曰:天地者,元气之所生,万物之所自焉。

《孝经左契》曰:元气混沌,孝在其中。

《汉书·律历志》曰:黄钟,黄者,中之色。钟者,种也。阳气施种于黄泉,孳萌万物,为六气元。故以黄色名元气焉。

又,太极运三辰五星于上,元气转三统五行于下。

《家语》曰:夫礼必本之太一[1],太一分为天地,转为阴阳,变为四时,列为鬼神。

《淮南子》曰:道始于虚廓,虚廓生宇宙,宇宙生元气,无有涯垠。清阳者,薄劘而为天。

《遁甲开山图》曰:有巨灵者,遍得元神之道,故与元气一时生混沌。

又,南溟之山,金堂玉室,上含元气,实滋神化。

又,丽山氏分布元气,各以次序,产生山谷。

《帝系谱》曰:天地初起,溟涬濛鸿,即生天皇,始万八千岁,以木德王。

《十洲记》曰:昆陵,昆仑山也。上有金台玉阙,亦元气之所合,天地之居治处。

《六韬》曰:天之为天远矣,地之为地久矣。万物在其间,各自利,何世莫之有乎?乃若溟涬濛鸿之时,故莫之能有。七十六圣发其趣,使世俗皆能顺其有所系,天下岂一日哉!

杨泉《物理论》曰:扬雄非浑天而作盖天,图其盖左转,日月星辰随,而东方、桓谭难之,雄不解此。盖天者,诚难知也。元气浩大,则称皓天。皓天,元气也,皓然而已,无他物焉。

扬雄《檄灵赋》曰:自今推古,至于元气始化,古不览今,名号迭毁,请以《诗》《春秋》言之。

又,《解嘲》曰:《太玄》五千文,支叶扶疏,独数十余万言,深者入黄泉,高者出苍天,大者含元气,纤者入无间。

班固《东都赋》曰:万乐备,百礼暨,皇情浃,群臣醉,降烟煴,调元气。

又,《汉颂论功歌诗》曰:后土化育兮四时行,修灵液养兮元气复。冬同云兮春霡霂,膏泽洽兮殖嘉穀。

张衡《玄图》曰:玄者,包含道德,构掩乾坤,橐籥元气,禀受无原。

陈思王《魏德论》曰:元气否塞,玄黄相薄,星辰逆行,阴阳舛错,国无完邑,陵无掩椁,四海鼎沸,萧条沙漠。

又,《七启》曰:有形必朽,有端必穷,茫茫元气,谁知其中。

孙楚《石人铭》曰:大象无形,元气为母,杳兮冥兮,陶冶众有。

陆机《云赋》曰:摅神景于八幽,合洪化于烟煴,充宇宙以播象,协元气而齐勋。

潘岳《西征赋》曰:古往今来,邈矣悠哉,寥廓恍惚,化一气而甄三才。

太易

《老子》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易乾凿度》曰:夫有形者,生于无形;故有太易者,未见气也。

《帝王世纪》曰:天地未分,谓之太易。

《列子》曰:夫有形者生于无形,则天地安从生?故有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质具而未相离,故曰浑沦。浑沦者,言万物相浑沦而未相离也。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故曰易也。易无形埒,易变而为一,一变而为七,七变而为九。九,变者之究也。乃复变而为一,一者,形变之始。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