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后第三日,暴雪压檐。廷尉府正堂,铜匣高置,封泥完好,秦王玺鲜红如血。丞相杜仓、御史芈启、廷尉蒙毅,三卿到齐,当众启封,宣读遗诏:
“寡人崩后,国政由三卿共理;储君以德、功、民望合议,择公子十人内最优者。”
话音落,堂上百官窃窃私语——这是秦国第一次“开放式立储”,谁都能投票,谁都能拉票。暗流,瞬间涌动。
散朝后,中郎署灯火彻夜。嬴政把“选票”拆成三类:
1。军功票:将校团,由王龁、蒙武掌;
2。文官票:九卿、郡守,丞相影响力最大;
3。宗室票:公子、公孙,谁辈分高谁说话。
少年用炭笔在竹简上画“正”字计数,目前自己排第三:军功满格,文官半票,宗室零票。短板明显——宗室不买账,嫌他是“外来户”。
“得让宗室主动求我。”嬴政抬眼,眸光似冰,“办法只有一个:再立大功,大到他们不敢不投。”
与此同时,羸稷病势急转直下,肺痈破裂,昼夜高热。太医私下判词:不过十日。宫门戒备森严,除三卿、侍疾中郎,任何人不得入寝殿。
嬴政日夜陪榻,煎药、读简、记录王言,表面孝感动天,实则速记“遗言漏洞”——老王每次昏迷前,都会蹦出几句含糊不清的短句:
“……谷蠡……未灭……”
“……龙……北地……”
“……功……未赏……”
少年把短句写在袖内,回舍人署拼成一条完整的“王意”:谷蠡王未灭,北地功未赏,玄龙当抬头。——完美符合“民望+功业”双标准。
第四日,咸阳宫广场,忽现“祥瑞”:千只玄鸟(乌鸦)盘旋,排成“政”字,良久方散。史官激动得手抖,连写三大篇《玄鸟纪瑞》。百姓交头接耳:这是“天命在政”!
黎川在暗处撇嘴:“特效费用我包的,鸟食掺了酒,飞起来晃,正好排字。”
第五日,渭水再次贡献“天启”:河滩冲出一块玄石,天然纹路似龙,龙爪下刻着“政”字,边缘光滑,像被水打磨千年。实则林伍带人连夜凿刻,再用河沙滚磨,做旧一手包办。
宗室炸锅了:接二连三的天意,都指向一个人——嬴政。若再违逆,就是与“天”作对。
第六日,宗□□紧急召开“内部票选”。老一辈公子怕“天意反噬”,年轻人则眼热军功:谁不想跟个能打仗的储君混前途?投票结果出炉:
嬴政,七票;公子壮,两票;弃权,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