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画情透骨歌曲 > 有情难复 1 第一章 少年(第4页)

有情难复 1 第一章 少年(第4页)

接着她就用那支笔写了一段英语作文,还开小差画了两只乌龟,一切正常。但是,当她用笔在书上划重点的时候,笔尖绕着历史书上印着的“九龙玉杯”这个词语画了个圈,收笔的一刹那,她突然看见自己画的这个圈里面有一团白光放射出来,她顿时吓了一跳,蹭的一下丢开书笔,从凳子上站起来,往后一退。

那团白光朦朦胧胧,并不太刺眼,像是从历史书里升起了一团云雾。

心雅惊愕地瞪着那团白光,白光很快就消散了,而在腾起白光的位置,竟然出现了一只玉做的酒杯。

酒杯呈白色,杯身四角各有双龙戏珠,把手上也有一条龙。

心雅的目光徘徊在酒杯和历史书上的“九龙玉杯”四个字之间,紧张得半晌都缓不过神来。第二天,她抵不住强烈的好奇心,拿着那个玉杯去古玩店找人鉴定去了。第一个鉴定的人说玉是假的,做出来的杯子也不值钱;可第二个鉴定的人看完后却出了一身冷汗,差点儿就要打电话报警说自己找到偷国宝的人了。

那个人说,心雅拿的正是国宝九龙玉杯。九龙玉杯是康熙皇帝的随葬物,曾置于康熙的陵寝景陵之中。1945年,盗墓者偷入景陵,盗走了九龙玉杯,尔后至今,九龙玉杯音讯全无。

可是,这件失踪的国宝竟然被一个高中生明目张胆地送到古玩店里求鉴定,鉴定的人激动得面部表情都不受控制了。心雅察觉这人神色怪异,急忙抱着玉杯跑了,要不然,她恐怕还真得被警察带回局里问话了。

心雅莫名奇妙地捡了个烫手的山芋,紧张得不知所措。然而,又过了两天,当她正为如何处理九龙玉杯而发愁的时候,她竟然又亲眼看见,本来好端端放在自己面前的玉杯,杯身的光泽忽然黯然下去,紧接着杯子还变成了半透明状。她根本来不及反应,半透明就变成了全透明,一眨眼的工夫,玉杯凭空消失了!

震惊之余,心雅慢慢地镇定下来,直觉告诉她,这件怪事和那支神秘的羽毛笔有关。她想弄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于是便开始用羽毛笔做实验。

她用羽毛笔写过字,画过画,也做过符号标记,但是,并没有发生任何异常。于是她再一次翻开了历史书,看到“尽头”两个字,她用羽毛笔把这两个字圈了起来,周围风平浪静。她接着圈起“曾经”“公元”“大批”“怒发冲冠”这几个词,还是一切如常。直到她圈起了“宫灯”这个词语,奇迹终于再次发生了,房间里真的出现了一盏宫灯!而这一次,还不到三天,两天之后,那盏宫灯就像九龙玉杯那样,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心雅吓得整晚睡不着,她不敢再乱用那只笔了。她必须小心翼翼地挑选某些普通的词汇来做实验,比如“苹果”“发卡”“指甲刀”等等。渐渐地,她终于总结出了羽毛笔的一部分使用规则。

第一,但凡已经存在的文字,无论是雕刻、印刷、抑或是手写的,只要是一个有实体的名词,比如植物、动物、山川河岳、泥沙建筑等等,被那支羽毛笔圈画起来,就会变成实实在在的物体。

所以,如果被圈画的是“故宫”“秦岭”这样的名词,D市恐怕就真的会在一夜之间轰动全国了。这令心雅感到如履薄冰,用笔的时候也异常谨慎。她没有把这支笔的存在告诉任何人,包括阿栀和那个一向对神秘事件很感兴趣的朋友贝小瓷,这是属于她一个人的秘密。

而不久后,心雅不断尝试,又总结出了神笔的第二条使用规则:被圈画的文字,应该至少存在了半年时间的以上。

也就是说,如果心雅在白纸上现写景檐的名字,然后再用羽毛笔围着这个名字画个圈,景檐是不会出现在她面前的。她只能到阿栀的宿舍,从抽屉里翻出她的日记本,日记本里果然如她所想,满满的都是“景檐”。她挑了一篇早于半年前的日记,把里面的“景檐”两个字一圈,眨眼的工夫,“白衬衫”就出现了。

而且,这个“白衬衫”还很清楚自己的来历。

这也是由于羽毛笔的第三条法则:被笔圈画的人,都十分清楚自己为什么会来到这个世界。他们天生就对这支能赋予自己生命的“神笔”有一定的认知,而他们也都知道,所有因笔而生的事物,包括人,存在的时间都不会超过三天。在这三天里,他们随时有可能忽然消失。生命短则几分钟,长则七十二小时,这也算是羽毛笔的第四条法则了。

而羽毛笔的第五条法则,是一位叫邓焯音的女士帮心雅解开的。

邓焯音是心雅外婆的名字。

在景檐之前,心雅只有过一次把羽毛笔用于人的经历,而那个人就是她的外婆邓焯音。

外婆去世以后,心雅常常陷入思念,最难过的一次,她便有了一个大胆的念头:如果羽毛笔能够令名词变为实体,那么,用在人名上会怎么样呢?她虽然很忐忑,甚至可以说有点儿恐慌,但最终还是把心一横,找出了自己的一篇旧作文,抖着手把作文里的“外婆”两个字圈了起来。

眨眼的工夫,外婆就出现了。

心雅几乎哭着扑到外婆身上,抱着她怎么都不肯松手。

花白头发的老人家爱怜地抚摸着心雅的头,有点儿于心不忍地问她:“孩子,你真觉的我是你的外婆吗?”

难道……不是吗?心雅忽然打了个寒战。

邓焯音出现的时候,手里还拿着一支生日蜡烛。

心雅冷静下来仔细地打量她以后,发现她看起来比去世的时候年轻了不少。外婆去世的时候,头发已经全白了,但她眼前出现的这个外婆的头发却是黑白相间的。外婆在七十三岁时去世,但眼前的外婆看起来却只有六十岁左右。

而心雅的作文正是在回忆六十岁生日那天的外婆。她是这样写的:

点蜡烛之前,我想把自己折得很丑的那个纸皇冠给外婆戴上,她却不肯戴,说自己一把年纪了,戴着别扭。但是她鼓着腮帮子吹蜡烛的样子却很可爱,看起来还有点儿调皮,明明就是个老顽童,哪儿像她说的‘一把年纪’?

她把这段文字里提到的外婆圈了起来,于是,出现的就是文字里所描绘的这个过生日的外婆。

眼前的外婆依然温柔且有耐心,她向心雅解释道:“我是在七十三岁那年去世的,但是,你这篇作文里,我正在过六十岁生日,所以我是以这段文字里描绘的状态出现。你明白吗?”

她又说:“也就是说,假如你用的是另外一篇作文,而作文里描写的是二十多岁左右的我,那我出现的时候你恐怕要吓一跳了!呵呵,二十多岁的我,你压根儿就认不出来吧?”

心雅依然感到有点儿迷茫:“但是……我虽然写的是您六十岁过生日的情况,但却是以回忆的手法,我明明是在您七十岁生日的时候才写的那篇作文,难道不是以文字形成的时间为准吗?”

外婆摇了摇头,语重心长地说:“作文是有语境的,复活首先会遵从语境。除非你圈画的是一个没有任何语境的名词,那才会以文字形成的时间为准……”外婆以前是小学语文老师,所以她每次跟心雅讲道理的时候,都像在教她的学生似的,特别细致有耐心,“那什么是没有语境的词呢,你知道吧?”

心雅想了想,说:“如果有人在一张白纸上单独写我的名字,算吧?”

“嗯,算。”

“还有……杂志的目录页上,跟在文章题目后面的作者的署名,也算吧?”

“嗯,单独的一个词语当然就没有语境了。”老人家说话的时候,和善的态度里还隐藏了一点儿疏远,“但一般嵌在句子、段落、文章里面的名词,就是有语境的了。比如‘美人鱼穿越大海来到了陆地’——这句里面被圈画出现的‘美人鱼’就是已经来到了陆地上的美人鱼,而不是还生活在海里的美人鱼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