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柳如是别传哪个出版社的好 > 第五章 复明运动07(第3页)

第五章 复明运动07(第3页)

顺治十二年乙未,龚鼎孳十一月戊子降。

同书一八六《大臣年表二上》“刑部汉尚书”栏载:

康熙三年甲辰,十一月癸丑龚鼎孳刑部尚书。

康熙五年丙午,龚鼎孳九月丙申迁。

同书同卷同表“兵部汉尚书”栏载:

康熙五年丙午九月丙申,龚鼎孳兵部尚书。

然则顺治十四年丁酉,龚、顾同在金陵时,芝麓尚未任尚书之职,而澹心竟以尚书称之者,足证《板桥杂记》乃后来追记之文也。惟于皇赋此诗时是否在康熙八年五月以后,其诗题中之“龚宗伯”乃是芝麓现职,抑或与《板桥杂记》同为追述之辞,未敢遽决。至黄书所引杜氏之诗必非原作,盖茶村当日赋诗,固不依平水韵,然亦不致近体诗廿八字内,真、庚、侵三部同用也。复次,《蘼芜纪闻(上)》引冯见龙《绅志略》云:

龚鼎孳娶顾媚,钱谦益娶柳如是,皆名妓也。龚以兵科给事中降闯贼,受伪直指使。每谓人曰:“我原欲死,奈小妾不肯何?”小妾者,即顾媚也。

夫芝麓既不能死,转委过于眉生以自解,其人品犹不及牧斋。于皇于芝麓座上赋诗,绝不能以虞姬比眉生,更不便借此诮芝麓。黄氏之说,殊失考矣。

又《蘼芜纪闻(上)》引钮琇《临野堂集》云:

牧斋与合肥龚芝麓,俱前朝遗老。遇国变,芝麓将死之,顾夫人力阻而止。牧斋则河东君劝之死,而不死。城国可倾,佳人难得,盖情深则义不能胜也。二公可谓深于情矣。及牧斋殁。河东君死之。呜呼!河东君其情深而义至者哉!

钮氏谓眉生劝芝麓不死,河东君劝牧斋死,两人适相反。假定钮氏所记为事实者,则于皇亦不便于芝麓座中赋诗以讥诮之。鄙意于皇盖以“虞姬”自比,“八千子弟”乃目其他楚人,如严正矩辈耳。妄陋之见,未敢自信,谨以质诸论世知人之君子。第十七首注谓“苍略挟所著史论,游滁和间”。牧斋此时适自淮甸访蔡士英,归途中久住金陵,即使苍略与蔡氏无关,但牧斋必有取于绍凯文中论兵复明之旨也。

检《有学集》八《金陵杂题绝句二十五首》之十一云:

水榭新诗替戒香,横陈嚼蜡见清凉。五陵年少多情思,错比横刀浪子肠。(自注:“杜苍略和诗有‘只断横刀浪子肠’之句。”寅恪案:杜氏原诗见下引。)

及同书三八《答杜苍略论文书》《再答苍略书》并同书四九《题杜苍略自评诗文》等,可见绍凯与牧斋之关系矣。

其十八云:

掩户经旬春蚤齐,盈箱傍架自编题。卞家坟上浇花了,闲听东城说斗鸡。(自注:“胡静夫好闭关。”)

寅恪案:此首为胡澂而作。《吾炙集》“旧京胡澂静夫”条选胡诗三题。其第三题《虞山桧歌上大宗伯牧斋夫子(七古)》云:

(上略。)七年遥隔杜鹃梦,二月重逢杨柳丝。花雾霏微旧陵阙,白头乔木两含悲。

同集“侯官许友有介”条云:

又题〔有介诗〕曰:“数篇重咀嚼,不愧老夫知。本自倾苏涣,何嫌说项斯。解嘲应有作,欲杀岂无词。周处台前月,长悬卞令祠。”余时寓清溪水阁,介周台卞祠之间,故落句云尔。

又《有学集》二二《赠别胡静夫序》略云:

往余游金陵,胡子静夫方奋笔为歌诗,介〔林〕茂之以见予。予语茂之:“是夫也,情若有余于文,而言若不足于志,其学必大,非聊尔人也”。为序其行卷,期待良厚。别七年,再晤静夫,其诗卓然名家,为时贤眉目,余言有征矣。静夫屏居青溪,杜门汲古,不役役于声名,翛然退然,循墙顾影。其为诗,情益深,志益足,蜜迩自娱,望古遥集。视斯世喧豗訾謷,非有意屏之,道有所不谋,神有所不予也。静夫属余序其近诗,且不敢自是,乞一言以相长。余闻之,古之学者,莫先于不自是。不自是莫先于多读书。多读书,深穷理。严氏之绪言也,请以长子。趣与静夫言别,聊书此以附赠处之义。少陵之诗曰:“青眼高歌望吾子,眼中之人吾老矣。”吾之有望于静夫者远矣。

胡诗、钱文中“七年”之语,若自顺治十三年丙申算起,则为康熙元年壬寅。此时在郑延平攻南京失败之后不久,南京至常熟之间,清廷防御甚严,旅行匪易,观前引牧斋“丁老行”可证。静夫之至常熟访牧斋,疑是报告金陵此际之情况。牧斋序文末段,表面上虽是论文评诗之例语,恐亦暗寓清室旧主既殂,幼帝新立,明室中兴之希望尚在也。钱序中“静夫屏居清溪,杜门汲古”与题许有介诗所谓“余时寓清溪水阁,介周台卞祠之间”等,皆可与第一八首自注参证。大约胡氏所居,亦与丁家水阁相近也。

又朱绪曾编《国朝金陵诗征》一“胡其毅”条云:

其毅,字致果。一名澂,字静夫,上元人曰从之子。有《静拙斋诗选》《微吟集》。

寅恪未得见胡氏诗集,但即就朱氏所选二十题中如《咏古为顾与治征君赋》及《林征君归隐乳山歌》两题观之,已足证胡氏与顾与治、林茂之同流,皆有志复明之人也。

其一九云:

青谿孙子美瑜环,也是朱衣抱送还。盛世公卿犹在眼,方颐四乳坐如山。(自注:“倪灿闇公,文僖、文毅之诸孙,相见每述祖德。”)

寅恪案:此首为倪灿而作。其事迹见《清史列传》七十《文苑传·倪灿传》等,兹不备引。倪氏为明室乔木故家,与朱竹垞彝尊同类。闇公早年或亦有志复明,殆后见郑延平失败,永历帝被杀,因而改节耶?俟考。

其二十云:

一矢花砖没羽新,诸天塔庙正嶙峋。长干昨夜金光诵,手捧香炉拜相轮。(自注:“康孝廉小范偶谈清江公守赣故事。”)

寅恪案:此首为康范生及杨廷麟而作。廷麟江西清江人,故云“清江公”。《梅村家藏稿》五八附《诗话》(参《有学集》十牧斋己亥所作《赠同行康孝廉(七律)》及同书六《为康小范题李长蘅画》诗,并《明诗纪事》辛签二十“康范生”条所载《嘉定寓舍感赋》诗)略云:

杨廷麟,字伯祥,别字机部,临江〔府清江县〕人。机部后守赣州,从城上投濠死。

杨机部殉节后,云已无子。康小范孝廉来吴门,携机部在赣州诗十余首,并言其子尚在。小范与机部同事,兵败,被缚下狱,濒死而免。吴门叶圣野赠之诗曰:“卢谌流落刘公死,回首章门一惘然。”亦侠士也。

《明史》二七八《杨廷麟传》(参《小腆纪传》二五《杨廷麟传》)略云:

杨廷麟,字伯祥,清江人。顺治二年,南都破,江西诸郡惟赣州存。唐王手书加廷麟吏部右侍郎。九月,大兵屯泰和,副将徐必达战败,廷麟、〔刘〕同升乘虚复吉安、临江,加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赐剑,便宜从事。十月,大兵攻吉安,必达赴水死。会广东援兵至,大兵退屯峡江,已而万元吉至赣。十二月同升卒。三年,廷麟招峒蛮张安等四营,降之,号龙武新军。廷麟闻王将由汀州赴赣,将往迎王,而以元吉代守吉安。无何,吉安复失。元吉退保赣州。四月,大兵逼城下,廷麟遣使调广西狼兵,而身往雩都趣新军张安来救。五月望,安战梅林,再败,退保雩都。廷麟乃散其兵,以六月入赣,与元吉凭城守。未几,援兵至,围暂解,已复合。八月,水师战败,援师悉溃。及汀州告变,赣围已半年,守陴皆懈。十月四日,大兵登城,廷麟督战,久之,力不支,走西城投水死。

据上引材料,知牧斋此首乃用《昌黎先生文集》一三《张中丞传后叙》,以张巡守睢阳比杨廷麟守赣,以南霁云比康范生,以霁云所射之佛寺浮图比上报恩寺塔。又,韩文云: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