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庆之列传
陈庆之(484—539年),字子云,义兴郡国山县(今江苏省宜兴市)人,南朝梁名将。
千军万马避白袍
陈庆之出身寒门,从小就是梁武帝手下的棋童。梁武帝非常喜欢围棋,经常下棋下到很晚。
其他人都受不了熬夜,偷偷跑回去休息,只有陈庆之每夜守在梁武帝身边,随叫随到,于是成为梁武帝最信任的下属之一。
梁武帝称帝后,陈庆之在朝中担任普通官员。他的志向远大,虽然官职低微,却散尽家财、招揽人才,希望有朝一日可以报效国家,但一连二十多年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
524年,北魏的徐州(今江苏省徐州市)刺史元法僧称帝,被北魏朝廷击败,想要投靠南梁,梁武帝派陈庆之带兵北上接应。
接回元法僧之后,陈庆之再次领兵两千,护送豫章王萧综前往徐州镇守,并击败前来阻击的魏军。
萧综本是齐炀帝萧宝卷的遗腹子,虽然梁武帝将他视若己出,但萧综心存不满。他抛弃部队投降北魏,失去主将的梁军四散奔逃,陈庆之当机立断,连夜带军退回,才避免全军覆没,让梁武帝刮目相看。
527年,陈庆之隶属将领曹仲宗进攻北魏战略要地涡阳(今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久攻不下。
两军对峙了一年,双方都疲惫不堪。主将曹仲宗得知北魏军队正在梁军退路上建立营帐,害怕腹背受敌,决定退军。
陈庆之极力反对,说:“我们现在打了一年,耗费很大,众位将士疲惫不堪,可敌人同样疲惫。我们必须激发将士们的斗志,置之死地而后生,只要再拼死一战,就可以取胜。来的时候,陛下授予了密诏,如果退军,我就按密诏处理。”
曹仲宗佩服陈庆之的计策,命令他发动夜袭,连破魏军四座营寨,本已无心恋战的魏军全线溃退。涡阳城守将投降,梁军趁势又连破九座城池,取得最后的胜利。
此次大胜让梁武帝大为欣喜,他夸奖陈庆之说:“你不是名将之后,出身贫寒,却有如此本事,真是大丈夫!”陈庆之一举成名,成为梁武帝最信任的武将之一。
当年,北魏王朝发生内乱,北魏宗室元颢(hào)被迫投降梁朝避难,并请梁朝出兵支持他称帝。梁武帝认为这是北伐的大好时机,宣布支持元颢夺取皇位,派遣陈庆之带领七千精锐部队护送元颢北上。
北魏朝廷调集七万兵马阻击,陈庆之仅用半天时间就大破敌军,逼降魏军主帅。北魏济阴王得知魏军惨败,亲自带领两万兵马再次阻击,陈庆之连战连捷,活捉济阴王。
陈庆之的军队所向披靡,直逼北方重镇荥(xíng)阳(今河南省荥阳市)。魏军在荥阳驻扎了七万部队,借助坚固的防御工事阻挡陈庆之。与此同时,北魏各路援兵陆续来到,总计三十万人,合围梁军。
陈庆之的部队陷入重围。在危急时刻,陈庆之对将士们说:“咱们北伐,杀了多少北魏士兵,已经和敌人结下血海深仇。如今我们身陷重围,要想活命,只能拼死攻下荥阳城。”陈庆之亲自擂鼓,梁军将士无不奋勇争先,以一敌十,最终攻破荥阳,击退北魏援兵。
攻破荥阳后,陈庆之马不停蹄地向北魏京城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进军,北魏孝庄帝大为惊恐,逃到并州(今山西省太原市),其他北魏臣子被迫打开城门,迎接陈庆之和元颢。
陈庆之出兵之始,身穿白袍,骑白马,身先士卒,所向披靡,仅用一百四十天就占领了洛阳。他先后打了四十七场战斗,攻破三十二座城池,魏军见到白袍将军陈庆之,无不望风而逃。从此洛阳有了一句童谣:“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
元颢在陈庆之的帮助下,当上了北魏的皇帝。此时,北魏大将尔朱荣与北魏孝庄帝合并一处,发起反击。元颢大败,主力四散奔逃。
陈庆之见到元颢失败,带领梁军且战且退,在退回南梁的路上遇到洪水,几乎全军覆没,陈庆之不得不假扮和尚逃回南梁。
这次北伐虽然失败,但梁武帝并没有处罚陈庆之,反而更加信任他。
陈庆之多次以皇帝的名义巡视地方,带兵打仗,对内平定叛乱,对外击溃敌国入侵,立下赫赫战功。
539年,陈庆之病逝,终年五十六岁。陈庆之虽然出身低微,但心怀大志,为人清廉,善待士卒,智勇双全,受到士兵们的爱戴,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儒将。
【原文】魏遣征南将军常山王元昭等率马步十五万来援,前军至驼涧,去涡阳四十里。庆之欲逆战,韦放以贼之前锋必是轻锐,与战若捷,不足为功,如其不利,沮我军势,兵法所谓以逸待劳,不如勿击。庆之曰:“魏人远来,皆已疲倦,去我既远,必不见疑,及其未集,须挫其气,出其不意,必无不败之理。且闻虏所据营,林木甚盛,必不夜出。诸君若疑惑,庆之请独取之。”——摘自《梁书?卷三十二》
【译文】北魏派遣征南将军常山王元昭等人率领十五万骑兵、步兵前来支援,前军到达驼涧,距离涡阳四十里。陈庆之想要迎战,将领韦放认为敌军的前锋一定是轻装精锐,和他们交战如果取胜,不算是大功,如果失败,会让我军士气受挫,兵法说以逸待劳,不如不要攻击。陈庆之说:“北魏军队从远处来,都已经疲惫,离我又远,一定不会被怀疑,趁他们还没有集聚,必须挫折他们的锐气,出其不意,敌军必定没有不败的道理。而且我听说敌人安营的地方,林木非常繁盛,敌人必然不会在夜里出动。各位若是有疑惑,我请求独自攻打他们。”
词语积累
安不忘危:安全的时候不要忘记危难。指时刻提高警惕,谨慎小心。
功高不赏:指功劳极大,无法赏赐。
旗鼓相望:望,看见。旌旗和战鼓相互能看见,形容军队队列长,威武雄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