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帝贾皇后列传
贾南风(257—300年),平阳郡襄陵县(今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人,晋惠帝司马衷(zhōng)的皇后。
阴险狠毒的丑陋皇后
贾南风是西晋开国重臣贾充的女儿,长得又矮又黑,性情十分暴烈。贾南风十六岁时,晋武帝开始为太子司马衷物色太子妃人选。
贾南风的母亲用重金贿赂皇后杨艳,希望自己的女儿入选。武帝中意他人,但在杨皇后的坚持下,贾南风如愿成为太子妃。
武帝认为司马衷的智力有问题,想更换太子。有一天,武帝设下宴席,邀请太子属官全部到场,又写了一些问题,让人送到太子宫,由司马衷作答。
贾南风知道这是武帝的考验,这些题目司马衷一定答不出来,而太子属官均不在场,便马上从外面找人代答。
这时,有人提醒说,太子平时不读书,现在的答案却引经据典,一定会被识破。贾南风觉得有道理,赶紧将答案改为平铺直叙的方式,让司马衷抄写。武帝看到答案非常高兴,认定太子的智力没有问题,断绝了换太子的想法。
武帝去世后,司马衷即位,是为晋惠帝,贾南风被册立为皇后。武帝晚年耽于享乐,不理朝政,导致社会矛盾尖锐,惠帝根本没有能力处理这些问题,闹出不少笑话。
有一年发生饥荒,老百姓没有粮食吃,很多人饿死,大臣们将情况汇报给惠帝。惠帝思索了很久,挠着头问道:“既然老百姓没有饭吃,为什么不吃肉羹呢?”大臣们都哭笑不得。
惠帝糊涂无能,非常惧怕贾皇后,贾皇后逐渐独揽大权。贾皇后还是太子妃时,为了专宠,曾经让已经怀孕的嫔妃流产,武帝知道后很生气,打算废掉她,幸亏有武帝的第二任皇后杨芷求情,才保住了地位。
武帝死后,杨芷成为皇太后,贾皇后觉得自己的权力被她限制,全然不顾当初杨太后救助的恩情,联络两个诸侯王,诬陷杨太后的父亲谋反,趁机诛杀杨氏一族。又伪造诏书,将杨太后废为庶人,囚禁起来活活饿死。
事后,贾皇后又反过来除掉帮助她的两个诸侯王,朝臣们人人自危,贾皇后更加肆无忌惮地结党专权。
贾皇后虽然大权在握,但始终有一块心病,那就是她和惠帝没有生育一个皇子。眼见太子司马(yù)越长越大,贾皇后害怕失去权力,心中焦虑万分,最后想出来一条毒计。
她首先对外宣称,自己在武帝大丧期间曾经有孕,生了儿子,只因当时情况特殊,没有对外公开,然后将自己妹妹的儿子带入宫中,掩人耳目。
接着,贾皇后在宴会中强行灌醉司马,趁他神志不清时写下谋反言论,并将这张纸交给惠帝和其他宗室大臣,言之凿凿地状告司马谋反。不久,司马被废,连同他的三个儿子被囚禁。
司马向来很有名望,朝臣对他被废非常不满,都知道是贾皇后在捣鬼,于是谋划废掉她,并拉拢赵王司马伦一起行事。
司马伦是个野心家,渴望获得权力,于是将计就计,把大臣计划废掉皇后、让太子复位的消息故意透露出来。
贾皇后听到之后,大为紧张,司马伦趁机劝她杀掉司马。贾皇后派太医毒杀司马,司马不肯服毒,最后被宦官用药杵杀害。
这样一来,贾皇后彻底失去人心,司马伦知道时机成熟,伪造诏书,以谋害太子的罪名废掉贾皇后,将她囚禁起来。
300年,身为阶下囚的贾皇后被毒杀,终年四十四岁。
贾皇后死得罪有应得,她专权干政,极度自私,直接激发了司马氏内部的权力斗争,最终引发“八王之乱”,导致西晋王朝土崩瓦解,我国历史从此迈入近三百年的混战时期。
【原文】后与母有隙,故伦使之。后惊曰:“卿何为来!”曰:“有诏收后。”后曰:“诏当从我出,何诏也?”后至上(hé),遥呼帝曰:“陛下有妇,使人废之,亦行自废。”又问曰:“起事者谁?”曰:“梁、赵。”后曰:“系狗当系颈,今反系其尾,何得不然!”——摘自《晋书?卷三十一》
【译文】贾皇后与齐王司马的母亲有仇,所以赵王司马伦让司马进宫抓捕贾皇后。贾皇后惊呼:“你进宫干什么来了?”司马说:“有诏书要捉拿皇后。”贾皇后说:“诏书应当从我这里发出,你奉的是什么诏?”贾皇后跑到上,远远呼喊晋惠帝:“陛下有妻子,让别人废掉,就是废掉自己。”贾皇后又问司马:“领头起事的是谁?”司马说:“梁王和赵王。”贾皇后骂道:“拴狗应该拴脖子,现在却拴在尾巴上,又怎么会不如此!”
词语积累
何不食肉糜(mí):肉糜,煮烂成糊状的肉。为什么不吃肉羹呢?指对事物没有全面认知。
乱七八糟:乱七,指西汉的“七国之乱”;八糟,指西晋的“八王之乱”。形容毫无条理和秩序,乱得不成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