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培训与开发的主要内容 > 案例分析(第3页)

案例分析(第3页)

(三)培训计划的拟订

(1)结合公司整体战略目标及发展计划,由人事部门依据对内部员工培训需求调查的结果,以及公司相关培训的政策、财务预算等,统筹各部门的需求,于每年年初拟订年度培训计划,并呈报审核。

(2)各部门应根据各自业务发展的需要,确定部门培训需求计划,并反映给人事部门统筹规划。

(3)人事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分解年度培训计划,拟订季度计划,编制培训课程清单,并呈报。

(四)培训实施

1。新员工入职培训

(1)社招人员的培训一般为每半个月进行一次,每次2~4学时,尽量安排在业余时间。

(2)应届毕业生的新员工培训在上岗前进行,课程则较为全面和深入,培训时间安排在工作日内,一般为一周左右。

(3)每一位新入职的员工,在上岗前或上岗后最长不超过十个工作日之内,除特殊情况外,都必须接受新员工培训。

(4)各培训科目由相应部门的内部讲师资格人或负责人担当主讲,根据需要还应负责考查试卷的编写和审阅。

(5)学员必须按时参加培训,严格遵守培训规范,并填写《内部培训反馈意见表》,客观公正地考评授课情况及讲师。

(6)如有必要,可以笔试的形式考核培训效果,成绩合格者方可顺利上岗;不合格者依具体情况进行补修或重试(一般应用于对应届毕业生的培训)。

2。实习生导师制的岗位培训

(1)此培训应自新员工培训结束并通过考核之日起开始。

(2)毕业生实习任务及其导师由部门经理或项目负责人分配指定,并提前确认。

(3)实习生导师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①必须是技术和业务骨干,有较丰富的本岗位工作经验。

②具有较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有较强的科研能力或业务能力。

③熟悉公司各项规章制度、程序文件及工作指引。

④具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和敬业精神。

(4)导师和实习生应共同参与订立试用期的工作目标、任务、结束时间及考核办法,整理成文并交人事部门相关人员归档。

(5)实习生导师必须履行以下职责。

①思想素质、企业文化的教育。

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③工作疑难的解决和指导。

④实习项目的指导。

⑤对岗位培训效果的评价。

(6)对于培训效果进行双向考核。实习毕业生对导师的反馈意见,由人事部门负责收集、测评和存档;对毕业生的考核评价可采用口试、笔试或实际操作考试等形式,结合日常工作报告的情况,由导师及部门经理负责,考核结果在人事部门备案。

(7)对导师的考核与其绩效考核挂钩,依据考核结果给予适当的奖励、惩罚或取消其资格等。

(8)对毕业生的考核与转正定级挂钩,作为转正考评的主要参考因素。若考核不合格,则由部门负责安排延长岗位培训时间或调换岗位。

3。内部培训

(1)充分挖掘公司内部可用资源,组建内部讲师团队。

(2)制订《内部讲师管理办法》。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