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所谓“在劳力上劳心”,就是指在“劳力的基础上劳心”,就是以“行是知之始”这一认识论为背景的基本合理的“生活”方式。它是与那种仅仅重视“劳心”的传统教育和不研究“劳力”“劳心”相互关系的改良主义教育相对立的一种“生活教育”的基本概念。
[59]陶行知:《古庙敲钟录》第四版,上海,新儿童书店,1951年版,第100-101页。此外,陶行知:“乡村工学团试验初步计划说明书”,《文集》,第280页中,记述了如下的“六大培养”。“一是,普遍的军事能力的培养;二是,普遍的生产能力的培养;三是,普遍的科学能力的培养;四是,普遍的识字能力的培养;五是,普遍的运用民权能力的培养;六是,普遍的生育能力的培养”。
[60]陶行知:《试验主义的实施》《试验主义的教育方法》《在南京高师教育研究会上的演讲》,载《陶行知全集》第一卷(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主编),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61]陶行知:《一夫多妻之恶结果》,载《陶行知全集》第一卷(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主编),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62]陶行知:《伪君子篇》,载《陶行知全集》第一卷(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主编),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64]陶行知:《行是知之始》,载《陶行知文集》(江苏省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会、南京晓庄师范陶行知研究室合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65]陶行知:《教学做合一》,载《陶行知全集》第一卷(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主编),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186页。
[66]陶行知:《教学做合一》,载《陶行知全集》第一卷(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主编),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186页。
[67]陶行知:《中国乡村教育运动之一斑——中国代表给加拿大世界教育会报告之一》,载《陶行知全集》第一卷(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主编),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205页。
[68]不除庭草斋夫:《中国的人命》,载《斋夫自由谈》,上海,申报馆,1932年版,第143页。
[69]不除庭草斋夫:《中国的人命》,载《斋夫自由谈》,上海,申报馆,1932年版,第144页。
[70]不除庭草斋夫:《中国的人命》,载《斋夫自由谈》,上海,申报馆,1932年版,第144页。
[71]陶行知:《乡村工学团试验初步计划说明书》,载《陶行知文集》(江苏省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会、南京晓庄师范陶行知研究室合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80页。
[72]陶行知:《古庙敲钟录》第四版,上海,新儿童书店,1951年版,第100页。
[73]陶行知:《普及什么教育》,载《生活教育》第一卷第1期(陶行知主编),1934年2月。
[74]陶行知:《古庙敲钟录》第四版,上海,新儿童书店,1951年版,第48页。
[75]陶行知:《古庙敲钟录》第四版,上海,新儿童书店,1951年版,第123页。
[76]陶行知:《古庙敲钟录》第四版,上海,新儿童书店,1951年版,第48页。
[77]陶行知:《古庙敲钟录》第四版,上海,新儿童书店,1951年版,第48页。
[78]陶行知:《古庙敲钟录》第四版,上海,新儿童书店,1951年版,第49页。
[79]陶行知:《古庙敲钟录》第四版,上海,新儿童书店,1951年版,第49页。
[80]陶行知:《宝山县观澜义务教育急成方案》,载《陶行知文集》(江苏省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会、南京晓庄师范陶行知研究室合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97页。
[81]陶行知:《教育的新生》,载《陶行知文集》(江苏省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会、南京晓庄师范陶行知研究室合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08页。
[83]陶行知:《教育的新生》,载《陶行知文集》(江苏省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会、南京晓庄师范陶行知研究室合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07页。
[84]陶行知:《生活教育》,载《生活教育》第一卷第1期(陶行知主编),第2页。
[85]陶行知:《普及现代生活教育之路》,载《陶行知文集》(江苏省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会、南京晓庄师范陶行知研究室合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34页。
[86]陶行知:《普及现代生活教育之路》,载《陶行知文集》(江苏省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会、南京晓庄师范陶行知研究室合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34页。
[87]马侣贤、戴自俺:《山海工学团》,上海,儿童书局,1934年版,第209-210页。
[88]陶行知:《从学军想到工学军》,载《生活教育》第一卷第6期(陶行知主编),1934年5月1日。
[89]陶行知:《普及现代生活教育之路》,载《陶行知文集》(江苏省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会、南京晓庄师范陶行知研究室合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24页。
[90]张世德:《山海沈家楼棉花工学团之诞生(一)》,载《生活教育》第一卷第3期,1934年3月16日;马侣贤、戴自俺:《山海工学团》,上海,儿童书局,1934年版,第9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