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女性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ppt > 第一节 自我认知的概念与方法(第4页)

第一节 自我认知的概念与方法(第4页)

按能力的倾向,能力可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也就是智力,亦称“天资”,是顺利完成各种活动的基本能力,如记忆能力、思维能力等。特殊能力是指在某种特殊的领域内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如数学家的抽象思维能力、画家的色彩鉴别能力等。“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一般能力是特殊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按照创造性程度,能力可分为再造性能力和创造性能力。具有第一种能力的人,能够迅速地掌握知识,善于按照固定模式办事干活。而具有第二种能力的人,富有创造性,善于创新。换句话说,第一类人是各种理论和规律的忠实遵循者和应用者,而第二类人的脑子里不断产生新的想法,是理论和规律的创造者。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第二类人一般都是各个领域的精英。他们不拘泥于成规,勇敢地提出各种适应新环境的观点和做法,走在时代浪潮的前端。

一个人能否顺利完成某项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能力的大小,这里的能力不是指某个能力,而是多种能力的有机结合。例如,一个优秀的作家,不仅要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还要有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观察力和缜密的思考能力。

另外,人与人之间的能力有很大差异,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能力的类型不同。有的人记忆力非常好,记得又快又牢。有的人擅长绘画,即使入行很晚也能成为名家。有的人思维敏捷,有曹植七步成诗的本领,被大家称为“才子”或“才女”。

二是能力的发展水平不同。有的人才华横溢,成就卓著;有的人则一无所长,碌碌无为。

三是能力表现的早晚不同。有些人很早就显露出才能,即所谓的少年天才。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五六岁就能写诗,王勃13岁就写出了流传千古的《滕王阁序》,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5岁开始作曲,12岁创作了大型歌剧。与此相反,有些人的才能较晚才显露出来,即大器晚成。我国著名画家齐白石年轻时是个木匠,他的绘画才能一直到40岁才表现出来。当然,大多数人的能力是在中年表现出来的,如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是在四五十岁取得科学成果的。

为了帮助人们正确选择职业,美国哈佛大学著名教育学家霍华德·加德纳,花费15年的心血,在继承前人智力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他把能力分成了八类,并指出了与每种能力相适应的职业。

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能是原始的生物潜能。从技能的角度看,这种潜能只有在那些奇特的个体身上才以单一的形式表现出来,除此之外,几乎在所有人的身上,都是数种智能组合在一起解决问题或生产各式各样的、专业的、业余的文化产品。

这些多种多样的智能在相当程度上是彼此独立的。智能的这种独立性意味着一个人即使有很高的某种智能,却并不一定有同样程度的其他智能。这种具有独立性的智能,与传统方法测量出来的智商有明显的差别。

加德纳还认为,每个人都拥有这八种智能,而且任何正常人都可将每一种智能发挥到相当的水平。一个人可能在任何一种智能上都没有特殊的天赋,但如果能将所拥有的各种智能巧妙地组合在一起,说不定在担任某一角色或从事某一职业时就会很出色。所以,在进行专业和职业选择时,如果一个人能认清自己的优势能力,选择最适合发挥自己优势能力的专业和职业,那么不仅可以事半功倍、获得成功,还能从学习和工作中获得无穷的乐趣。

在自我认知中,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评估众多技能的特定组合,与职业要求相对照,可以发现自己从事什么样的职业会发挥自己的智能和潜力。职业能力是获得职业以后才发展起来的。它直接影响职业活动的效率,是使职业活动顺利完成的心理特征。

对于即将就业的大学生而言,能力包含了更为宽泛的意义。它指的是能够在工作中产生有效的和高水平成绩的潜在的个人特征。再具体一点,能力事实上意味着你拥有的技能与用人单位提供的就职机会是否匹配。

许多单位对大学毕业生抱有很高的期望,认为他们是可以被任意描绘图景的白纸,具备成为人才的基本素质——热情主动、精力充沛、适应性强。他们希望大学毕业生经过实际工作的锻炼和组织文化的洗礼,能够充分地展现自己的潜力,成为组织的中坚力量。以下是访问不同单位总结出的12项用人单位对大学生主要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语言文字能力、自我管理服务意识、成就愿望、主动性、适应性、亲和力。

另外,大学生可以通过与工作相关技能分类对照的方法对自我能力进行检查。这可以帮助大学生明确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同时为进一步进行自我提升找到方向和目标。

【小资料】

优势识别器

准确识别自身优势的最好办法是进行积极的内省,或者在较长时间内持续观察自己的行为和情感。可是,和许多人一样,你可能很难有足够的时间或保持足够的客观性来进行这样的观察和内省。成功心理学的研究者们通过对优秀业绩者的常年研究,开发了一种优势识别工具。借此,我们可以更早更快地发现自己具有哪些方面的优势潜能。

优势识别器的主要内容是34个优势才干主题。每个主题都是一种思维、感觉或行为模式,其中蕴藏着建立优势的希望。你可以通过优势识别器开发者的专门网站(。strengthsfinder。)进行测试,从而找到自己的优势主题,也可以通过阅读以下资料进行思考。

优势识别器的34个主题为成就、行动、适应、分析、统筹、信仰、统率、沟通、竞争、关联、回顾、审慎、伯乐、纪律、体谅、公平、专注、前瞻、和谐、理念、包容、个别、搜集、思维、学习、完美、积极、交往、责任、排难、自信、追求、战略、取悦。

(1)成就。你始终渴望有所建树。你感到每一天似乎都是从零开始的。一天结束时,必须获得某种有形的成果,你才会感觉良好。

(2)行动。“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开始?”这是你最爱问的问题。你总是急不可待地要行动,说干就干。你确信最好的办法是在干中学,做出决定,采取行动,检验结果,继续学习和进步。

(3)适应。你能够自愿地对眼前需求做出反应,即使此举使你偏离原有的计划。你本质上是一个非常灵活的人,即使工作的不同需求把你东拉西扯,你仍能保持高效率。

(4)分析。你喜欢问“为什么”,自视客观冷静,认定理论必须经得起质疑、推敲和检验。你总试图去寻找事物间的模式和关联以及它们如何相互影响,透过表层寻找根源。

(5)统筹。你总是试图琢磨出做事的最佳方案。如果你发现一个更优惠的票价,你会在最后一刻突然改变旅行计划。你事无巨细,总是在寻找最佳配置。

(6)信仰。通常你认同某些经久不变的核心价值,这些核心价值以多种方式影响你的行为。它们赋予你的生活以意义,使你满足,指引你排除种种引诱和干扰,朝着恒定的目标前进。

(7)统率。它促使你实施指挥。一旦确立目标,就要用它来统一众人的思想,否则你就会坐立不安。你不怕被反对,或者被指责为专横和刚愎自用,你具有天然的领导意识。

(8)沟通。你喜欢解释、描述、主持、演讲和写作,用形象、案例和比喻赋予枯燥的概念和事件以生气,用语言勾画图像激发人们的兴趣,改变他们的眼界并鼓励他们去行动。

(9)竞争。竞争扎根于比较。别人的业绩是你的标尺。你热爱比赛,尤其喜欢胜券在握的比赛。你参加比赛不是为了取乐,而是为了取胜。你避免自己参加取胜无望的比赛。

(10)关联。你认为凡事发生必有原因。你从心底认为所有的一切都是相互关联的,每个人是宏观世界的一部分。

(11)回顾。回顾是为了寻找答案,是为了了解当前。当前变动无常、杂乱无章,唯有回到策划之初,目睹蓝图浮现,你才充满信心。你会在了解事物内涵的基础上明智地决策。

(12)审慎。你为人谨慎,处世警觉。你喜欢提前计划,以防不测;谨慎选择朋友,并回避谈私事;避免过度赞扬别人,以免被误解;识别危险,判断影响,小心落脚,谨慎前行。

(13)伯乐。你能发现别人的潜能。事实上,你常常只关注潜能。你与别人交往的目的是帮助他们成功。别人的进步如同燃料,给予你力量和满足。

(14)纪律。你的世界必须可以预测,必须井井有条、规划有序。你通常建立常规,制定时间表,规定完成任务的日期;分解长期目标,制订短期计划并坚持逐一实施。你讨厌意外,憎恶失误,注意细节,喜欢建立控制感。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