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如果我在人群或活动中待的时间太长,我会变得不高兴、容易发牢骚。
23。在新环境中,我常常感到不舒服。
24。我喜欢人们到我家里来玩,但我不喜欢他们待的时间过长。
25。我经常害怕回电话。
26。当我意外地遇见某人或意外地被要求发表意见时,我发现我的大脑有时候会一片空白。
27。我语速很慢或不时停顿,特别是在我感到疲倦或是试图在思考的同时讲话时。
28。我不会将偶然认识的人视为朋友。
29。我感到我似乎难以向其他人展示我的工作或想法,除非他们已经完全弄明白。
30。其他人可能让我吃惊地发现他们所认为的我比我自己所认为的我更聪明。
将你选择“正确”的题数相加,然后阅读下面的解释,看看自己属于哪一类。
21~30项正确:你是非常内向的人。对你而言,重要的是了解如何保持充沛的精力,以及了解你的大脑是如何加工信息的。你通过你的思想、印象、希望和价值观与生活相联系。你不会任凭外部环境的摆布。
11~20项正确:你处于外向与内向之间。就像可以灵活使用双手的人一样,你的性格既是内向的又是外向的。你可能会在独处与外出之间痛苦地抉择。所以注意一下你在什么时间以及怎样的情况下能保持充沛的精力是非常重要的。你通过自己的思想、感觉,以及其他人的标准来判断自己。这给了你广阔的视野,但有时候你可能为了兼顾问题的两个方面而左右为难。重要的是你要学会评价自己的个性,以便保持充沛的精力。
1~10项正确:你是较外向的人。你根据其他人的价值观和现实来评判你自己。在现实允许的情况下,你力求变化。当你人到中年、反应迟缓时,你会惊讶地发现自己居然想从社交活动中退出,或感到需要给自己留出一些时间,但却不知道可以做点什么。你可以找到一些办法帮助自己弄清楚:当你需要独处时,什么是最值得做的。你需要学习更多内省的技能来平衡你对外活动的技能。
资料来源:MartiOlsenLaney,《内向者优势》,杨秀君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二、发现自己的能力优势
发挥优势,回避弱点,是职业成功者的法宝。要想从人群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有与众不同的地方,给你勇气和信心的就是你自己的能力。事实上,很多人并不是很清楚自己具有什么能力。下面这个故事,或许能给你一些启迪。
【案例】
一次职业咨询
一位出版发行人失业后,向一位做职业咨询顾问的朋友求助。
“好吧,你擅长什么?”这位朋友问他。
“我是一个很好的出版发行人啊”,他回答说。
“的确,不过你具备什么样的技术呢?”这位职业顾问又问。
“出版发行技术”,他答。
他们的谈话就这样原地踏步地持续了一会儿,直到职业顾问说他愿意帮忙,但这位出版发行人必须同意一个简单的条件:他必须向他周围的人——家人、朋友以及同事——询问他所擅长的事情,并在一周后回来。
一个星期后,他按时回来,向职业顾问报告了他所获得的答案。
“人们都是怎么说的?”职业顾问问道。
“有趣的是”,他说,“没有一个人提到出版发行”。
他滔滔不绝地念出一大串特点。他很擅长交流沟通,能与任何人进行交谈;他很擅长简洁扼要地概括出一次谈话的重点而不会无边扩散;他很擅长说服别人去做他想让他们去做的事情;他很擅长回应身边人的观点,使他们备感舒适惬意。除此之外,他还特别善于巧妙地运用语言。
“啊”,这位职业顾问说,“这可真有意思。你考虑过投身政治生涯吗?”
对你自己,别人常常能看出你自己所看不到的东西。像故事中职业顾问提到的那样,询问你的家人、朋友和同事,列出你擅长的,记录下来并时刻提醒自己,思考是否经常运用了你的天分和能力。
“能力”这个词大家耳熟能详。人们常说,这个孩子脑子灵,那个孩子脑子不灵,这个学生聪明,那个学生愚笨。这里的灵与不灵、聪明与愚笨,就是指一个人智力的高低,而智力就是能力的一部分。
学校里,老师介绍学生特长时常常这样讲:甲生善于绘画,乙生长于音乐,丙生擅长体育等。这说的就是这些学生有不同的特殊能力,特殊能力也是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
当赞扬作家写出新作品、设计师设计出新时装、科学家研发出新机器时,人们通常说他们有创造力。创造力也属于能力的一部分。
这些都是我们对于能力的理解,其实能力所涉及的范围远不止这些。在心理学上,能力有两方面含义:第一,能力是一个人顺利完成某项具体活动的基础。如果一个人缺乏计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就很难学好数学;如果一个人没有声音分辨能力,就很难成为一个出色的音乐工作者。第二,能力的高低会影响一个人完成某种活动的快慢以及控制程度。比如,一个有绘画能力的人,能够较快地掌握绘画技能;一个有音乐才能的人,学习音乐会比其他人轻松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