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妙慧:《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载《长三角(教育)》2012年第12期。
桑丽英:《思想品德课因融于生活而精彩——陶行知教育理论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载《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年第12期。
徐廷福、王益聪:《陶行知“艺友制”师范教育模式及其当代价值》,载《韶关学院学报》2012年第9期。
姜河:《陶行知教育理论中的职业教育思想探析》,载《职业教育研究》2012年第12期。
罗昭琼:《让“教育生活化”渗透在高中作文教学中》,载《生活教育》2012年第12期(上)。
梁氏相:《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在思想品德课教学的践行》,载《生活教育》2012年第12期(上)。
韩婷:《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对当代农村教育的启示》,载《老区建设》2012年第14期。
张玉荣:《论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及其当代启示》,载《职教通讯》2012年第16期。
廖宗玉:《杜威与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之比较研究》,载《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第16期。
潘伟斌:《陶行知“生活教育”、“创造教育”与职教语文教学》,载《群文天地》2012年第17期。
张芸华:《徜徉语文课堂品味魅力语文——浅谈陶行知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载《才智》2012年第17期。
吴洁:《陶行知的和谐教育思想在幼儿教育中的体现》,载《成功(教育)》2012年第20期。
张华清:《“学法”至上——学习陶行知感悟之二》,载《语文建设》2012年第21期。
乔晓宏:《陶行知教育理论对现代中学图书馆工作的启示》,载《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2年第21期。
徐春丽:《从陶行知精神谈教师的师德建设》,载《教育教学论坛》2012年第22期。
石委:《从陶行知的创新教育思想谈初中语文教学》,载《成功(教育)》2012年第22期。
游青明:《“知行合一”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载《改革与开放》2012年第24期。
袁娟:《陶行知教学合一思想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载《职业》2012年第26期。
洪邦林:《陶行知教育思想对中职语文课程教学的启示》,载《职教通讯》2012年第27期。
冯中强:《陶行知教育理论在职业学校新课改中的体现》,载《职教通讯》2012年第30期。
戴红武:《和谐精神:乡村教育思想的目标指向和价值取向——关于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研究》,载《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第31期。
庄立群:《爱先行,德为盾——陶行知思想的一些看法》,载《才智》2012年第31期。
白芸:《论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的形成及其对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载《中国校外教育》2012年第31期。
钟琦文:《浅谈对新课程下高中化学教学的反思——记陶行知关于“生活即教育”的思想》,载《才智》2012年第33期。
朱慧:《学习陶行知思想,做情商教育的实践者——由一对母子的对话引起的深层思考》,载《中国校外教育》2012年第35期。
李云进:《如风如火的陶行知——评〈风与火:陶行知〉》,载《出版参考》2012年第36期。
胡冬香:《运用陶行知理论打造灵动区域》,载《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年第1期。
韩华平:《陶行知教育思想对化学教学的借鉴意义》,载《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3年第1期。
邵晓军、赖熊麟:《陶行知的德育观与实践之路》,载《兰台世界》2013年第1期。
刘大伟:《论台湾的陶行知研究——一种学术史的视角》,载《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
王茜:《陶行知平民教育教材编写思想对汉语国际教育的启示》,载《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刘大伟:《陶行知研究范式的新转向》,载《云梦学刊》2013年第1期。
刘大伟:《论陶行知教材编撰思想与实践及其现实意义》,载《课程·教材·教法》2013年第1期。
王梅:《蔡元培与陶行知德育思想之比较研究》,载《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3年第1期。
顾伟:《陶行知诗教的美学特征》,载《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徐莹晖:《陶行知政治现代化思想探析》,载《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胡冬香:《运用陶行知理论打造灵动区域》,载《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