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晓凤:《陶行知教育的试验与创新思想初探》,载《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陈会忠:《陶行知师德思想的生成与构成》,载《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李煜:《从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内涵看当前幼儿园教育》,载《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朱晓春:《陶行知学校体育思想研究的新取向》,载《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袁宗金:《回到基本元素——陶行知幼儿科学教育思想解读》,载《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方静:《陶行知女性教育观考论》,载《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王雷:《“开民智”、“作新民”——陶行知与近代教育家群体论社会教育》,载《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张乐群:《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兼论陶行知的民主教育思想》,载《中国教育学刊》2007年第2期。
张丽娟:《陶行知教育思想对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启示》,载《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王胜勇:《学习陶行知培育小主人——徐州市解放路小学生活教育掠影》,载《江苏教育》2007年第2期。
鲍小东:《陶行知故里的平民教育》,载《中国农村教育》2007年第2期。
范吉明:《用陶行知教育思想点击作文教学的“三度空间”》,载《福建陶研》2007年第2期。
黄锦群:《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对语文研究性学习选题的指导意义》,载《福建陶研》2007年第2期。
陈梦雄:《从陶行知倡导“乡村教育”到当前“关注农村教育”的思考》,载《福建陶研》2007年第2期。
龚财枝:《黄炎培、陶行知农村教育思想比较研究》,载《福建陶研》2007年第2期。
黄云龙:《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社区教育》,载《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陈贻鑫:《陶行知先生对我的教诲》,载《生活教育》2007年第2期。
覃崇生:《陶行知教育思想与我的学校管理实践》,载《生活教育》2007年第2期。
罗先凤:《解析陶行知与当代诚信教育》,载《教育与职业》2007年第3期。
周洪宇:《陶行知:现代终生教育思想的先驱》,载《生活教育》2007年第3期。
陈家生:《试论陶行知进步的荣辱观》,载《生活教育》2007年第3期。
陈水利:《陶行知德育思想的现代价值》,载《生活教育》2007年第3期。
顾伟:《陶行知乡村师范教育思想影响下的乡村师范的历史嬗变》,载《生活教育》2007年第3期。
金林祥:《论陶行知对武训精神的倡扬》,载《教育学报》2007年第3期。
涂怀京:《赫尔巴特的“统觉”与陶行知的“常能”》,载《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廖其发:《论陶行知的抗战建国教育思想》,载《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第4期。
杨群祥:《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校本化探索》,载《高教探索》2007年第4期。
张乃清:《陶行知的好学生——张翼》,载《生活教育》2007年第4期。
赵彦俊:《陶行知活的教育思想对校本教学的启示》,载《生活教育》2007年第4期。
需琼华:《陶行知关于科学教师培养的论述及其现实指导意义》,载《生活教育》2007年第4期。
钱锦:《建构主义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载《生活教育》2007年第4期。
林炳伟:《陶行知的创造性人格特质解析》,载《生活教育》2007年第5期。
王尚义:《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对农村教育和教师队伍建设的现实意义》,载《生活教育》2007年第5期。
刘艳梅:《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解读》,载《基础教育参考》2007年第6期。
李明月:《从实用主义教育到“生活教育”——杜威与陶行知教育理论之比较》,载《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7年第6期。
刘友开:《汪达之对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继承、创新和发展》,载《生活教育》2007年第6期。
张伯兴:《学习陶行知关于师生关系的论述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载《生活教育》2007年第6期。
宁波:《“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陶行知的乡村教师观》,载《生活教育》2007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