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者严复对于卫西琴的奇思妙想虽持怀疑,但还是在他写的序言中善意地随声附和道:“卫西琴倡成己之说,以破仿效兴自由。谓教育之道,首官觉以达神明,以合于姚江知行合一之旨,真今日无弃之言也。”[256]
除了与德国犹太医生及卫西琴的交往之外,在陶行知的笔记本中还出现下列德国人的姓名及在华或德国地址:[257]
KurtRosenfeld(注:库尔特·罗森菲尔德博士,1877—1943,政治家、德国社会民主党左翼早期领导人之一,因担任女革命家罗莎·卢森堡的辩护律师而闻名。因是犹太裔,1934年被迫流亡美国,在纽约从事律师职业直至去世);
&Kornfeld(注:恩斯特·科恩菲尔德,陶行知1936年访美时,他在宾夕法尼亚州旧金山市可能从事与工会有关的工作);
M。Fuchs(注:M·富克斯及德国柏林的地址,此外暂无其他个人信息);
IngebSchultz(注:英格博格·舒尔茨及在华地址,此外暂无其他个人信息);
AnnaWang(注:德文名Aens;中文名王安娜,博士,1908—1989,原德中友协名誉主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家王炳南的前妻;1973年在德国汉堡出版了《我为毛泽东而战斗——一位德国妇女的中国革命经历》一书);
RuthWeiss(注:中文名魏璐诗,出生于奥地利犹太家庭,自30年代起长期旅居中国,从20世纪50年代起为多家中国大陆出版的德文刊物担任编译专家)。
笔者在德国试图对陶行知与上述德国或德语区人物之间的关系进行详细的考察,虽经各种努力,却收获甚微,既而有待日后在中国国内继续深入发掘。
(二)一九三八年德国之行
中国有句成语“百闻不如一见”。陶行知1938年环游世界,于该年7月到达德国,使他有机会通过亲自观察来认识这个国家,并检验他之前心中的“德国形象”。虽然他对于此次旅行没有全面的记述,但从他的记事本中仍能够发现一些十分有价值的手记(全部影印收录在陶行知全集的第十卷),从而使我们至少能够对其德国之行的整个过程进行追踪和还原。中国在前些年也曾出版过几本书,试图依托陶行知出访二十八国日志对这次达两年之久的环游进行纪实性或文学性描述。[258]由于这些尝试均不属于学术研究,因此,某些企图再现的情节实难经得起推敲。本文将在下面重新借助陶行知的手迹以及其他著述或演说,力争揭示出他德国之行的一些内心触动和外部关联,并汇集他此行的体会和印象。
陶行知受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的委托,肩负着动员海外华人支持中国抗日的政治使命,于1936年7月11日从香港出发踏上旅途。他乘船首先前往伦敦参加“第七届世界新教育联合会大会”(7thWorldceoftheionFellowship),接着又应邀参加在日内瓦举行世界青年大会。他在英国和法国暂住至11月初,然后去美国并在那里逗留了十五个月。在此期间,他出访了四次加拿大和一次墨西哥。1938年2月,他第二次来到欧洲,途中经过了英国、爱尔兰、荷兰、比利时和法国。此后他返回美国,并于6月15日又从纽约出发,开始了第三次欧洲之行。在6月24日访问伦敦、6月26日访问巴黎、6月27日至30日访问意大利、6月30至31日访问奥地利之后,陶行知于1938年7月1日由中国驻布拉格公使梁龙陪送至火车站,乘11点44分的火车前往柏林。虽然陶行知本人在环游世界临近结束时统计称“三次进德国”,[259]然而,只有他1938年7月2—12日的行踪有据可查。他最初的德国行程计划如下:[260]
①维滕堡:马丁路德1517年95条论纲
②格廷根大学
③波茨坦:腓特烈大帝
④柏林:菩提树下大街,大学,腓特烈大帝,新博物馆,佩加蒙圣坛,凯旋大道,夏洛滕堡城堡
⑤莱比锡
⑥魏玛:文学、绘画、音乐
⑦法兰克福:歌德诞生地
⑧罗滕堡:Gigantic博物馆
⑨楚格峰,最高山峰
⑩波恩大学,贝多芬
海德堡,最古老的大学
巴特埃姆斯
拉赫湖
7月5日,他又将德国行程计划变更如下:[261]
柏林、波茨坦、维滕堡、莱比锡、魏玛、瓦尔特堡、法兰克福、海德堡、慕尼黑、维也纳。
从以上的旅行计划可以清楚地看出,他有意亲眼近距离了解德国的文化和文化历史。但不知出于何种原因,他的愿望未能实现。陶行知最终只去了柏林和波茨坦,然后提前离开了德国。我们今天只能依据他记事本中提供的那些信息碎片,复原他在德国十天里的具体情境。
1938年7月2日,星期六
陶行知在柏林动物园火车站下车后下榻“霍尔施泰因旅馆”(HotelHollstein),房费为每日4。89马克。此前,位于库当大街的“动物园旅馆”(HotelamZoo)和法萨嫩大街的“巴达维亚公寓”(PensionBatavia)也在备选之列。
——当日拜访了位于库当大街28号的中国驻德大使馆。
7月3日,星期天
——拜访莱布尼茨大街62号柏林中国学生会,与学生代表座谈。当时在柏林约有二百多名中国留学生,绝大多数攻读理、工和医科专业。
——参观柏林大学,了解创建者洪堡兄弟(威廉·冯·洪堡和亚历山大·冯·洪堡)。
——改住位于萨维尼广场附近格罗尔曼大街21号的一家小旅馆,此店每天只需付2马克。
——制定第一个德国旅行计划(见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