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教育家陶行知的研究 > 人民之子 陶行知节选102(第3页)

人民之子 陶行知节选102(第3页)

[1]原载《人民之子:陶行知》,长沙,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2]《吾母所需剃刀》,载《陶行知全集》第四卷,武汉,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216页。

[3]1923年春,陶行知曾在《游牛首山》这首诗的题注中,对“绩溪牛”的精神予以称赞:“吉乡你绩溪人为绩溪牛,人以为侮辱,我以为是尊敬,因为牛是农家之友,没有牛,我们那里来的饭吃呀!”纵观陶行知的生他不是正这样头“绩溪牛”或“徽骆驼”吗?

[4]弘治《徽州府志》卷五《学校》。

[5]康熙《徽州府习》。

[6]赵谤:《商山学院学田记》,见道光《休宁县志》卷,《风俗》,嘉靖《黎源县志》卷四《风俗》。

[7]《徽州的书院(附书屋)》,载《徽学通讯》,1989年第1期增卷。

[8]张国良:《再记我所知道的陶行知》,载《行知研究》,第11期。

[9]张国良:《国记我所知道的陶行知》,载《行知研究》,第11期。

[10]朱泽甫编:《陶行知年谱》,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3页。

[11]据《宋史·杨时传》载,北宋杨时就教于程颐,“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借喻尊师重道。

[12]周洪宇:《近代知识分子与教会教育——一项以陶行知为观照基点的历史透视》,章开沅、林蔚主编:《中西文化与教会大学》,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14]朱泽甫:《陶行知年谱》,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5页。

[15]根据“安徽省徽州府崇一私立中学堂毕业文凭”。

[16]关于崇一学堂性质与程度的评估,参见董宝良、喻本伐、周洪宇:《陶行知生平求是》,载《教育史研究》,1995年第2期。

[17]TaoWenTsing:ToJ。E。Russell,February,16。1916。

[18]《〈金陵光〉出版之宣言》,《陶行知全集》第一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3页。

[19]《〈金陵光〉出版之宣言》,《陶行知全集》第一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3页。

[20]前述引文未特别注明出处者,均见《共和精义》,《陶行知全集》第一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43-53页。

[21]王阳明:《传习录》上。

[22]王阳明:《答顾东桥书》。

[23]《共和精义》,《陶行知全集》第一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46-48页。

[24]许宗元:《陶行知》,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8页。

[25]《因循篇》,《陶行知全集》第一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12页。

[26]《〈金陵光〉出版之宣言》,载《陶行知全集》第一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3页。

[27]《为考试事敬告全国学子》,载《陶行知全集》第一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21页。

[28]《伪君子篇》,《陶行知全集》第一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20-27页。

[29]周洪宇:《陶行知与基督教》,载《安徽史学》,1991年第4期。

[30]参见蔡元培《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1900年以来教育之进步》和《新教育与旧教育之歧点》等文,高平叔编:《蔡元培教育文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31]牧野笃:《关于陶行知在美国留学期间学习与生活的若干考察》,载《陶行知研究在海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50-155页。

[32]林伯特·O。布朗:《中国教育中的美国进步主义:陶行知个案》,《中外比较教育史》(许美德、巴斯蒂主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91页。

[33]牧野笃:《关于陶行知在美国留学期间学习与生活的若干考察》,载《陶行知研究在海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50页。

[34]陶城:《真善美的爱——陶行知一家》,载《陶行知与中外文化教育》(周洪宇等主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226页。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