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福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单纯追求利润、自由放任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必须由政府介入并指导创建新的经济秩序。他要用国家的力量调整资本主义的某些弊端。
45万美国人写信支持他,甚至有人表示:“就是罗斯福一把火烧了国会,我们也会大声欢呼说,‘好哇,火到底点着了。’”
危机和新政都是从金融业开始的。
罗斯福就任总统时,全国银行库存现金仅60亿美元,根本无法应付410亿美元的储户提款。各银行前都是人山人海,纽约市有一位妇女,为此把孩子出租给排队提款的妇女,每次收费二角五分,因为抱着孩子排队,能排在前头。
人们为什么会去挤兑银行?
(生)对银行信心的丧失。
其实这也是当时美国整体社会的写照:他们不仅在经济上,就连精神上也属于“萧条期”。所以当务之急是恢复银行的信用。
就职当晚,罗斯福连庆祝舞会也没有参加,就赶紧指示财政部长起草《紧急银行法》并宣布全国银行休业四天。这是罗斯福的“第一把火”。
3月9日,众议院只花了38分钟便一致欢呼通过了这项法案,成为美国立法史上前所未有的纪录。法案授予总统控制黄金流向,核准发行20亿新美钞,重新改组银行的权力。
当夜8点36分,法案即经总统签署生效。两个小时后华盛顿的印钞厂就开工了。两天后,一袋袋新美钞就开始运往各州的联邦储备银行。
之后,罗斯福把整个美国变成了阐述新政理念的大课堂。第一堂课是对记者上的,他在任职期间共开过998次记者招待会。
第二堂课是直接面对全国人民的“炉边谈话”,堪称罗斯福的秘密武器。这就像在自己家里和邻居交谈。罗斯福说,我的老朋友们,我想告诉大家,过去的几天我们干了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干,下一步又打算怎么干。他向人们保证,现在把你们的钱存入重新开业的银行比藏在床褥下更为保险。
估计至少有6000万人在收音机旁收听了他的谈话。罗斯福任职期间,这样的“炉边谈话”不下35次。他就像一位广播明星,一次的炉边谈话后经常能收到5万封听众来信。尽管生活是困苦的,但是人民从总统那里看到了希望,得到了安慰。聆听总统的广播谈话成了当时美国人民的一项重要爱好,有人说:“首都与我们的距离,不比起居室里的收音机远。”甚至有民众将他的照片剪下来,贴在收音机上。
当银行再次开门时,人们依然排起了长队,但这次是来存款而不是提款的。一周内就有10亿到20亿的美元流回到了银行。很快就有13500家银行(占全国总数四分之三)复业。股票交易所也重新开业了。有人说,幸福的日子又来到了。
当然,幸福的日子还没有真正回来,不过金融恐慌总算过去了。
有个金融巨头说,他认为自从耶稣去世后,最伟大的领袖就是罗斯福,并深深后悔自己错投了胡佛的票,请求上帝的宽恕。
金融秩序恢复后,新政就进入了实体经济。
工业和农业的问题是什么呢?
(生)企业破产,工人失业,产品卖不掉。
1933年5月,罗斯福举行第二次“炉边谈话”:企业的恶性竞争,劳工的极端贫困,紧张的劳资关系使美国犹如处在一个火山口上,并明确要求企业和政府合作。
1933年6月16日通过的《国家工业复兴法》,这是新政最重要的一部法案。
展示材料
规定各工业企业的生产规模,产品价格,销售范围,工资及工时数,并严格限制产品产量。雇员有权组织起来,并选派代表与政府谈判和签订集体合同。
这些规定针对什么弊端?目的是什么?
(生)避免恶性竞争、提高工人的地位等。
制定游戏规则,避免盲目竞争而导致生产过剩。(减少“卡脖子”竞争)
全国有100万雇主签名表示愿意遵守,凡同政府合作的,为其悬挂蓝鹰标记,下写“人尽其责”。厂门店门挂上,汽车挡风玻璃上贴着,连《时代》周刊每期封面上都有。
政府出台《农业调整法》。农民签署了耕地削减合同,作为压缩产量的补偿,并从政府获得津贴。至1936年,农业调整署成功地使农业总收入增加了50%,农产品价格提高了66%。
信用恢复了,工业调整了,农业缩减了。要真正使经济复苏,还得需要市场。市场怎么来?刺激消费。怎么刺激?让人民手中有钱。这就是救济问题。
问题是怎么救济?
(生)发钱。
光发钱就能解决问题吗?有一个在美国流传甚广的故事,说是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在开始收到救济支票之后,便主动地走出家门,打扫本镇的街道,说:“我得做点事情,以回报我所得到的东西。”
这说明什么?
(生)人们渴望活得有尊严。
所以罗斯福更注重工作救济,以工代赈。最初是建立民间资源保护队,三个月内就注册了25万年轻人,他们每周可领取工资30美元,但其中25美元必须寄给家庭。
后来有公共事业振兴署(WPA),其突出的成绩有600个机场,超过50万英里的公路和街道,11万个公共图书馆、中小学、礼堂、医院等,100多万个新厕所,开办1460家托儿所等。
“以工代赈”解决了哪些问题?
(生)失业问题、消费问题。
除此以外,还有信心,信心比黄金更重要。1937年5月的盖洛普民意调查显示,5个人中有4个人赞成通过这种做法,修建道路、桥梁和露营设施,工作救济帮助人们昂起头,挺起胸,手里不闲着。很多人拿到第一张工资支票直接去的地方是理发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