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海派教学是什么意思 > 案例4 大萧条和罗斯福新政(第1页)

案例4 大萧条和罗斯福新政(第1页)

案例4大萧条和罗斯福新政

上海市徐汇中学姚虹

图1亨利·福特

1929年10月21日,亨利·福特(展示图片)为他的好朋友托马斯·爱迪生举行了发明电灯泡50周年的庆祝活动,总统胡佛和包括居里夫人在内的许多世界名流都来出席,千万个美国家庭在收音机前收听盛况,并共同熄灯一分钟纪念这个标志新时代到来的伟大发明。策划此活动的福特志得意满,由此美国将创造新的辉煌,繁荣似乎可以天长地久。

确实如此,美国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债务国变成现在全世界最大的债权国;华尔街成为世界金融体系的太阳;人口翻倍,新技术、新产品日新月异。

图220年代的疯狂

自由市场经济在20世纪20年代得到最无制约的充分发展。美国张开翅膀高速向前飞,创造了空前巨大的生产力,财富高度集中。

人们发明了鸡尾酒会,妇女们开始穿露出膝盖的裙子走路,爵士乐也开始流行。(展示图片)

疯狂的时代,乐观的美国,选择了自信的总统胡佛,他告诉美国人民:“我们今天的美国比历史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更接近于与贫穷作战的最后胜利。”他向美国人民许诺:每家锅子里有一只嫩鸡,车库里有一辆新的T型汽车。

图3涌向华尔街的人群

但是,就在福特这次轰动全国的庆祝活动后的第三天,1929年10月24日星期四,纽约证券交易所股市突然崩盘,道琼斯指数**,10亿美元财富顷刻间人间蒸发。到当晚收市时已有11人自杀。从美国到欧洲各地,各大报纸纷纷报道了这一不幸的事件,并称其为“黑色星期四”。从这个角度(展示图片)看当时涌向华尔街的人群,就像热锅上的蚂蚁。

紧接着而来的是恐慌,成千上万的人涌到银行,提取自己所有的积蓄,挤兑摧毁了5500多家银行。美国由危机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大萧条:到1933年,国民生产总值下降了一半以上,工业下降了46%,其中钢铁业倒退了28年。(展示图示)

图4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变化图

失业人数达1700万人,3400万成年男女和儿童没有任何收入。在百货公司开电梯是一个大学生所能找到的最好的工作。

农产品难以售出。一只羊售价1美元,运费却要1。1美元。牛奶被倒进了密西西比河,使这条河变成了“银河”。

图5“胡佛屋”前的母子

胡佛被称为“饥饿总统”,成了痛苦和困难的代名词,并出现了胡佛屋、胡佛毯,儿童也唱起了儿歌:“梅隆拉响汽笛,胡佛敲起钟,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直往地狱里冲。”(展示图示)

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从繁荣到危机,从富足到穷酸,(从繁荣的顶峰到危机的低谷)似乎没有任何过渡,好似瞬间推倒的多米诺骨牌,且不断升级蔓延。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什么原因导致繁荣后的危机呢?这样问似乎有点难,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些数据。

(展示柱形图)看到伴随着经济的繁荣,工人的工资在这几年中鲜有提高,增长率为2%。

图6美国工人工资的增长

这些非常可观的数据确实表明美国正处于经济蓬勃发展期,但是否一点问题也没有呢?从这张图表中能看出不协调的地方吗?

(生)企业高利润,工人工资的增长却很少。这会造成什么现象?

(生)工人的购买力很小,买不起商品。

1929年,一个家庭如果想取得最低限度的生活必需品,每年须有2000美元的收入。但当时美国家庭60%以上是达不到这个数字的。全国2%的富人拥有国家财富的60%。一句话,购买力跟不上商品产量,导致了市场供求关系的不平衡。我们看到繁荣背后的第一个问题是供求关系失调。

这种潜在的危机有没有被人们发现?

(生)没有。

是的,没有。因为美国的商业一片欣欣向荣,那你们知道商家是怎么刺激消费的吗?

展示材料

1924年,美国汽车70%是分期付款买的。

1927年贷款规模是34亿美元,到1928年就成为了60亿美元。

(生)这是通过分期付款刺激消费。

汽车、收音机、电冰箱、洗衣机、钢琴、电唱机甚至订婚戒指都能按月分期付款。用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一美元首付,一美元月供。

欠了银行的钱总是要还的,人们到哪里去获得更多的财富呢?

展示材料

只要你每周向股市投入15美元,相当于一年投资780美元,10年后你的股票就会增值为8万美元。

——华尔街金融家撰文:《人人都应该有钱》(当时美国工人的平均年工资却只有1300美元)

花钱购买股票是一种投资,但在这里变成了什么?

(生)投机行为。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