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群体生活的质量
-学生社团:数量和宗旨
-是否具有社团章程和会标
-各个社团是否有集中地,如“社团之家”,其目的和效果如何
-学生社团活动及集体项目的政策,是否与校外社团接触,面向城市的开放度等
2。可以让学生享有高质量生活的措施
2。1向学生提供的信息及其他有用的服务是否协调且简单易行
-单一窗口:处理行政注册手续的效率
-多功能卡
-在职学生:是否有特殊政策
-外国留学生:接待、注册、服务等
-高水平体育生:是否有特殊政策等
-残疾学生:接待条件及特殊设施的安置情况(住宿及便利出行等)
2。2体育生活
-体育政策及指导结构
-体育社团的地位
-体育项目的多样性
-大学生中从事体育运动的学生比例
-高水平体育课程训练
2。3文化生活
-文化政策及文化活动服务
-文化社团:数量及参与学生数量
-与教学的关联度
-学校是否设有学生生活办公室(BVE),办公室的职责是如何规定的
2。4与大区大学及学校事务管理中心(CROUS)的关系
-与CROUS协调的政策
-是否与CROUS就大学生整体事务签订过协定
-住房、社会援助、紧急援助经费的管理
2。5与城市、大学合作关系的性质及目的,对签订的协约的日常追踪
-与其他高等教育机构的合作及协议
-与社会医疗、卫生及心理防治相关的机构:公共医疗体系学生医疗体系
2。6雇用学生的政策
五、对外关系战略
1。高校间(大学、“大学校”等)的关系发展
1。1研究活动的互动
-研究活动的互动是否是学校关系之间的优先事务
-公共实验室是通过学校间协议还是实验室间协议还是公共科研机构建立的
-公共资源中心及平台是否是学校政策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