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顾明远先生讲座 > 第九节 皮肤(第1页)

第九节 皮肤(第1页)

第九节皮肤

皮肤是身体的外皮,它防护机体使其免受外界环境的有害影响(外界极低极高的气温,温度的急剧变化,化学因素的作用,灰尘,等等)。皮肤还能防止病原微生物对机体的侵袭。同时,皮肤也是身体体温的调节器官,因为身体通过它散热。

此外,在皮肤内有分泌脂肪、滑润皮层和毛发的皮质腺。而且皮肤还是一个感觉器官。

皮肤在新陈代谢上也起着一定的作用,因为经过皮肤排泄出含有某些分解物质的汗。然而健康人的皮肤的这种分泌机能活动非常微弱。只有患肾病时,皮肤的分泌机能才剧烈地加强而具有重大的作用。皮肤的复杂构造说明它有众多的机能,因此在实施整个卫生措施时就必须保护其机能并加强其锻炼。

皮肤的主要作用是调节身体的温度。为使身体能正常地生活,就必须使身体保持一定的体温。体温和外界环境的温度不永远一致,而且有很大差别,除了患病的人以外,人的体温几乎没有多少变化(只有零点几度的变化而已)。

身体内热是由肌肉、肝脏和其他器官里的化学变化造成的。骨骼肌肉的运动显著地提高了体温。饮食后由于食物在消化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因而也能在身体内产生热。

身体通过传热、散热和排汗将热传送到体外。当人接触寒冷的物体时身体就将热传送出来。身体与周围空气接触时也会传热或散热。外界空气的温度愈低,身体的运动愈剧烈,散放出的热也就愈多。假如外界空气的温度低而且有许多水蒸气,身体散热也就比较剧烈,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空气极易传热;外界的温度愈低,身体散热也就愈剧烈。身体是由汗腺活动散发出热来的。在散热时,周围空气愈干燥,人愈活动,则热的散放也愈多。

人的身体具有温度调节的性能,由于皮肤内有庞大的血管网,所以它在调节温度方面就起着巨大的作用。外界的空气温度低,皮肤内的血管收缩,其中流着的血液量减少,因此,身体散热量也减少。相反,当外界空气的温度高时,皮肤内的血管扩张,其中流着的血液量就增多,因此,散热量也就增多。外界空气温度高的时候,由于汗腺的积极活动,热的散放增多,因此,皮肤表皮的散热也就加强。

温度调节机能发生障碍的时候,在某些情况下会使身体感到寒冷,而在另外一些情况下则会使身体感到过热。身体的过度发热往往会引起可以导致死亡的热射病。

皮肤及黏膜不只是防止微生物侵入的机械的屏障。附着在人的皮肤上的微生物经过一些时间即死亡,假如微生物着落在经过仔细洗净的皮肤上,则死亡更快。观察结果证明,落在不清洁的手的皮肤上的副伤寒菌,于10分钟内会减少5%;如将副伤寒菌移放在洗净的手的皮肤上,则在10分钟内会减少85%(根据符·耳·特罗伊次基的数据)。由此可知,洗手不仅能预防微生物的侵袭,而且也能促使手上的微生物迅速死亡,这就是手的自身消毒。

口腔、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等的黏膜都具有自净作用。皮肤和黏膜有这种特性,是因为它们有具有杀菌作用的特殊物质(溶菌酶等)。动物的泪、唾液和各种器官内都含着溶菌酶。溶菌酶能溶解和杀死许多种病原微生物。

儿童和少年的皮肤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其皮肤面积较成人要相对地大。愈是幼小的儿童,平均每1千克体重的皮肤面积愈大。儿童皮肤的绝对面积比成人小,但是它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大。反之,皮肤的相对面积是随着身体的增长而减少的。根据司切夫的材料,每1千克体重的皮肤面积如下。

新生儿………………704平方厘米

1岁幼儿………………528平方厘米

6岁儿童………………456平方厘米

10岁儿童………………423平方厘米

15岁少年………………378平方厘米

成人……………………221平方厘米

儿童和少年的这个皮肤特点具有重大的意义,因为它决定了在身体的放热量方面儿童和少年比成人大得多,而幼小儿童在这方面表现得更加显著。由于儿童身体的散热较成人多,所以儿童就需要产生更多的热。因此,儿童和少年产生的热(以体重为单位)要比成人相对地多一些。比如,乳儿的1千克体重每天可散发91卡;2。5岁幼儿的1千克体重每天能散发81卡;14岁少年的1千克体重每天能散发52卡;成人在安静状态下1千克体重每天能散发35卡,而在工作状态下则散发41卡。可是儿童和少年的温度调节不取决于这一皮肤特点,而且也受外界环境以及身体生活机能的许多因素的影响。温度调节是受中枢神经系统支配的。

由此可见,由于儿童和少年的皮肤面积跟体重的比例相对地大,因而新陈代谢作用要比成人旺盛些。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