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国际服务贸易第三版 汪素芹 > 第三节 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动因与特征(第1页)

第三节 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动因与特征(第1页)

第三节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动因与特征

一、国际服务贸易的起源与发展[1]

(一)国际服务贸易的起源

作为服务贸易的基础和依托,服务业源远流长。据《易经》记载,神农“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初期就有了以原始的市场交换为主要形式的商业活动。

1。古代的交通运输业在服务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公元前3000年,古代西亚诸国就拥有了世界最早的造船业,并开始了海上的货物运输活动,从而产生了古代最早的运输服务贸易。

2。古代人的旅游活动也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魏晋南北朝至唐朝期间就出现过宗教旅游的**,最典型的即唐朝的玄奘和尚远赴印度取经。西方旅行家马可·波罗的地理大发现之旅就是古代旅游服务业的萌芽。

此外,东西方国家在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和医疗卫生领域的交流活动也可看作古代人在上述诸多服务领域从事服务贸易的萌芽。

(二)国际服务贸易的兴起

虽然初期的、简单的服务贸易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和奴隶社会早期,但因缺乏规范的交易程序和完善的结算制度,尚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服务贸易。国际服务贸易的兴起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

1。15-17世纪的国际服务贸易

15世纪航运事业的兴起使国际服务贸易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当时,狭义的劳务输出与输入是服务交换的主流。

17世纪,欧洲殖民统治者加紧对亚洲和非洲的资源掠夺,也加强了对美洲大陆的开发。殖民主义者开发新大陆需要大批廉价的劳动力,这使当时的劳动力跨国流动的数量急剧上升,例如,美国早期的西部大开发和东西铁路建设就从中国和非洲输入了大批中国华工和非洲黑人。这种带有强烈殖民主义烙印的劳动力跨国流动,产生了世界近代贸易史上的带血的劳务贸易。

2。18世纪的国际服务贸易

18世纪后期的工业革命,不仅推动了国际商品贸易,也带动了国际航运、金融和相关服务贸易的发展。19世纪初,欧洲的金融和运输网络已初具规模,国际服务交换的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国际间的邮电通信、银行与保险服务贸易相应形成并得到发展。

3。19世纪的国际服务贸易

19世纪资本主义进入自由竞争时期。这一时期国际商品贸易使世界市场不断扩大,与商品贸易相关的贸易范围也随之不断扩大。这一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话、电报的发明大大缩短了人们经济活动的时空距离,加之铁路、海运等基础设施的大大改善,使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

(三)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

1。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后期的国际服务贸易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进入垄断时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运输业、金融保险业、批发零售业和建筑房地产业迅猛发展;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使跨国的技术与管理类服务的需求增加;经济收入的增加和精神需求的上升,使跨国文化教育、旅游观光等服务需求增加,这一切,都有力地催生和推动着各种形式的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

2。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国际服务贸易

两次世界大战推动了战争劳务贸易的发展。由于战争的需要,出现了到战争需求国从事公路、铁路、港口码头、桥梁和工事修筑等的战事劳务,战争还促进了军事物资储藏、包装、运输、军事培训、伤病救护、情报信息传递等多种形式的服务交换。两次世界大战引发的国际劳务交换,其规模之大,前所未有。它是服务交换向现代国际服务贸易转变的重要标志。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的国际服务贸易[2]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至20世纪70年代,世界经济进入恢复和发展的时期,作为战胜国的美、英、法等发达国家的工业和服务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运输、建筑、金融和保险服务类的跨国公司开始进入和占领国际市场,并获得巨额劳务收入。作为战败国的日本、德国、意大利等资本主义国家和刚刚获得独立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为了恢复和发展本国经济,急需引进国外的资本、设备、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从而促进国际资本流动、国际货物运输、保险、设备租赁、维修、信息咨询等服务贸易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世界服务贸易出口与货物贸易出口均保持快速增长且大体持平,年均增长17。8%。进入80年代,世界服务贸易出口平均增速开始高于货物贸易,80年代后期年均增幅高达10%。到了90年代,服务贸易平均增速呈波动下降趋势,约为6%,恢复到与货物贸易基本持平的状态。进入21世纪后,世界服务贸易出口进入稳定期,增幅开始逐渐回升。这一期间世界服务贸易平均增速略低于货物贸易。尽管2005年服务贸易出口增速为11%,较2004年的19%有所下降,但仍保持逐年增长的总趋势。

二、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动因[3][4]

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有多方面深层次的原因。

(一)全球性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服务化是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主要原因

1。产业结构调整为全球服务贸易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快,传统的农业和工业虽然在经济总量上较战前有明显增长,但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相对下降,原本比重较小的服务业迅速发展,导致其在发达国家和次发达国家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其占GDP和就业总人数的比重一般都达到60%以上。发展中国家服务业虽然起步较晚,起点较低,但发展速度较快,其在GNP、GDP和就业总人数中的比重呈明显上升态势。一些新兴国家和地区,如新加坡和我国的香港,其服务业在GNP、GDP和就业总人数的比重已超过农业和工业而成为最大的产业。服务业的发展为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产业结构服务化促进了服务贸易发展

产业结构服务化的主要表现有三:一是服务业在GNP和GDP中的主要地位;二是技术含量较高的新兴服务业,如信息咨询、文化教育等服务业在服务业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三是由于专业化分工程度的提高使农业和工业对服务业的依赖性日益增强。产业结构服务化不仅反映了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反映了一国服务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因此,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产业结构服务化必然促进了国际服务贸易发展。事实上,凡是产业结构服务化程度高的国家和地区,其服务贸易发展的速度和规模明显居前,其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地位与作用亦显著。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