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初中地理教学效果 > 四怎样通过地理学习评价帮助学生成为地理学习的反思者和自我管理者(第1页)

四怎样通过地理学习评价帮助学生成为地理学习的反思者和自我管理者(第1页)

四、怎样通过地理学习评价帮助学生成为地理学习的反思者和自我管理者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知识不断积累的过程,也是学生认知水平不断发展的过程。元认知(meta)由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J。H。Flavell)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弗拉维尔认为,元认知就是指主体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又被译作“反省认知”。元认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元认知知识,指关于认识活动的一般性知识;元认知体验,指伴随着认识活动产生的一种认知体验和情感体验;元认知监控,指对自己的认知活动进行积极的监控和调节,其实质是对认知过程的自我意识和调控,是最核心的内容。元认知监控以元认知知识为基础,通过元认知体验来进行反馈、修正,不断改进学生的学习。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其八种智力的构成中也有自我反省智力。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具有进行自我反省的能力,只是每个人的反省能力存在差异。根据对元认知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的理解,元认知本身就带有评价的意味。[20]延伸开来,评价可以引导学生反思,帮助学生成为学习的反思者,通过反思进行自我管理。

(一)元认知监控,引导学生反思学习内容

学生对地理学习反思,即学生在地理学习中,通过积极的自我意识对自身现状与发展前景自省、自控、自觉、自为,使自己成为自主发展的主体,并能动地进行地理学习。元认知监控,可以理解为自我管理,即自己管理自己,是一种自我调控、自我约束的行为。具体地说,自我管理是指个体自觉地对自己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调节、控制或约束。学生自我管理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学生个体对自身思想、心理和行为的动态管理;二是学生个体对集体社会行为的管理以及集体作用于学生个体的交互式管理。[21]

案例3-15[22]梳理气候相关知识

师:(指着南亚地图)该地的气候是怎样形成的,其气候特点是什么?

生:东南风和西北风对吹。气候特点为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学生为何把东亚季风当成南亚季风,气候特点却与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混淆?究其原因,是没有梳理清楚知识脉络,导致本来可以清晰的知识结构碎片化。为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气候”一节内容,教师特别引导学生以联系图表的方式对知识结构进行归纳整理(如图3-2所示)。第一步,展示世界气候图,辨认分布;第二步,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分别举例说明其影响;第三步,分别归纳世界各气候类型的成因及特点,将归纳的知识点牢牢落到图上。学生学习完毕,自己就把自己错误的原因找到了,后面再选择几种气候来进行分析,都能迅速而准确地完成。

图3-2气候分析结构示意图

综上所述,我们一起来分享以下观点。

指导反思学习方法,增强学生的元认知水平

反思学习方法是学生反思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方法的习得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在反复实践和练习中形成的,只有经过不断反思,才能规正方法习得的路径和内容,获得正确的方法习惯和方法内容。例如,在学习了中国的省级行政单位之后,开展知识竞赛,比比谁记忆得最快,然后让学生来分享自己的记忆方法,在学生分享的过程中,其他学生也在反思自己的方法。这是一个良性竞争的过程,学生通过对比,发现自己与别人的差异,更进一步地可以改进学生学习。

(二)促进内省总结,形成自控习惯

内省,即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新课程改革后倡导的重要的评价形式,它指学生依据一定的标准对自己的学习表现、学习效果和学习期望进行自我分析,自我认识和自我提高的过程。自我评价有很多优点:第一,开展自我评价有利于全面收集信息,形成准确的判断;第二,开展自我评价,有利于大大减轻评价组织者的工作量;第三,开展自我评价,有利于评价活动真正发挥促进改革、推动工作的作用。自我评价促使被评价者自己主动去寻找问题,这对今后由他们自己去解决问题是十分有利的。内省是学生内部学习动力的根本来源,地理教师要努力促成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案例3-16[23]自我评价表的内容

(1)是否明确了本单元的学习目标?

(2)有无学习计划?

(3)能否预习、复习和认真听课?

(4)能否调整和保持良好的学习情绪?

(5)能否理解本单元的教学内容?

(6)能否独立克服学习上的困难?

(7)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是否有信心?

(8)能否合理分配学习时间?

(9)对自己的学习效果是否满意?

在未经训练之前,学生往往不知如何评析自己的学习过程,这时可指导学生定期(每单元一次)填写自我评价表(如案例3-16所示内容)。通过填写自我评价表,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心理、学习过程、学习结果等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就能不断提高他们的认知监控能力。除了让学生填写自我评价表,教师还可以通过设计作业的方式来检验学生阶段性学习的效果,这一检验不是为了评判学生学习的好坏,而是为了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管理自己的学习。不管是引导学生填写自我评价表还是设计作业进行检验,都需要教师循循善诱,不断地营造评价和反思氛围,以科学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综上所述,我们一起来分享以下观点。

不断启发学生评价自我思维过程

坚持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不仅仅要注重考试和课外作业的讲评,更要注意把学习评价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及时启发学生评价自我思维过程。如此坚持不懈,就可促进学生养成内省的习惯,对自己的学习行为实施自动调节和控制。教师应重视阶段性的学习总结交流,每个学习单元结束后,都可考虑进行一次学法总结,并在同学中交流讨论。

(三)多方式结合,提高自控能力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评价的改革也逐渐展开。评价不是为了检查、甄别和选拔,而是如何通过评价来促进被评者改进,促进其发展。因此,评价的最终阶段是依据评价信息,整合学生的认知基础、潜能状况、情感态度,明确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要点,并用简洁、全面、具可操作性的语言概括出来,制订改进计划。旧的作业、考试分数等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各种新的评价方式相继出现。针对帮助学生成为学习的反思者和管理者的评价方式有作业、考试、成长记录袋评价、学习日记、行为摘录法等。

案例3-17[24]我的收获

今天地理课上,老师要求自己绘制气温曲线图,起初我以为不就是照葫芦画瓢嘛,简单。可是动手操作起来却发现总是丢三落四的,不是忘了标单位,就是忘了写图名,一会儿找尺呀,一会儿找笔的。突然,我想起要是把绘图的关键编成诗句就会井井有条了。于是,在绘完图后,我利用等其他同学的时间写了一首作图诗: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