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怎样通过地理学习评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决策的能力
自主学习指学生主动参与,主动获取,自主构建,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意识、习惯、能力和方法,在地理学习中表现为学生主动地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等。自我决策指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根据客观的可能性,在占有一定信息和经验的基础上,借助一定的工具、技巧和方法,对影响目标实现的诸因素进行分析、判断选优后,对自己的行动做出决定。自我决策和自主学习在学生内在需求上是一致的,也是由内在需求引起的对信息选择的注意,对头脑中长期记忆信息的选择、提取、运用从而发生的自主选择性学习,是自主学习的重要表现。自我决策的正确性有助于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自我决策能力的养成对自主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自我决策学生才会知道我要学什么,我该学什么,怎么样学习才能省时、省力、效果好。
自主学习和自我决策能力能促进学生自觉调控学习活动,顺利完成学习目标,有利于学习困难学生的转化,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地理学习评价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决策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组织协作情境,驱动自主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必须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如发现法、暗示法、讨论法、直观教学法等。这不仅是培养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需要,也是对学生进行更为全面评价的有效手段。组织地理学习的协作情境,就是开展一些能够让学生自主合作,动手、动脑参与的地理活动,教师在其中主要充当辅助者的角色。教师通过使用发现法、讨论法等方法创设的协作情境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地理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彰显学生主体地位,而且地理学科中诸如自然地理中的许多地理实验、人文地理中的工农业生产活动和交通等都可以以模拟实验、角色扮演等活动形式让学生参与进去,协同合作。因此,组织地理学习的协作情境,不仅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表现性评价的重要方式,也是提升学生对自己的地理学习进行自主评价的有效方式,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在相互协助的地理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决策,驱动学生有效进行自主学习。
案例3-12[17]“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教学实况简录(节选)(人教版)
[学习目标认知与构建]
教师布置学生认真阅读学案的“学习目标”,并大声读出来。
教师宣布开始按照目标、教材、学案、学习补充材料进行小组交流学习。全班6个组分别在自己的黑板前,一边学习一边把学习内容写到黑板上。
[小组交流学习]
——听做(一个学生念题,其他学生在黑板上写答案)
……
师:看看出错多的是什么问题?是发展中国家的分布特点,应该按照大洲来说。
师:下面,分小组任务。1组和2组,不同类型的国家;3组和4组,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有哪些差异;5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产生的原因;6组,作为发展中国家,你会怎样赶上和超过发达国家。
——命题互考
第1~4小组用自己的黑板命题,有填空、填图、简答等题型,然后相互口试,教师判断、订正、指导。
……
——讲解难点
师: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存在差异的原因是……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
师:发展中国家应该怎么办?
……
——回忆巩固
教师给学生两分钟时间,之后学习委员依次按照组的顺序提问,学生到黑板前指着刚才学习时的痕迹复述。
[总结复习、提升]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感想?写下来给大家演讲一下。
生:这节课激起了我强烈的民族之心。我用散文诗来表达我此时此刻的心情。我希望我成为国家最先进的机器,我希望我是一台中国电脑。我以我的祖国而骄傲,我以有智慧而自豪。每天进入我脑子的是无数个数字、无数幅画面。观,天山下羊群片片;看,泰山上白云朵朵。感受它们近于温柔,近于**澎湃,演绎乡之花。视天南海北之大,我为祖国的潮流而奋斗不已……
案例3-12中,教师先后开展了学习目标认知与构建、小组交流学习和总结复习、提升活动,活动过程均是让学生自主参与,学生成为了课堂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在这过程中一直扮演辅助协作者的角色。可以看出,教师一直是通过使用表现性评价来有效推进地理课堂的。教师真正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重心转化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教师把讲授时间和讲台等学习时空让出来,放手让学生通过教材、学案、学习补充材料自己表现,教师自己成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综上所述,我们一起来分享以下观点。
制定目标,能成为引导学生自我评价(自评和互评)的抓手
教师有针对地制定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明白知识结构中不同知识点的不同要求层次,对学习方法有基本的认识,从而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能有效地自我监控、自我调节和自我评价。在案例3-12中,教师首先让每个学生知晓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并让学生根据学习目标,结合教材等材料进行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对所学内容的兴趣点或薄弱点,有利于教师“对症下药”,让学生知道地理学习的需求,提升学生课堂学习的注意力和学习效率,有利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升教学效果。但案例3-12中也存在一定不足,即教师应该在学生交流之后抽取几人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哪里,这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更有针对性,对学生的地理学习评价更为客观。
“展示—评价”的学习组织模式,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潜能
在3-12案例中,教师没有多么精彩的评价语言,通过提供有丰富素材的学案和展示平台,学生依次提问—回答—评价,进行学习组织,“倒逼”学生不得不学习,不得不展示,不得不表现好。这样的氛围和评价文化,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潜能的良好的外部动力。
(二)创设兴趣情境,调动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