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发生时,他丢下学生,第一个冲出教室,他就是“范跑跑”,一个振振有辞地说这是人的正常求生欲望的“人民教师”;
当救人会让好人变成被告,反遭诬陷,一个又一个“彭宇案”,让多少想伸出去的援手停在半空;
当驾车撞倒人,因担心遭讹诈而用刀无数次地刺向受害者,他就是药家鑫,一个被“有关专家”判定为是用弹钢琴的指法杀人的人;
当两岁的小悦悦两次被车碾压,生命垂危,18位路人经过其身旁,竟冷漠地走过,最后竟是一位拾荒的老婆婆将孩子救起。
尤其是“小悦悦事件”,不仅在国内引起了轰动,在国外媒体中也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当道德滑坡变成了人们共同的担忧,我们也可以换个角度思考。若不是在危机时刻,我们很少会停下脚步,寻找身边的真爱故事,欣赏人间的感人风景。这世界从来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
若不是这次事故,有多少人能知道丽莉是那样一个温暖的人。上学时,同学心情不好,她就耐心地为他们疏导;同学经济遇到困难,她就把自己的伙食费拿出来帮他们渡过难关;生活中,她不仅孝顺自己的父母,更爱丈夫的家人;工作中,她照顾那些刚刚走入工作岗位的新人;把班级的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甚至跟他们兄弟姐妹相称。这样一位温暖而明媚的女子,能在危险的瞬间做出这样的抉择,让多少人为之呐喊和赞叹。
“用我一个人的幸福换四个家庭的幸福,我不后悔。”这是丽莉在得知自己失去双腿后的反应。“孩子是个很大的概念,我叫我的学生从来都叫‘我的孩子’。我可以把我对自己孩子的爱延伸到对学生的爱。”
当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次次遭受挑战和威胁的时候,丽莉的救人行为让人们一下子看到了这世界的光亮,感受到了爱的温暖,就像饥渴的人突然见到了泉水,我们之所以被她感动,为她骄傲,是因为我们的生活太需要这种爱的温暖和滋养,从为丽莉捐款、祈福的情况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人们对于道德与伦理的呼唤。丽莉以自己的模范行动为全社会做出了最光辉的示范,为全社会树立了最直接、最具体的榜样。
因为看到光亮,所以不再害怕漆黑的夜晚;
因为感到温暖,所以我们仍心存感激和希望。
谢谢你,张丽莉!
谢谢你,最美丽的女教师!
三、社会呼唤更多“张丽莉”
每个人都可以高谈勇敢,但并不是每个人在大难面前都能做到勇敢,丽莉的行为让社会涌动着一股暖流,她的壮举不是偶然,不是冲动,而是自身美德的外在表现。为了让社会中能有更多的丽莉式的人物出现,我们需要涵养这种美德。
亚里士多德曾把德性分为两类:理智的和伦理的。理智德性大多数是由教导而生成、培养起来的,伦理德性则是由风俗习惯熏陶出来的。事实上,无论哪种德性的涵养,都离不开国家和社会以及个人的积极作为。
丽莉的家庭和学校都给了她很好的德性教育,让她成为一个处处温暖他人的人,成为一名热爱自己职业的教师。这种德性几乎让丽莉得到了所有人的赞赏和尊敬,说明她的德性教育是成功的,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就像丽莉的老师周艳秋说的那样,丽莉的成绩很好,但不是非常拔尖的学生。这也说明,一个人的智力和他的道德不一定是完全成正比的。
“现在大多通过班级学生的成绩来考核一个老师是不是好老师,而注重老师的师德只是口头说说,却缺乏制度的保障,所以怎么衡量一个人的伦理道德呢?如果没有事情出现的话,根本没办法衡量。因为成绩或者其他的都是可量化的,唯有道德是不可量化的,没有发生事情的时候很难去量化它。”郑莉老师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丽莉老师救人事件出现后,很多团体和组织纷纷展开深入讨论,怎样才能让社会中出现更多的“张丽莉”,这就涉及到民德涵养的问题。民德要求的是一个人反省内心的自我道德约束,只有更多的人能够以更好的公共德性来面对他人与社会,一种“好的生活”才能开始和持续。涵养民德,不仅仅是要关注有良好德性的人,更要让这种良好的德性有在社会上、在民众中生存、扎根的土壤。
郑莉老师认为:“如果想要社会中出现更多张丽莉这样的人,就应该在制度上进行保障,而且让具备这种美德的人在社会中受到更多的尊重,获得应有的地位。”
人民日报的一篇网评文章《佳木斯“最美女教师”能让你我铭记多久》在结尾处写道:
“今天,当我们为‘最美女教师’在生与死之间的果敢抉择感动之时,还请不要忘记‘最美’的明天:一时的热血沸腾,不若冷静的学习与思考;一时的尽心照料,不若长久的耐心与呵护。铭记‘最美’,也就凝聚了那些来之不易的向善力量。”
有多少英雄在见义勇为后被社会遗忘?像丽莉老师一样的英雄,已经为其义举付出了重大的代价,网络上有很多人呼吁,不能让英雄流血又流泪。要想让社会中出现更多的“张丽莉”,除了每个人注重德性的培养外,国家在制度上还要有必要的保障,除了在物质上为好人提供保障,在精神上更要给予关注和鼓励。而且还要加强对个人德性的考核,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不能只拿数字说话。
张丽莉,一个如茉莉般美丽而明媚的女子,她的大爱在这个夏天传遍了大江南北。她时而欢乐,时而严肃,时而撒娇,时而体贴;她是妻子、是女儿,更是学生们的“丽莉妈妈”,无论哪一个都是真实的她,一个有血有肉,一个把爱融入到血液,融入到生活、工作中每一个细节的她,一个可以把舍生取义阐释得淋漓尽致的她,更是一个值得人们铭记、尊敬和学习的她。张丽莉,你是最美丽的人民教师,你是我们心中最美丽的茉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