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经济专业导论论文模板范文 > 第三篇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导论(第1页)

第三篇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导论(第1页)

第三篇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导论

第一讲认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一、国内外相关专业的发展状况

(一)我国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发展状况

1。改革开放以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科的发展

1952年,参照苏联高等学校制度,全国高校开始普遍设置专业,财经应用类专业共有13种,对外贸易是其中之一。经过1955年及1961年的专业调整,1963年国务院批转了原国家计委、教育部共同修订的《高等学校通用专业目录》,其中财经部分共有10种专业,对外贸易经济仍然在其中。

尽管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一些院校已经开设了国际贸易专业,但由于一些发达国家对我国实行经济封锁和禁运,再加上我国对外经济关系长期受“左”的思想的影响,当时强调的是自给自足的经济政策,国际贸易的功能仅限于“互通有无,调剂余缺”,在贸易战略上体现为单一的进口替代,国际贸易在这一时期的发展受到极大的约束。相应的,国际贸易专业也没有良好的发展环境,除了专门的外贸学院之外,在其他许多高校中,国际贸易不再作为一个专业进行设置。有关国际贸易的内容,只是作为政治经济学中有关发展社会主义对外经济关系的一个章节。即便在专门的外贸学院中,国际贸易作为一个专业学科,其体系也很不完整,相关的专业课程也比较少。

在相关教材上,主要是从苏联引进《马克思主义国际贸易学》作为当时大学的主要教材。由苏联专家编写的教科书主要有三本:一本是由N。C包达包夫著的《国际贸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51年版);一本是由乌菲莫夫著的《苏联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52年版,上、下册);一本是由N。C包达包夫、TC。罗根斯基和O。H卡伯林组成的编辑委员会进行总校阅的《国际贸易》(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57年版,上、下册)。此外,我国自己编写的反映中国外贸政策的教材也作为少数几门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例如,北京对外贸易学院编写的《中国社会主义对外贸易经济问题》(1960年版),从内容来看实际是一本文件摘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66年出版的《中国对外贸易基础知识》,则以大量篇幅阐述了当时的国家外经贸政策。

2。改革开放以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科的发展

(1)学科发展概况

1978年7月10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名为《外贸要大上,思想要解放》的评论,其中指出:“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生产自己所需要的一切……只要不是自甘落后的国家,都要通过对外贸易同别国互通有无,换回自己不生产或生产不足的东西……外贸就是通过在国际市场上的交换,换回自己扩大再生产或人民生活需要的东西。”尽管这一论述对于国际贸易性质和功能的认识仍显不足,但相对于改革开放前的状况。无疑是指导思想的重大突破,是我国对外贸易思想解放的开端。这也同时预示着,我国国际贸易专业终于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为了配合即将进行的改革开放对各类财经人才的需要,教育部于1979年8月召开了全国高等财经教育会议,会议要求综合大学经济与金融系积极增设部门经济专业,许多大学随即开设了国际贸易类的专业。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我国对外贸易的繁荣增长,社会各层面对既懂贸易理论知识,又具备业务操作和对外交流技能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迅猛增加,再加上国际贸易类专业办学门槛低,一时间各类院校争先恐后地开设了国际贸易专业,国际贸易专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一直成为高校招生和就业的热门专业。根据相关统计,截至2008年,我国设有国际贸易专业的高等院校约380所,设有国际贸易专业的高等职业院校约490所。设有国际贸易专业的中等职业学校约510所。

1998年,为了避免学科定义范围过窄和拓宽学科研究领域的需要,教育部调整高等院校专业目录以后,把“国际贸易”专业改名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2)学科建设情况

①形成了规范的培养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际贸易专业学科建设开始步入正轨,许多院校都具备了完整规范的学科体系。下面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首个国家重点学科点——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本科学科建设为例进行说明。

在培养目标上,明确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旨在培养学生从事国际贸易及其他国际化经营与管理活动和相关政策研究所需的基本技能。在专业要求上,要求学生具备较宽的知识面,对于政治、历史、文化和自然科学等方面有较深刻的了解。具备坚实的数学、经济学、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基础,熟练掌握计算机及互联网的操作技能,有较强的中文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在听、说、读、译、写五个方面均达到较高的水平,擅长书面和口头表达。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了解本专业的基本理论框架,并通过有系统地辅(选)修其他专业的课程,获取多样化的专业技能。通过听课、课堂讨论、参加研讨会及实践活动、考试、撰写论文、利用图书馆和现代化信息传播技术等多种途径,开发自己的分析能力、创造力和决策能力。在课程设置上,形成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以及专业及子专业辅修及选修课的完整课程体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以及专业及子专业辅修及选修课的完整课程体系(见表1~表3)。

表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公共基础课

注:其中选修课任修10学分即可

表2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英语课

表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